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定龍,朱榮富
(玉林市衛生學校,廣西 玉林 537000)
生化檢驗技術基本功訓練方法
吳定龍,朱榮富
(玉林市衛生學校,廣西 玉林 537000)
生化檢驗技術;基本功;訓練方法
生化檢驗技術是研究測定人體體液化學成分的方法學及其臨床應用的技術學科,是中等衛生職業技術學校醫學檢驗專業的重要課程。生化檢驗要求檢驗準確、可靠,為疾病診斷、病情觀察、治療效果提供依據。由于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學生綜合素質普遍降低,師資力量和教學設備相對不足,學生動手操作機會(時間)減少。在開展生化檢驗項目之前,必須進行鞏固性基本操作訓練,強調操作的規范性和精確性,為后續生化檢驗實驗學習奠定良好基礎。在教學實踐中,筆者探索和總結了一套訓練生化檢驗基本功的方法,現介紹如下。
(1)刻度吸量管、微量移液器、量筒、容量瓶等量具的作用。
(2)分光光度計(721、722、723)、分析天平、離心機的使用。
(3)試劑配制與稀釋、標本采集與處理、標本稀釋等。
根據學生情況和教學目標,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組織學生練習。
2.1 提高認識,明確目標
要提高基本功訓練效果,必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思想認識。為此,筆者先組織學生到醫院參觀,熟悉今后工作環境,發現自身知識和技術的不足,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調動其學習主動性。
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后,必須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第一堂課時,筆者將教學計劃(總體計劃)、基本操作技術練習方案及考核方案發給學生,讓其明確課程總目標、階段性目標及組成階段性目標。這樣做有以下幾方面作用:(1)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從而提高學習自主性;(2)使學生重視實驗步驟及細節,提高實驗技能訓練效果;(3)使教與學統一,促使師生共同發展。
2.2 分組實驗
分組實驗,便于教師指導,學生學習注意力集中,由于班數、人數明顯增多,為分組教學帶來困難。為此,筆者采用交叉法組織實驗教學,即不同實驗教學可在同一時間不同空間進行。如任課教師對一組學生進行量具的使用、試劑的配制與稀釋、標本的采集與處理等內容的訓練,實驗員對另一組學生進行光電天平、離心機、分光光度計等儀器的使用訓練。也可在同一空間不同時間進行相同實驗教學。
2.3 練習小結
實驗后進行小結,對學生學習成果加以贊賞和肯定,增強其學習自信心,進一步激發其學習興趣;對不規范甚至錯誤操作予以糾正,強調注意事項;同時要求學生課后反思、回顧,以達到高層次記憶——熟練掌握基本操作。
2.4 開放實驗室
利用課余時間強化練習,這不僅緩解了學生增多而教學資源相對不足的矛盾,也利于學生提高實踐能力。
2.5 改革考核方法
基本操作技術考核是專業課程初次考核,學生對考核環境和考核方法較陌生,存在恐懼心理。為了反映學生真實水平,使教師了解真實訓練效果,筆者于考前說明考核目的、意義和方法,以緩解學生緊張心理,使其積極應考。
為了獲得較準確的考核信息,一般安排1名教師監考2名學生。當操作考核完畢后,監考教師提出相關問題讓學生口頭回答。最后由監考教師作考核小結,糾正不規范操作,強調注意事項。
3.1 規范學生操作
生化檢驗是定量分析實驗,樣品、標準液和試劑的移取及比色測定是否準確將直接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所以,在開展生化檢驗項目前,重點加強刻度吸量管、微量加樣器、分光光度計的使用訓練,要求操作規范,結果準確。
3.2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要學生盡快掌握生化檢驗基本操作,首先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其主動學習。
3.3 制訂教學計劃
小組實訓雖然學習效果較好,但是需要時間較多。為此,應合理安排課時,以保證足夠的實訓時間。
3.4 注重素質培養
現階段中等衛生職業教育培養的是“能為衛生事業發展服務的技能型高素質勞動者”。實訓課既是訓練學生具備實驗操作技能的重要環節,也是培養學生素質的重要途徑。為此,必須將素質培養貫穿于整個技能實訓過程。
3.5 了解學生,重點指導
實驗室固定學生座位,利于教師了解學生。對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應采用不同教法,特別是重點指導基礎較差的學生,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通過以上生化檢驗技術基本功訓練方法,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得到顯著提高,為其生化檢驗實驗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G424.4
B
1671-1246(2011)01-0087-02
廣西衛生廳科研課題“中等醫學檢驗專業課程體系與教學方法改革的研究”(Z2007373)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