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弦
(湖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湖南長沙410081)
動畫電影中色彩渲染對情節發展的推動*
張弦
(湖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湖南長沙410081)
在當代動畫電影中,色彩最初級的運用就是輔助敘事、交代環境、增強視覺效果。這里的色彩是視覺表達的—個因素,它和影片中的動畫形象、場景等諸多元素一起塑造出一個影片的框架,影片中的一切情節和故事都是在這個框架中發生和發展的。任何一部優秀的動畫電影與色彩的成功運用是分不開的。
動畫電影;色彩渲染;情節發展
色彩作為視覺表達的重要因素,已經成為全人類通用的視覺語言,是影像的先鋒。在當代動畫電影中,色彩最初級的運用就是交代環境,增強視覺效果。這種色彩的運用方法是從繪畫、攝影等平面藝術中借鑒過來的,它和影片中的動畫形象、場景等諸多元素一起塑造出一個影片的框架,影片中的一切情節和故事都是在這個框架中發生和發展。因此,任何一部優秀的動畫電影與成功的色彩運用是分不開的。動畫師可以根據故事情節的變化發展設定色彩,用烘托的藝術手法輔助敘事,將憂傷、快樂、美好、希望、恐懼等情境氛圍有機地結合起來,在故事情節的變化中起到起承轉合的作用。
色彩本身只是一種對光的視覺效應,卻能夠喚起人們自然的、無盡的遐想,這是由于人們將各種色彩與多種多樣的經驗聯系起來。一旦經驗與外來的色彩發生一定的呼應就會在人的心理上引出某種情緒。在人類發展的過程中,人們也在逐漸發現、欣賞、創造著絢麗繽紛的色彩世界,并同時開始對色彩進行科學研究。人們對色彩的認識也從感性升華到理性并將各種自然存在的色彩印象予以規律性的總結。西方在公元四五世紀就已經建立理性的色彩學理論,至十九世紀末形成體系,并確立科學的認識、研究、分析方法,即色彩科學系統。德國人愛娃·海勒圍繞著色彩聯想主題展開大規模的不記名的調查,調查的結論展示在其著作《色彩的性格》中。書中談到色彩的聯想,指出人們看到不同的色彩有時聯想到具體的東西,有時聯想到的是心理的某種情緒。“就綠色而言,如果我們看到和紅草莓擺放在一起的綠草莓,我們自然會聯想到未成熟的事物,由此不成熟的顏色被概括為青春的顏色;‘耳背還是綠色的’是用來形容乳臭未干、未經世事的年輕人。然而,綠色在道路交通中出現時給人的感受卻截然不同,在這里綠色以一種積極的意義印在我們的潛意識里;如果在大自然體驗綠色,它的效果又有所不同:綠色變成健康的顏色,生機勃勃的顏色。”[1]色彩作為人內在的感知本能,隨著人類生命的延續而存在。當看到藍色我們會想到藍天、渴望、冷靜、理智,同時也會聯想到冰冷。而紅色不僅代表著火熱,還代表著仇恨、革命、禁止。紅色也是中國最受歡迎的顏色之一,是象征吉祥喜慶的色彩。見到黑色時使人聯想到保守、結束、死亡、不幸,但又給人優雅的感受。粉紅色讓人感覺甜蜜、溫柔、女性化,然而作為混合色也常讓人覺得虛偽和不客觀。黃色是中國人皮膚的顏色。中國文化有黃色文明之稱,出于自身種族的本性,古人在五行之中,把黃色定位為中心色,象征大地的顏色。顯然以黃色為色彩中心是中國先輩在環境特色中自發的,象征著太陽、光明、成熟,但也給人嫉妒、吝嗇的感覺。這就是色彩聯想的魅力所在。
從色彩的聯想我們了解到,色彩的魅力在于處于不同環境和背景下能讓人有不同的個人感受,利用色彩聯想的這個特點可以幫助我們的動畫電影營造氛圍,推動情節的發展變化。獲得第82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提名的動畫片《公主與青蛙》是一部傳統風格的動畫電影,典型的迪士尼童話劇情。故事的開篇就被導演營造出一種暖黃色調,黃色象征著最高度的幸福。整個畫面都沉浸在一種溫馨輕松的氛圍當中,但當故事的男主人公“納溫王子”遇上心懷不軌的影子巫師時畫面頓時呈現出使人有陰冷感受的紫紅色調,讓人感受到一種神秘詭異的氣氛,使得觀眾在觀看時能從畫面的色彩設計上感受到故事在這里將要發生變化、轉折。果然王子在此刻中了巫師的魔咒,由原來英俊帥氣的模樣轉眼間變化成一只丑陋的青蛙。在這段情節當中,畫面色彩的變化就幫助推動了故事情節的轉折。有時,故事中對立矛盾的斗爭又明顯激烈,畫面場景的色彩在不同時間,隨著故事情節的更迭,相似場景和角色會在持續變化中重復出現,形成情節色彩連續性的變化關系。一般來說,這種連續性的隨情節產生的變化也同時與動畫故事的主要矛盾緊密相連,所以經常處理為對比關系,以強調故事矛盾的沖突關系,加劇情節的起伏,更加引人入勝,也更有助于觀賞者了解動畫作品的內涵意義。動畫片《僵尸新娘》中,人間世界冰冷的深藍色和陰暗的冷灰色與僵尸世界中的色彩繽紛,明快鮮亮的色調,兩種視覺差異巨大的場景不斷隨著情節變化而切換,亮暗場景的交替形成強烈的色彩連續對比,好像人間才是地獄,增強了影片的視覺效果,強化了故事情節起伏變化的情境差異,從而更有效地表達了動畫故事的藝術內涵,使觀賞者更透徹地解讀故事內容的主旨意義。
1994年放映的《獅子王》走的是戲劇路線。本片從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又名《王子復仇記》)獲得靈感,不管是角色設計還是人物的語言、動作,都有強烈的戲劇性,故事情節中的戲劇沖突更是展現得淋漓盡致。同時整部片子的色彩基調也可以根據劇情的發展劃分為四個部分:(1)序幕。當太陽從水平線上升起時,非洲大草原蘇醒了,萬獸群集,榮耀歡呼,共同慶賀獅王穆法沙和王后沙拉碧的小王子辛巴的誕生。這時畫面整體色彩明亮,純度較高,給人以鼓舞的感受。而畫面切換到故事的大反派刀疤這個角色時,色彩純度降低,色相變冷,使人感覺到刀疤的出現將會帶來災難,這一切的變化都為后來爆發的腥風血雨做了鋪墊。(2)啟。影片中刀疤為了奪取王位,殺死自己的哥哥獅王穆法沙并欺騙辛巴讓他離開了獅子王國。情節發展到這個階段,畫面的整體色彩變得灰暗、渾濁,場景色彩偏向冷光源,營造出一種悲傷的氛圍。(3)轉。當辛巴得知自己的叔叔殺害了自己的父親,以及自己身世時,內心的矛盾用藍灰色調表現,這一方面表現出人物內心的矛盾,另一方面也表現出他拯救人民的堅定信念。當與同自己一起長大的娜娜同時出現在畫面時,為了體現辛巴內心的痛苦與堅毅,設計師用沉著的冷色調來表現,甚至是純度很高的深藍色。當辛巴決定要回到獅子王國時,一方面要表現出辛巴的擔憂,另一方面還要表現出自己的雄心壯志,高純度的冷暖對比,夜晚的深藍色與火把燙手的紅色,形成鮮明的對比,讓觀眾感覺到故事的情節跌宕,紅色再耀眼也只是深藍中的一點,故事的結局已經通過色彩展現在大家眼前了。色彩渲染的力量就在于此,它能輔助畫面內容讓觀眾更了解故事的發展。(4)合。本片結尾很戲劇化,也運用了電影經典的收尾,正義戰勝了邪惡。色彩基調由藍色調變為暖橙色,比起開始的橙紅色系,結尾的橙色摻雜著檸檬黃色調,給人特別溫馨平和的感覺。那太陽升起的瞬間,那朦朧的金黃色讓人感到新生活的開始,同時也與序幕當中的色彩有了呼應,讓整部影片看上去更加的完整。
《寶蓮燈》是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繼《大鬧天宮》、《哪吒鬧海》、《金猴降妖》之后又一部動畫長片,也是我國新中國建立以來所拍攝的第五部動畫故事片。影片的制作長達5年的時間,前后共有約60位原畫和動畫師、20位背景美術師遠赴敦煌、西安、華山、西雙版納等地采風,收集創作素材、尋求創作靈感,最終我們可以看到電影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影片當中以沉香與母親在荷花塘中乘船、沉香拜師艱辛之旅等場景尤為精彩?!秾毶彑簟返纳仙绞绞侵袊鴦赢嬕回炦\用的色塊歸納的方法,通過不同的色塊來表示人物、景色的結構關系。在大量的場景中,主色調采用厚重色(褐、黃、紅、紫)作為基底,不講求完全真實的光影效果,富有裝飾性。故事的開篇,沉香與母親在荷花塘中乘船的一個場景,色彩明亮,層次豐富,純度較低,營造出溫馨的氣氛,表達出了母子二人相處時的濃濃情感。同時,也出現了粉白、月光綠、鴨黃等等在心理暗示上比較隱晦的顏色,似乎為接下來的劇情變化埋下伏筆。創作者有意突出沉香拜師救母的過程,我們可以從畫面中感受到,沉香拜師的路上披星戴月、穿大漠、過長河,漫長的歷程濃縮于幾幅畫面之中。雖然人物在劇情的襯托下顯得楚楚可憐,理當是個悲傷灰暗的色調,但導演整體暖色調的處理卻已經向觀眾透露出了劇情,那就是在歷經千辛萬苦后沉香終將迎來希望,和自己的母親團聚??梢娚蕦∏榘l展推動的重要性。
通過對色彩聯想知識的探究,以及對中外優秀影片的深入分析,我們感受到動畫電影在放映過程中,根據故事情節的不斷變化,場景不斷變遷,整個畫面的色彩就始終隨著情節的發展而處于運動變化之中。因此,就動畫電影中的色彩運用而言,它是不斷變化的動態的色彩,需要配合劇情進行設定,能夠起到推動情節發展的作用。從1926年拍成的第一部動畫短片《大鬧畫室》算起,中國動畫至今已有80年的歷史。中國動畫電影也曾經有過輝煌的過去,出現過聞名于世的“中國動畫學派”。早在1941年,萬氏兄弟就拍攝了動畫長片《鐵扇公主》,不但在中國受歡迎,而且還轟動了南洋和日本?,F階段的中國動畫的確是不能與日本、美國相提并論,單就色彩設定來說國外動畫電影在進行場景及人物的設定時能夠成功地將故事的發展與色彩的運用結合。在實際的繪制過程中,國外的創作者們也始終試圖通過色彩媒介,創造一個更加富有層次的世界。而色彩設計的過于裝飾化,與故事情節脫離正是我國動畫電影色彩方面落后的主要原因。
[1][德]愛娃·海勒.色彩的性格[M].吳彤,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
(責任編校:陳婷)
J954
A
1008-4681(2011)01-0119-02
2010-10-26
張弦(1985-),女,湖南長沙人,湖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碩士生。研究方向:動漫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