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娟,李 嶸,楊 君,劉曉燕
血液透析病人自體動靜脈內瘺是通過外科手術吻合病人的外周動脈和淺表靜脈,使動脈血液流至淺表靜脈,達到血液透析所需的血流量要求,便于血管穿刺,從而建立血液透析體外循環[1],被喻為透析病人“生命線”[2]。它的功能好壞及使用年限影響著透析效果和病人壽命。臨床上常由于護理人員無菌操作執行不嚴、病人個人衛生習慣不良、手臂衛生不佳、內衣污染、甲溝炎等,長期使用膠布致使內瘺處皮膚過敏,發生破損、潰爛或皮疹,用不潔之手搔抓,穿刺后接觸水及血腫形成引起感染[3]。我科對1例血液透析病人自體動靜脈內瘺皮膚感染使用康惠爾潰瘍糊進行護理,效果較好。現將護理介紹如下。
病人,男,43歲,自體動靜脈內瘺建立體外循環規律血液透析4年,透析頻率2周5次,既往內瘺側肢體皮膚干燥,無硬結、紅腫及皮膚破損,內瘺雜音清晰、通暢,使用正常。透析血流量每次250 mL/min左右。2010年6月5日血液透析結束后病人未及時去掉覆蓋針眼的無菌創可貼,次日發現針眼周圍皮膚發紅,有1.5 cm×1.0 cm皮膚損傷。指導病人保持皮膚破損處干燥,由于病人在家洗澡時未保護破損皮膚,破損處逐日嚴重,3 d后來醫院透析時皮膚損傷擴大為3.0 cm×3.5 cm,有少量滲出,影響內瘺正常使用。給予病人 0.2%安爾碘溶液,早、中、晚各消毒皮膚1次,保持創面干燥。3 d后觀察創面無明顯改善,并且滲出較多。請本院壓瘡管理員會診,指導每日用生理鹽水反復沖洗創面[4],待傷口干燥后涂抹康惠爾潰瘍糊,每日3次,囑病人保持皮膚干燥,切勿撓抓。密切觀察感染部位變化,嚴禁在傷口及傷口周圍穿刺。次日病人皮膚破損處滲出量多,第3日少量滲出,漸干燥、結痂、微有發紅,5 d后病人皮膚損傷基本愈合,7 d后內瘺正常使用。
2.1 內瘺皮膚感染 內瘺發生局部感染時出現紅、腫、熱、痛,有時可伴有內瘺阻塞,全身表現可見寒戰、發熱,嚴重者血培養呈陽性,發生敗血癥[5]。內瘺皮膚有感染跡象時醫患雙方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盡早處理,并且一定要密切觀察感染部位變化、破損面積有無增大、有無滲出以及治療效果如何。
2.2 康惠爾潰瘍糊的應用 康惠爾潰瘍糊主要用于填充傷口竇道及腔隙,以形成支撐,促進肉芽組織的生長。包括淺表潰瘍(皮膚擦傷或水皰等),在病人的皮膚破損處出現滲出及潰瘍面時,及時使用康惠爾潰瘍糊,可有效控制病人皮膚感染。
2.2.1 使用方法 用生理鹽水反復清洗傷口,并將傷口周圍的皮膚用無菌棉簽輕輕擦干,待傷口處干燥后,將康惠爾潰瘍糊涂抹于傷口。每日3次,及時觀察治療效果。
2.2.2 注意事項 由于血液透析病人皮膚感染處理不當可引起嚴重并發癥,病人不可自行使用潰瘍糊,要在醫務人員指導下使用,并且經常觀察傷口情況,有問題及時向醫護人員反饋。
2.3 居家指導 正確良好的日常護理是動靜脈內瘺能夠長期使用的一個重要環節,內瘺感染嚴重時可發生敗血癥,故護理人員應嚴格無菌操作,不斷提高穿刺水平,避免發生血腫,防治醫院感染,做好病人的宣教工作。教會病人自我判斷內瘺通暢的方法。保持內瘺側手臂皮膚清潔、干燥,血液透析后內瘺側手臂針眼切勿觸水,對于內瘺皮膚發生感染跡象時一定要早發現、早治療,以免引起嚴重并發癥。
感染是導致病人血液透析并發癥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內瘺及皮膚感染可引起內瘺血管血栓形成、血管破裂出血,嚴重者可導致敗血癥。及時、適當、有效地控制血液透析病人的內瘺皮膚感染,可降低或避免并發癥的出現,減少病人的身心痛苦,減輕病人的經濟負擔。總之,康惠爾潰瘍糊可有效控制動靜脈內瘺皮膚感染,效果顯著。
[1]陳香美.血液凈化標準操作規程[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0:35-39.
[2]張麗華.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動靜脈內瘺的護理[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09,3(7):60-61.
[3]林惠風.實用血液凈化護理[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5:94-98.
[4]常清明,張麗.護理干預對糖尿病病人皮膚感染的影響[J].中國民康醫學,2010,2(22):338-340.
[5]杜子平,李成宏,雷鳳仙,等.循證護理概況及實施中的問題和對策[J].全科護理,2011,9(1B):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