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梅,馬志宏
(甘南州衛生學校,甘肅 合作 747000)
藏醫護理專業護理技能培訓初探
秦 梅,馬志宏
(甘南州衛生學校,甘肅 合作 747000)
藏區大多數病人是藏族,與藏族群眾交流的主要方式是藏語,培養相當數量的既懂藏語和藏醫基礎,又懂西醫常用護理技術與技能的護理人員,是提高藏族群眾醫療保健和治療水平的重要保障,也是藏醫護理專業的培養目標。護理技能培訓是藏區護理專業最重要的教學環節之一。本文就藏醫護理專業概況、實踐技能培訓方面存在的缺陷、改進措施等進行探討。
藏醫護理;護理技能;技能培訓
藏醫護理(以下簡稱藏護)專業是根據藏區實際情況,在普通護理專業基礎上進行改進而形成的派生專業,即護理專業藏醫護理方向。主要培養掌握西醫護理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藏醫藥概論并具有較強藏漢語言溝通能力,能在各級各類藏醫院、綜合醫院藏醫科、城市和農村衛生服務站、醫務室等醫療部門從事常見病護理和健康宣傳教育工作的技能型、服務型高素質勞動者。筆者認為,護理技能水平的高低仍然是衡量藏護專業學生質量的核心,教師應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學生相關護理技能的掌握上來。所以如何按照藏護生培養方案制訂教學計劃、落實教學措施,提高實踐操作技能,增強就業能力,成為一個重要課題。
本地區藏族人口占80%以上,藏護生絕大多數來源于全州初、高中藏族畢業生。生源數量雖然充足,但由于藏區基礎教育薄弱,語言差別較大,一些學生以藏語為主,漢語程度低,學習西醫難度大,漢語交流能力較弱;另一些學生以漢語為主,藏語水平低,學習藏醫藥概論難度大,藏語交流能力較弱。
據統計,除特殊情況外(如政府組織的事業單位招考,影響了藏護生足額就業),累計畢業的10個班近500名藏護生,就業率達93%以上。而且,在農牧區民族語言環境下,在政府注重民族醫學教育的背景下,本地區和鄰近藏區各級各類藏醫院、綜合醫院藏醫科、城市和農村衛生服務站、醫務室等醫療部門,對藏護生的需求旺盛,就業前景廣闊。
但由于生源質量差,接受能力低,所以教師要精簡理論說教,把實踐能力培訓作為核心環節,提高藏護生整體質量,提高就業能力,使其更好地為基層農牧民服務。
2.1 理論說教多,技能培訓少
其實大多數課程都有實踐環節,都涉及到相應的實驗室或實訓中心。按照新版護理專業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要求,實踐技能教學環節應占總學時數的66.6%,但因為招生規模大,基礎設施不足,加之教師認識不夠,部分實踐課被理論課擠占,使實踐教學課時數縮水。例如,在護理技術課和護理禮儀課課時落實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
2.2 缺乏實訓場地和設施
除實習年級外,包括護理專業、藏護專業、助產專業約350名在校生,都要使用護理實驗室和護理實訓中心,實訓中心難以滿足教學需要。
2.3 實踐技能操作強化訓練不夠
由于班級學生多,設備少,使得示教、練習時間和機會明顯減少,加上課外安排的強化訓練和實習前強化訓練時間不足,影響操作要領的掌握和熟練程度的提高。
2.4 口語表達能力和人際溝通技巧訓練不足
由于藏護生口語表達能力、護理應用文寫作水平、人際溝通技巧較差,尤其是把現代醫學知識用藏語通俗地講述給患者的能力較低,影響與少數民族患者的有效交流,從而影響護患互動、醫護措施落實和健康宣傳、健康教育的成效。
3.1 確保實踐課教學和訓練時數
提高對實踐能力培訓重要性的認識,根據學校實際,適當控制招生規模,加大硬件建設和基礎設施投入力度,教師要嚴格落實實踐課課時數,教學管理部門也要切實加強監督,確保實踐課課時數。
3.2 增加實訓場地和實訓設備
根據學生人數,適當增加實訓場地和實訓設備,如護理技術課,部分實訓項目設備投入較大,但對于投入較小的項目(如打針、輸液、無菌操作、鋪床等),應設法滿足。
3.3 增加技能操作強化訓練的時間和機會
在增加實訓設備的基礎上,充分利用課外實驗室(實訓室)開放時間和其他課外活動時間,指導學生進行操作練習,尤其是實習前要合理安排集中技能訓練,避免相互擁擠,影響練習效果。培訓實訓骨干,成立實訓小組,在學生多、教師無暇顧及的情況下,由實訓骨干帶領小組學生進行練習,效果會更好。某些簡單的實訓項目(如穿脫隔離衣、護理體檢等),可以將練習用具借給實訓小組,讓學生在宿舍練習。護理禮儀可以利用下午課外活動時間,在操場由教師指導,集體練習,既能增強凝聚力,陶冶性情,又增加了練習的機會和實訓效果。在實習前,爭取讓學生達到熟練操作常用護理技術,掌握操作要領。
3.4 加強口語表達能力和人際溝通技巧的實訓
口語表達能力也是實踐能力的組成部分。藏護生口語表達能力包括如何正確地用藏語傳達專業性較強的現代醫學信息、如何把病人口述的病痛和愿望對等地與現代醫學概念聯系起來,達到正確有效的交流,避免因誤解造成的諸多不便和誤診誤治。教師平時要有意識地組織學生進行護理病歷分析討論,將學生分為若干醫患小組,以模擬臨床病例的形式進行藏漢語問答,切磋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同時,還要注意文明用語、禮貌用語、溝通技巧、執業態度與職業道德等,從而縮短進入實習和工作崗位后的適應時間。
注重和完善護理實踐技能考核,對促進學生提高操作技能有一定導向作用。考核具有檢查和導向2個功能,檢查功能無需贅言。教學實踐證明,對考試導向功能的忽視是學生不重視操作技能的一個重要原因。為了使學生很好地掌握操作技能,教師應在平時的操作課上,注意觀察,或進行階段性操作技能考核,或者組織護理操作技能競賽,將考核競賽成績作為平時成績的一部分。實習時,提前2個月安排畢業前護理技能集中訓練與考核,做到人人過關,否則不準實習,直到過關為止,技能考核成績應占畢業考試總成績的40%。
護理專業藏醫護理方向的專業設置和課程體系設置,本身體現了貼近社會實際、貼近崗位需求的宗旨,所以我們要遵循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崗位需求為標準的職業教育辦學指導思想,強化以能力為本位,以發展技能為核心的職業教育辦學理念,在掌握基本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注重和強化藏護生實踐操作技能,培養綜合職業能力,提高其就業能力。
G420
B
1671-1246(2011)21-008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