于 晗
遼寧省北票市第一人民醫院循環內科,遼寧北票122100
不穩定性心絞痛是介于穩定性心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間的一種臨床狀態,容易發作為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所以需要臨床及時控制病情,防止發生急性心肌梗死。鹽酸法舒地爾能夠抑制平滑肌收縮的最終階段肌球蛋白輕鏈的磷酸化從而擴張血管。本研究觀察鹽酸法舒地爾治療不穩定性心絞痛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擇筆者所在醫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120例,同時排除嚴重心律失常、肝腎功能障礙、不愿意參加本試驗的患者。將上述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平均年齡(55.3±4.9)歲,心絞痛類:初發勞累型心絞痛患者33例;惡化型心絞痛患者20例;自發型心絞痛患者7例。合并慢性疾病:高血壓21例;糖尿病6例;高脂血癥8例。對照組60例,其中男35例,女25例,平均年齡(54.7±5.8)歲,心絞痛類:初發勞累型心絞痛患者34例;惡化型心絞痛患者21例;自發型心絞痛患者5例。合并慢性疾病:高血壓20例;糖尿病6例;高脂血癥9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心絞痛分類、合并疾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行心電監護,患者出現不適隨時描記心電圖。均給予硝酸酯類藥物、抗血小板類藥物、抗凝藥物、他汀類調脂藥等常規治療,心絞痛發作時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對照組采用以上常規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法舒地爾注射液(天津紅日藥業股份有限公司,H20040356)10 mL加入生理鹽水注射液100 mL中靜脈滴注,2次/d。兩組患者均治療14 d。治療期間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的改善情況,行心電圖監測,觀察其改善情況。
采用1972年加拿大心血管學會勞累型心絞痛分級標準。患者治療后勞累型心絞痛分級改善大于2個級別,缺血性ST段下移減少大于0.1 mV,或者心絞痛分級改善1個級別,ST段恢復到正常水平。自發型心絞痛治療后心絞痛完全控制,為顯效;治療后心絞痛改善1個級別,缺血性ST段下移減少0.05~0.1 mV,自發型心絞痛發作次數有所減少,心電圖有所改善,為好轉;沒有達到上述標準,為無效。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6.7%,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不穩定型心絞痛是一種冠心病的急性心臟事件,屬于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不穩定型心絞痛是介于穩定型心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間的臨床狀態。不穩定型心絞痛特征是心絞痛癥狀進行性增加,新發作的休息或夜間性心絞痛或出現心絞痛,不穩定型心絞痛持續時間延長。研究表明,多數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多存在嚴重的阻塞性缺血性心臟病,多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發展而形成,從而導致冠狀動脈進行性狹窄[1-2]。其次是血小板聚集也參與不穩定型心絞痛發展過程,冠脈狹窄及內膜發生損失,血小板發生聚集,產生血管收縮性物質,如血栓素A2。由于血小板聚集、纖維蛋白原和纖維蛋白碎片形成的D-二聚物增加,引起冠狀動脈腔內血栓,導致進行性冠狀動脈狹窄[3-4]。不穩定型心絞痛的發生可能與冠狀動脈痙攣有關。
鹽酸法舒地爾屬于Rho激酶抑制劑,能夠抑制平滑肌收縮的最終階段肌球蛋白輕鏈的磷酸化而起到擴張血管的作用。通過抑制Rho激酶,從而抑制由Rho激酶參與的細胞粘附、平滑肌收縮等,從而抑制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與發展。鹽酸法舒地爾能夠選擇性地增加腦和冠脈血流量,同時還能抑制自由基的產生[5-6]。研究表明,鹽酸法舒地爾能夠顯著減少心絞痛發作次數,縮短每次發作時間。通過影響相關血管活性因子,從而影響心血管疾病的發展。
在本研究中,觀察組應用法舒地爾治療,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說明鹽酸法舒地爾能夠顯著改善不穩定型心絞痛的臨床癥狀和體征,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值得借鑒。
[1] 王廣增.不穩定性心絞痛的臨床治療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0,5(10):141-142.
[2] 潘志祥.心電圖對不穩定性心絞痛近期預后的預測價值[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09,12(6):636-637.
[3] 孫艷華,金殿鑫.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中抗凝和抗血小板制劑的使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0,5(15):124-125.
[4] 趙煥軍,姜艷艷.肌鈣蛋白I在評估不穩定性心絞痛預后的臨床意義[J].中國現代醫生,2010,48(11):142-143.
[5] 張琳,張驊.法舒地爾臨床應用的研究進展[J].臨床肺科雜志,2011,16(4):595-596.
[6] 董愛芝,常以芳,殷彩玲.法舒地爾對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刊,2010,37(18):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