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 薇
(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廣東 中山 528402)
商貿英語閱讀中的猜詞策略淺析*
舒 薇
(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廣東 中山 528402)
猜詞法是一種克服閱讀障礙、提高理解水平的閱讀認知策略。然而,猜詞是一個復雜的認知過程,牽涉到閱讀者對各種語言知識、語境線索、社會知識以及推理策略的運用。并且其作用只能是有限的和輔助性的。
猜詞;商貿英語;閱讀
在英語閱讀中遇到陌生詞匯是難免的,尤其是在閱讀商貿類的文章或新聞時,其中出現的一些商務、經貿方面的詞匯,往往給閱讀者造成理解障礙。因此,在商貿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忽視傳授給學生一些克服閱讀障礙、提高理解水平的技巧,而猜詞就是其中一種必不可少的技能。
根據 Bernhardt的“社會認知模式”(socio-cognitive model),猜詞法是一種有效的閱讀認知策略[1]。猜詞不是盲目的,它必須建立已掌握的詞匯及語言基礎上。只有在個別或極少量詞匯看不懂的時候,在大多數已知詞匯提供的信息的指引和幫助下,猜詞才有可能實現。相關研究表明,讀者只有認識文章中至少95%的單詞(知曉單詞覆蓋率),才能夠對詞義進行有效猜測[2]。此外,在英語閱讀中,猜詞是一個復雜的認知過程,牽涉到閱讀者對各種語言知識、語境線索、社會知識以及推理策略的運用。在此,筆者結合自己的商貿英語閱讀和教學實踐,重點探討常見的猜詞策略及其在商貿英語閱讀實踐中的作用。
猜詞策略主要有結構法(word formulation)和語境法(context)兩種[3]。結構法,主要是指遇到生詞時,從構詞法出發,剖析單詞的結構,通過已知的單詞成分去分析猜測該詞的含義;而語境法是通過單詞所在的句子及上下文,借助語法、句子的邏輯關系和文章的主題等來猜測單詞的含義。本文主要著眼于后者,即通過語境來猜測單詞的含義。筆者結合自己的閱讀實踐及教學體會,歸納出借助語境猜測單詞意思的幾種方法,并以目前使用比較廣泛的兩套教材: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新編劍橋商務英語(中級·學生用書)》[4]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外貿英語函電(第二版)》[5]中出現的單詞、句子作為例證,希望能引起同行及學習者的興趣。
(一)根據上下文的解釋來猜測意思
通過上下文給出的定義或解釋來推測生詞的意思是一種常見的方法。定義可以通過信號詞作為提示,比如that is to say,that means,refers to等。例如:
1.As direct sailings to Liverpool are infrequent,we have to ship via London more often than not.As a result,transshipment may be necessary[6].
信號詞“as a result”(結果是)提示我們前面那句話就是對生詞“transshipment”的解釋,由此我們很容易猜測出“transshipment”的意思是轉運。全句譯:由于去利物浦的直航很少,我們通常得借道倫敦,所以轉運是必需的。
2.… even if additional Risk of Breakage has been insured,the cover is subject to a franchise of 5%.In other words,the breakage is surveyed to be less than 5%,no claims for damage will be covered[7].
即使不知道“franchise”的意思,但緊跟在信號詞“In other words”(也就是說)后面的那句話對它做出了詳細的解釋。全句譯:即使是投保了附加的破碎險,也有5%的免賠率。也就是說,如果檢查后(商品的)破損率不足5%,那么將不會獲得賠償。
3.Ireland enjoys some of the lowest employment costs,one of the lowest rates of inflation and one of the lowest telecommunications tariffs in Europe.These all add up to lower overheads and greater savings[8].
原文雖沒有直接給出信號詞,但不難發現“these”指代上文中的“employment costs”(雇工成本)、“rate of inflation”(通脹率)和“telecommunications tariffs”(電信資費),而它們“add up to”(加起來)就構成了公司的“overheads”(日常開支)。全句譯作:愛爾蘭擁有全歐洲最低的雇工成本、最低的通脹率和電信資費,而這些可以幫助企業節省日常開支。
(二)從相關的詞匯中作出推論
有時候,根據句子里其他單詞的意思,可以推斷出該生詞的含義。例如:
1.To help solve these problems,Cussons brought in three expatriate managers to work closely with the local sales staff in project teams[9].
從“brought in”(引進)可以推斷出“expatriate”與“local”(當地的)的意思正好相反。全句譯:為幫助解決這些問題,Cussons(公司)引進了三名外籍經理,與項目團隊中的本地銷售人員緊密合作。
2.Just as the world seems to be becoming more homogenized,with consumers finding it difficult to distinguish between myriad similar products and services…[10]
句中“homogenized”是一個陌生的單詞,但從“difficult to distinguish”(難以區分),“similar”(相似)這些相關的詞上,大致可以推斷出“homogenized”的詞意和“類同”之類有關。全句譯:世界越來越同質化,消費者很難區分無數相似的產品和服務……
3.… and an additional saving on insurance because of the lower premium charges for container- shipped goods[11].
將原句中的“insurance”(保險)與“charges”(收費)連在一塊,我們不難猜出“premium”是指購買保險時支付的保費。全句譯:另外也可以節省保險支出,因為通常對于集裝箱運載的貨物,保費更低。
(三)利用and/or連接并列成分來推測
英語and/or連接的兩端,從語法上講是平等的,意思上通常也相近或相關,經過推敲,有時不難得出一個可行的答案。例:
1.… there is bound to come a point when the new banks will eventually want to widen margins and boost profits[12].
“and”兩頭連接的“widen”和“boost”意思相同,都是表示擴大、提升,那么“margins”和“profits”的意思也應該接近。全句譯:……新興銀行最終必將要擴大利潤、提高效益。
2.Ignore the trivial and concentrate only on significant hazards which could result in serius harm[13].
不認識“trivial”不要緊,因為“and”連接的兩端意思相同或相近。既然后半句提到要“concentrate on significant hazards”(關注重大危害),自然可以推斷出前半句中忽視的是與重大事故相對的、無關重要的事情。全句譯:忽略無關緊要的事情,只專注于那些可能導致嚴重傷害的重大危害。
(四)緊扣中心主題
閱讀中,有個別少量詞匯不懂是難以避免的,有的詞甚至可能是關鍵詞。這時候難免要思考或者推理,并且緊扣中心主題。如:
1.When a customer places an order,Steve charges 10 percent of the total sales price as down payment.The customer is then billed for the remainder after the system has been installed[14].
這段的主題是關于付款方式。按照我們的經驗,在“places an order”(訂購)時一般要預付一定比例的定金,然后在商品交付使用時再付清“remainder”(余款)。因此,全句可譯作:當客戶訂購時,Steve收取總售價的10%作為定金,在系統安裝好后客戶再支付剩下的余款。
2.On day 35,the system is installed,with further labor costs of$300.The customer is then billed and given credit terms of 30 days.Finally,on day 65,Steve receives the outstanding balance of$9000[15].
這段話的主題仍然是關于付款方式。第35天時系統就已經安裝完成,按道理客戶要付清余款,可直到第65天才收到“outstanding balance”(未清的余款),原來是因為Steve給予了客戶一定時間的信用期限或賒帳期限。全句譯:在第35天,系統安裝完畢,新增人工成本300美元??蛻粲?5天的信用期限,(所以)最終在第65天時,Steve收到了全部余款9000美元。
(五)根據意思逐層推論
這類情況在商貿英語閱讀實踐中并不鮮見。有些詞或句子的意思令人困惑,但依據后面出現的解釋,逐層推理,意思很快就躍然紙上。例如:
1.We are pleased to have booked your order No.1212 for bed coverings.We hope you will find our goods satisfactory and we may have the pleasure of receiving your further orders[16].
“book”有預定的意思,但如果將“book your order”翻譯成“下訂單”似乎不通順,因為那樣英文應該是“book our order”。從接下來的復合句前半部分“find our goods satisfactory”可以初步推斷出我們是賣方,再看后半部分“receiving your further orders”(收到貴方更多的訂單),不難猜出“book your order”的意思是接受訂單。全句可譯作:茲收到貴方第1212號床罩訂單,我們希望我們的產品令您滿意,并且盼望收到貴方更多的訂購。
2.When the suppliers receive an enquiry,they send a proforma.This is a quotation which looks like the final invoice so the buyers know how much they have to pay.
你可能不知道“proforma”的意思,下面指明即一種“quotation”,你可能還不懂什么是“quotation”,接著用定語從句“which looks like”來進一步解釋。原來,“proforma”是一種形式發票,作用類似于報價單[17],普通詞典上是難以找到這個詞的。全句譯:供應商收到詢盤,他們寄出一份形式發票,那是一種看起來像最終發票的單據,這樣顧客們就知道該付多少錢。
從上面總結的猜詞策略可以看出,猜詞不是盲目的,更不是毫無根據的,猜詞法是一種科學的積極的思維方法,是一種有效的閱讀策略。但是,猜詞不可能百發百中,甚至失誤的時候會很多,比如上文第五種猜詞策略中的第一個例子“book your order”,讀者很容易猜成“訂貨”,因為“book”有預訂的意思;但根據上下文語境,我們不難判斷此處應為接受對方訂單的意思。類似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因此我們不宜把猜詞法當做是主要的學習方法。使用猜詞,應當是有節制的,更多的時候是不得已而為之的。凡是猜詞準確率高的人,其語言功底都很扎實。學習者應當多讀多記,打好基本功,這才是提高閱讀質量的根本方法。
[1]程立.中國學生專業英語閱讀策略研究[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10.
[2]王瑛.中國外語學習者在閱讀中的猜詞過程探析[J].外語研究,2007,(5).
[3]李麗娟.英語閱讀策略[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
[4][8][9][10][12][13][14][15]Wood L,Sanderson P,Williams A,et al.新編劍橋商務英語(中級·學生用書)[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
[5][6][7][11][16][17]徐美榮.外貿英語函電(第二版)[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7.
H319.3
A
1008-4681(2011)03-0096-02
2011-03-16
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質量工程建設項目,編號:ZLGC2009JXTD23。
舒薇(1980-),女,江西南昌人,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外國語系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商務英語翻譯、教學法。
(責任編校: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