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利芳
(西南民族大學西南民族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225)
攀西地區水電資源開發利用的政策研究*
郭利芳
(西南民族大學西南民族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225)
作為可再生資源之一的水電資源是我們國家今后開發的重要項目。攀西地區水電資源非常豐富,開發條件優越,然而在開發的過程中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因此,應在堅持重點扶持、合理布局、保護環境和互惠雙贏的原則下,建立合理的水電資源開發的利益分配機制,對于推進攀西地區的水電資源的順利開發、落實科學的發展觀以及構建和諧的社會都非常的重要。
攀西地區;水電資源;開發利用;生態破壞;利益分配
作為可再生資源之一的水電的開發利用,對于改善我國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和促進可持續性發展戰略的實施具有很重要的意義。攀西地區是我國水電資源非常富集的地區,也是我們今后開發利用的重點。水電資源的開發有可能會對當地造成不利的影響,比如:淹沒方面的損失,生態環境的改變等等。因此,水電資源的開發對資源所在地的影響是很大的,當地人是不能夠享受到水電開發帶來的成果。所以在進行水電資源開發時,加快建立水電資源開發利用的利益分配機制,對于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和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一)攀西地區的水電資源開發利用目前存在的問題
1.生態環境的破壞和影響。開發水電資源就要進行大規模的建壩,這樣就會改變河流的局部的生態環境,同時還有可能造成非常嚴重的生態影響。由于一些小的傳統的水電的開發不規范,或者為了節約成本,直接采取導流洞的開發模式,使得下流干枯,生態環境改變,引發一系列的生態問題[1]。
2.水電資源作為清潔的可再生能源,一直被國家列為鼓勵發展的對象,尤其是經過電力短缺的時代后,發展水電的積極性大大地提高。但是在開發時,要進行一系列詳盡的規劃,盡可能避免以后造成不好的影響。目前在我國攀西地區水電資源的開發規劃還要進一步地完善。
3.攀西地區的水電資源開發要加強。攀西地區水電資源很豐富,但是目前開發利用卻是比較低的。目前的開發利用僅僅占總開發量的10%左右,比全國低8個百分點,與世界相比而言,低12個百分點,不但落后于美國和加拿大等一些發達國家,而且就是和埃及、印度等一些發展中國家相比也是遠遠不足的。
(二)攀西地區水電資源開發利用的約束因素
1.資金和技術的缺乏。實踐表明,我國水電開發利用滯后的原因之一是資金和技術的缺乏。再者因為有些水電開發項目存在著生態影響、地質破壞等不確定性,論證周期很長,也制約了水電資源的開發。
2.電源和電網的相互不協調。水電資源在空間上是不可以移動的,而且所在地的消費空間也是有限的,水電只有在本地轉化為電能,再通過電網輸送出去。所以說外送電網的建設對于攀西地區水電資源的開發是至關重要的。改革后,電源點的建設還是處于國家壟斷的地位,電源建設和電網建設之間沒有有效地溝通和銜接,所以電網建設明顯落后,不利于水電的開發[2]。
3.攀西地區水電資源開發中的補償機制的不完善以及地方利益分享機制的不健全。目前在水電資源開發過程中補償機制還不是很完善。第一個是對于淹沒土地和移民的補償標準比較低。第二個是在生態補償方面的不足。在水電資源開發利用的過程中,當地居民是不能充分享受開發帶來的成果的,開發過程中的利益分配機制是很不健全的。當地的居民在資源開發過程中,做出了很多貢獻,但是卻經受著很大的折磨,而且沒有利益補償[3]。
(一)攀西地區水電資源開發利用的利益分配機制的基本原則
在目前的背景下,隨著水電資源的開發,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要充分地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同時也要兼顧政府的調控作用,以彌補市場的不足。
1.重點扶持原則。水電資源是一種非常便宜、可以再生的,具有早點開發早點收益的特點。因此重點扶持是建立水電資源分配機制的基本的前提。多開發一點水電資源,就可以多保留一些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資源,緩解運輸的壓力,減少一分污染的危險,增加一分綜合利用的效率。很多發達國家在水電富裕的情況下都是優先開發水電。我國政府也主張優先開發水電,在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和實施可持續發展的今天,水電已經成為可再生能源中技術最成熟、經濟效益最好、最具有開發規模的能源之一。
2.布局合理化的的原則。攀西地區水電資源開發利用的分配機制在構建時,一定要遵循自然規律,遵循合理布局的原則。合理布局包括水電資源開發在空間上和時序上的合理布局和規劃。根據需求規劃水電資源開發的先后順序,防止出現電能短缺,優先開發調節性能好、經濟技術指標優越、有利于改善區域生態環境的大中型水電工程。
3.保護環境的原則。攀西地區正是處于生態環境脆弱的地帶,在進行水電開發的過程中,一定要遵循環境保護的原則,充分考慮對各種環境造成的影響,使得環境的污染等不利影響降到最低點。因此,我們必須把水電開發對生態和環境造成的影響加入到成本中,這個是建立公平合理的水電資源開發補償機制的重要內容,也是水電資源開發地保護環境和生態的有效措施之一[4]。
4.互惠雙贏的原則。水電資源的開發要在市場經濟的原則上,進行利益分配的構建。開發水電資源是為了滿足不斷增長的生產和生活的需要,是為了給人民謀福利,所以說水電資源的開發不僅僅是使受電區的人民可以受益,就是水電資源所在地的人民也要受益。為了達到利益的平衡,要注意進行政府與企業、中央和地方、輸電區域和受電區域的利益之間的協商機制,保障補償機制和分享機制能夠得到落實。
(二)攀西地區水電資源開發利用的利益分配機制的思路
1.加速進行,有序進行。攀西水電資源很豐富,而且是環保的可再生的清潔能源,加大開發的力度,這樣可以改善我國的能源結構,緩解我國的能源壓力。加快攀西地區的水電資源開發,有序地進行,是構建公平利益分享機制的前提。同時我們還要在保護環境和生態平衡基礎上推進攀西地區的水電資源開發。
2.加大補償力度。在攀西地區水電資源的開發利用中,我們可以看出它的利潤很高和本地的補償資金形成了很大的差距。我們以后要將生態環境保護的補償和移民的安置費用納入到企業的成本中,國家也要加大對補償的資金力度和資金來源渠道的多樣化[5]。
3.擴寬水電資源開發的投資融資渠道。要想改善水電投資的環境,就要有大量的資金,因此,我們要擴寬資金來源的渠道。除了政府加大投資和財政支持外,我們還要從社會上爭取資金。降低水電開發的資金進入門檻,吸引國外的資金通過各種方式進入。允許水電資源地區以參股的方式參與水電資源開發,使水電資源開發的利益惠及到本地居民。
(一)攀西地區水電資源開發利用的關鍵內容
水電開發一般都要進行大規模的移民,而且還會對本地的生態和環境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在進行水電開發利用時,首先要解決由于水電開發造成的環境的破壞和生態的問題。建立合理的公平的補償政策。其次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探索出對當地有利的機制,也可以說是利益之間的分配機制。
先談補償政策。在水電開發中,遷移的大量農民要進行安置。要考慮到給他們合理公平的補償,使他們在為水電資源開發過程中作出貢獻的同時,也可以保障他們的生活和生產,使他們得到相應的回報。補償的資金主要是由水電開發的企業和政府來共同承擔,把這筆費用作為水電開發企業的成本。補償的類型是可以多種多樣的,既可以是現金補償,也可以是給他們工作、培訓他們的技能,給予他們醫療、社保等等。水電的開發導致本地區的生態破壞和環境的污染,因此要對造成的后果給予一定的補償。要加強技術的攻關,減少對當地造成的不良后果。健全和完善補償機制,尋求多方位的資金渠道。再談利益之間的彼此分享的公平機制。水電資源的開發企業往往不是在本地進行注冊,這就使得水電資源所在地的獲利很少。為了調動當地居民的積極性,為了使得當地也能夠從中獲得長期的有效的收益,我們可以采取多種方法來進行。比如水電資源所在地以入股的方式參與建設,并從中獲取收益和開發的成果,使受電區和送電區分享利益。要想合理公平地進行水電資源的開發,就必須對受電區和送電區的利益進行平衡。攀西地區通過開發水電資源,為東部地區輸送了豐富清潔的環保的電力,為東部地區的經濟和產業提供了幫助,東部地區就有責任給予攀西地區一定的資金和技術的支持[6]。
(二)攀西地區水電資源開發利用的保障措施
要保證水電資源開發各個機制的高效建立,就要進行一系列的保障措施的建立。一是制定相應的規劃。首先是前期規劃,做好規劃,才能實現對水電資源富集區的水電資源進行有序開發和合理規劃布局。其次,凡是水電資源開發對本地造成的一系列影響和后果都要進行配套規劃。二是資金來源的渠道要進一步完善。資金渠道的不斷的完善,是水電資源開發的重要的資金保障。首先要擴寬資金的來源。缺乏資金,就成為影響水電開發的制約因素。但是水電資源的開發又具有很大的利益,所以我們要進行融資,擴寬資金的來源。其次是完善水電開發地區的補償機制。三是需要專門的機構來進行監管。要聯合水利部、環保總局、電監會等等部門的信息、職能、人員、技術等方面的資源的整合,建立分工合作、高效互動的監管協調制度。在水電資源開發過程中也要加強監管的力度。要保障質量,還要注意生態保護和環境污染的補償。在運行過程中,要對各個部門進行協商、對各個合作領域加強監管,確保水電資源開發能夠兼顧各方面的利益,實現水電資源開發的多贏。
[1]馬光文,梁武湖.生態脆弱地區可持續發展的水電開發[J].四川水力發電,2005,(1).
[2]郭慧光,高虹.怒江水電開發與生態保護[J].人民長江,2005,(11).
[3]赫尚麗,杜凡,曾輝,等.云南水電開發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以大盈江四級水電站建設為例[J].西南林學院學報,2008,(4).
[4]蔡旭東.飛來峽水利樞紐的工程生態效應[J].甘肅水利水電技術,2006,(1).
[5]徐長義,鐘登華,曹廣晶.我國水電可持續發展的理性思考[J].長江流域環境與資源,2008,(4).
[6]楊俊紅.水電開發的環境及對策[J].山西水利,2007,(6).
F127
A
1008-4681(2011)04-0031-02
2011-04-25
郭利芳(1978-),女,山西晉城人,西南民族大學西南民族研究院博士生。研究方向:區域經濟。
(責任編校:譚緯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