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獻華
(淮海工學院外國語學院,江蘇 連云港 222005)
創建學習型學生黨支部的思路*
任獻華
(淮海工學院外國語學院,江蘇 連云港 222005)
創造學習型學生黨支部是高校黨建工作的內在要求,是思想政治教育和黨員隊伍建設的必然要求。而學習型組織理念的引入、國家大政方針導向和國內外環境堪憂是創建學習型學生黨支部的外在因素。可以通過構建團體學習機制、打造團體學習平臺、建設學習型組織機構和學習型制度來創建學習型學生黨支部。
思想政治教育;學習型;學生黨支部
作為大學生的先進團隊——學生黨支部有責任引領學生黨員學習先進的理論和思想,有責任引領學生黨員在政治上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這要求學生黨支部要不斷創新工作模式和工作理念,創新黨員教育與管理機制。因此創建學習型學生黨支部成為高校黨建工作的一項系統工程,是高校黨的各項工作的基礎。
(一)創建學習型學生黨支部是高校黨建工作的內在要求
高校黨組織是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高校黨組織的基層組織——學生黨支部是密切聯系師生的橋梁和紐帶,是黨的各項工作的基礎。胡錦濤指出∶“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抓好基層、打好基礎,是我們黨應對各種困難和風險的重要法寶。”高校學生黨支部能否堅強有力,能否充分發揮政治核心、先鋒模范和戰斗堡壘作用,成為高校黨建工作優勝劣汰的關鍵。江澤民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因此,高校黨建工作需要不斷創新,創建學習型學生黨支部才能保持黨建工作的可持續發展,才能使高校黨建工作永葆生機和活力。
(二)創建學習型學生黨支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
學生黨員思想活躍,容易接受新鮮事物,面對西方多元政治價值觀的滲透,他們缺乏一定的政治敏銳性和鑒別力,針對學生黨員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不堅定,理論水平不高,政治素質亟待加強等問題,需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生黨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共中央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的意見》中指出∶“高校中的黨團組織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學生黨支部,它肩負著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任,成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堅強堡壘,需要加強其建設。因此創建學習型學生黨支部,引導學生黨員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用理論武裝自己,提高學生黨員的思想政治素養,通過持續不斷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們認清國內外形勢,堅定共產主義信念,自覺擔負起建設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歷史使命。
(三)創建學習型學生黨支部是黨員隊伍建設的必然要求
學生黨員是大學生中的先進分子,是黨的先進思想和理論知識的傳播者,是未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主力軍,是國家的棟梁,黨員隊伍的素質是學生支部戰斗力的基礎。面對黨員隊伍素質的良莠不齊,如何保持學生黨員的先進性,是高校黨建工作面臨的重要任務。創建學習型學生黨支部是黨員隊伍建設的重要舉措。只有通過學習,要求學生黨員保持學習的精神,通過創建學習型學生黨支部來深入學習黨的理論知識,牢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提高黨性修養,提高學生黨員個人思想政治素質、增強先鋒模范意識,才能將其打造成無堅不摧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共產主義接班人,這也是黨和人民賦予學生黨支部的歷史重任。
(一)學習型組織理念的引入
學習型組織理論于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提出。隨后某些學者將其與系統相結合,提出“學習化社會”的概念。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提出“向學習化社會前進”的目標。1994年美國管理大師彼得·圣吉出版《第五項修煉》一書,標志著學習型組織形成系統理論。學習型組織是構成學習型社會的基本單元,它是通過建立一定的結構和戰略,培養彌漫于整個組織的學習氣氛和學習機制,充分發揮組織成員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而建立起來的一種組織各要素能持續協調發展的組織[1]。學習型組織理論提出要進行五項修煉,分別是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團體學習、建立共同愿景和系統思考,這樣的組織具備開放性、人本性、學習性、創新性和終身性等主要特征[2]。學習型組織理論涵蓋了終身學習和人本管理等先進教育理念和方法,已被社會各階層廣泛接受和使用,并被實踐證明是組織保持競爭力優勢的主要源泉,被譽為管理學上的一場革命,推動了我國建設學習型組織的熱潮。
“終身學習”理念的普遍確立了宣布了教育領域一個新的時代——終身學習時代的到來,高校作為先進文化和教育理念的搖籃,不失時機地引入學習型組織理論,實踐于學生黨支部建設之中,對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黨的先進性具有重要意義。
(二)國家大政方針導向
黨在十六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總體要求;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要“要努力建設學習型政黨”;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了“把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作為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抓緊抓好”;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把黨的各級組織建設成學習型黨組織,成為時代發展的要求。2010年中共中央發出《關于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意見》,進一步明確了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主要原則、工作內容和方法。根據要求各高校黨組織積極加強和改進大學生黨建工作,推動學習型學生黨支部的建設。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是一項事關黨和國家命運前途的重要工作,因此國家給予高度重視,通過文件規定、政策制定等,引導高校創建學習型學生黨支部。
(三)國內外環境堪憂
面對全球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西方各種文化思潮沖擊著大學生黨員,不斷挑戰學生黨員正確的價值觀,致使部分黨員政治觀開始動搖,對政府產生不信任感,接受西方所謂的“民主”、“自由”;國內各種矛盾層出不窮,貧富差距拉大,官員腐敗與無作等現實問題造成大學生的政治信仰迷茫。因此創建學習型學生黨支部是形勢下高校黨建工作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
(一)構建團體學習機制
學習型組織理論的核心是學習,學習是學習型學生黨支部的基礎。在學習型黨支部建設中,學習不僅是個人行為,更是組織團體行為,即團隊學習。團隊學習是指為了實現共同的學習目標,所有成員一起平等交流、充分討論,運用集體智慧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它是建設學習型學生黨支部的關鍵[3]。通過團隊學習激發團體成員的學習潛能,樹立組織共同美好愿景,提升團隊學習力,使每個成員最終實現自我超越,進而推動學生黨支部建設。為創建學習型學生黨支部,學生黨支部需不斷完善團體學習機制。筆者認為可以主要從激勵機制、示范機制和實踐機制三方面構建團體學習機制。
1.激勵機制。以典型激勵、榮譽激勵、精神激勵等方法創造一種學習的、向上的、團結的氛圍,形成你追我趕、人人爭做先進的良好氛圍。定期在團隊中舉辦優秀黨員事跡報告會、優秀學生黨員論壇,評比“優秀共產黨員”,用身邊的榜樣來激勵和鼓舞其他黨員,促使支部中學生黨員互相督促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提高黨員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實現學生黨支部團體能力的提高。
2.示范機制。“亮化”黨員形象,細化大學生黨員標準。江澤民同志指出“形象問題至關重要,形象就是旗幟,形象就是方向”。形象關系到一個政黨的存亡問題。創設“黨員示范崗”和“黨員責任區”制度,做到一名黨員一面旗幟,發揮黨員的示范作用,使學生黨支部感受到作為一個先進團隊的光榮感和責任感,并在各方面起帶頭作用,同時接受普通學生的監督。用良好的黨員形象感染身邊的每一位同學,在學習、工作、生活中真正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增強黨支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3.實踐機制。在對大學生黨員進行教育和管理時,以專項主題學習為切入口,開展一系列的教育實踐活動,使學生黨員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鼓勵學生黨員在實踐中創新,營造“在學習中工作,在工作中學習”的氛圍。通過專項主題學習、實踐活動不僅加強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責任意識、形象作風的教育,而且使大學生黨員的心靈在不知不覺中得到凈化,思想得到熏陶,認識得到升華,覺悟得到提高,從而自覺增強黨性意識,充分發揮學生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
(二)打造團體學習平臺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網絡早已成為大學生生活中的一部分。利用學院網頁和校園網絡等,打造學生黨支部學習平臺,建設紅色網站、開通大學生黨員論壇及黨員之家等網絡學習平臺,進行黨務理論知識和黨課知識教育,促使學生黨員共同參與、相互學習和相互激勵,利用網絡推動了學生黨員之間的思想交流,以多角度、全方位的互動式學習方式提高學生黨員的學習熱情,開拓團體學習的新載體。
(三)學習型組織機構建設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任何一個組織都應該是一個學習型組織。傳統金字塔型的黨支部組織機構已經不適應學習型黨支部的發展,而應該向扁平式的管理模式轉變,構建學生黨支部“一體兩翼”式的學習型組織機構,即以支部班子(黨支部書記、支部委員)為學習領頭羊的一體,以支部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為輔的兩翼學習模式。開展民主生活會,通過批評與自我批評,改變學生黨員心智模式,不斷實現自我超越,進而帶領組織進步。
(四)學習型制度建設
建設學習型制度機制,是學習型組織的有力保證。通過制度建設進一步提高學生黨支部工作水平。在組織內部建立和完善學習型規章制度,可以從兩個方面考慮。一是支部領導班子先行學習機制。由學生支部委員會組成的領導學習小組,負責學習型黨支部共同愿景的規劃,制定政治學習計劃、學習內容、學習任務和學習目標,并率先垂范,落實和監督組織學習狀況,及時給予指導。二是制定和推行學生黨員學習能力的規章和制度,定期安排學生黨員在固定時間進行理論學習,開展形勢政治教育,引導學生黨員主動關注時事政治,認真學習黨的方針、政策和重要會議精神,在組織內部針對社會熱點問題進行研討式學習和交流,增強學生黨員社會責任感,使學習型制度常規化和規范化。總之,從制度層面上對學生黨員提出學習要求,引導他們主動學習,不斷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質來適應社會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
[1]彼得·圣吉.第五項修煉[M].郭進隆,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6.
[2]邱昭良.學習型組織新思維[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
[3]唐星星.論大學生“學習型黨支部”建設[J].中外企業家,2009,(24).
(責任編校:陳婷)
G641
A
1008-4681(2011)06-0117-02
2011-09-09
淮海工學院黨建思政研究2011年課題,編號∶DS2011035。
任獻華(1977-),女,吉林長白人,淮海工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