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少軍
(廣州市番禺區大崗鎮中心小學 廣東 廣州 511470)
隨著社會不斷的進步與發展,眾多世界知名機構越來越重視對員工、領導層的心理影響,他們正在進行不同規模的團隊精神培訓。面對現代社會繁重的工作壓力,許多企業的員工不堪重負,出現心理障礙。而這些重視團隊精神培訓的公司,他們的員工卻一如既往的勤奮工作,為什么?因為團隊精神在員工的心中種下了根,調整了員工的心態,促進了員工的心理健康,使他們更加有責任感、更加勤奮!這些現象充分體現“團隊精神”對人的心理健康有著積極的影響。正因為團隊精神如此重要,所以作為教育者的我們理應加強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生命在于運動,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僅是在知識和生活條件層面上的提升,身體的強健與性格的成長,對于學生的發展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不僅關系著家庭的幸福,更是全社會都應該認真對待的一個發展的問題。因此,學校作為培養學生的最直接社會客體,理應嚴格地履行好教育青少年一代的重要義務,而團隊精神的培養就是我們關注學生發展的表現之一。
所謂團隊精神,簡單來說就是大局意識、協作精神和服務精神的集中體現。團隊精神的基礎是尊重個人的興趣和成就。核心是協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體成員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個體利益和整體利益的統一,并進而保證組織的高效率運轉。揮灑個性、表現特長保證了成員共同完成任務目標,而明確的協作意愿和協作方式則產生了真正的內心動力。
當代的小學生都是獨生子女,他們是孤獨的,從小一個人玩,雖然有成堆的玩具,但是他們缺少與同齡人的共同分享與合作。在進入小學后,又由于家長對學習成績的過分重視,以及現在電視、電腦的普及。學生們同小伙伴們一起嬉戲的時間也減少很多。自我中心一但成為習慣,而在進行一些需要相互幫助完成的游戲的時。我們往往會看見相互責怪,相互埋怨的情景。而體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校教育教學中起到關鍵的作用。體育學科是學校教育教學中十分重要的一個方面,它具有鮮明的獨特性,在教育教學中,課堂體育活動具有較強的集體性,對于發展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具有獨特的作用,體育課上的各種活動都會反映個體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合作、交際的能力,經常參與體育活動的學生,合作和競爭意識、交往能力、對集體和社會的關心程度都會得到提高,在體育活動中善于交往的學生一般都能較好地處理個人與個人、個人與集體之間的關系,使心理處于比較平衡而積極的心理狀態,有利于身體與身心健康發展。體育活動大部分是在實踐中進行的,它為學生提供充分的觀察、思維、操作、實踐的表現機會。在體育教學中合作是主流,學生只有在團結協作、充分交流的集體中,才能認識自我、發展自我。所以體育學科中的團隊精神對于促進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具有其它學科無法比擬的優勢。因此說體育課活動是學生團隊精神培養的主戰場。
2.1、把拓展訓練引入教學中,激發潛能、熔煉團隊。拓展訓練是借鑒先進的團隊理論,由傳統外展訓練發展而來的,它利用大自然的各種條件通過設定具體的任務與規則結合大自然環境本身存在的各種險阻困難來提升個人意志力,團隊的溝通能力、協作能力為目的拓展訓練。“信任背摔”、“盲人過河”就是要求信任,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引入拓展訓練來培養員工團隊精神的重要手段。
2.2、運用體育游戲,訓練學生的團隊精神。團隊游戲是培訓團隊精神的一種有效手段,而游戲練習在體育教學中是不可缺失的一種教學手段,挖掘體育課程中培養團隊精神的因素,通過游戲練習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技術,讓學生在游戲中懂得團隊之間協作的重要性,在游戲中體驗團隊成員彼此信任所產生的巨大能量。
2.3、科學利用比賽,考驗學生的團隊力量。體育教學中通過課堂教學比賽和組織各類項目的比賽培養高職生的團隊精神,比賽過程中隊員間的相互配合和組織體育賽事過程中的分工合作等經歷,給予學生明確的意識,團隊合力的強大,才是取得勝利的要素。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和教育理論家布魯納認為:教師的作用在于組織、引導、點撥,學生要通過自己的活動獲取知識。因此,在學生自學、初步感知的基礎上,自由組成學練小組,相互交流、互相幫助、共同商討、解決問題。使學生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從中讓學生“學會學習”和發揚團隊合作精神。
3.1、確立團隊目標。
共同的目標、共同的期望是形成一個團隊的首要條件,也是達成學生對一個團隊、一個組織忠誠的重要方式。一個有想像力的目標,是團隊成功的基石,而目標也使得團隊具有存在的價值。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確立有導向明確、科學合理的目標,使全體學生在目標的認同上凝聚在一起,形成堅強的團隊,團結協作,為實現目標奮斗。
3.2、挑選團隊領導。
在體育課的教學中體育教師要注意在建立組織的基礎上強化團隊之間的聯系。每個團隊中都要有自己的組織領導,采取一些應聘競爭的方式,在團隊中擔任一定的職務。
3.3、建立團隊制度。體育教學一般在室外活動范圍廣,內容變化多,受外界干擾大,每有一個良好的組織規范,紀律約束就無法進行教育。因此,要使學生明確一個思想品德作風良好的整體是校風、班風的窗口,從而引導他們建立必要的制度,制定一套完整嚴密的制度對每個團隊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建立良好的團隊制度可以規范教學行為。
3.4、挖掘團隊溝通渠道。溝通主要是通過信息和思想上的交流達到熟悉上的一致,協調是取得行動的一致,兩者都是形成集體的必要條件。治理溝通與團隊精神養成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而良好的溝通是建立在雙方相互了解和理解的基礎之上的,因此要多了解和理解溝通對象,要積極地向別人推銷自己的主張,認真地傾聽別人所提出的與自己不同的意見和主張,用“雙贏”的溝通方式去求同存異,達到良好的溝通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