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威,黃洪濱
(農墾總局交通運輸局)
(1)互補型多元化營。包括季節性互補,客運業針對旅客運輸淡季,將過剩的運力充分利用,可發展汽車租賃業,功能互補,客運企業也可以依托各自的客運網絡、高密度的客運班次和良好的車型車況穩步拓展快遞業、快貨運輸業,這類多元化的經營是能夠充分發揮和利用客運企業的現有資源優勢。
(2)向上下游延伸型多元化經營。包括向上游市場延伸,如涉足汽車銷售、汽車修理、汽配件供應等業務;向下游市場延伸,如涉足旅游運輸業、出租汽車業、駕培業、物流業等。這種多元化經營是企業原產業發展的一種自然延伸,目的仍然是希望通過市場延伸發揮企業現有資源的優勢。
(3)抓住機遇型多元化經營。指客運企業以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為目的,進入一個新興產業或正在迅速增長的市場多樣化經營。如客運企業可以利用客運車站人氣較旺的優勢,大力發展旅館餐飲業和商貿流通業。
(4)技術創新型多元化經營。指因提供一種新型產品或服務而進入一個新的領域。如客運企業涉足制造業。
(5)經驗拓展型多元化經營。這種多元化經營常常是企業通過專業化經營成為行業老大,在原客運業已經建立起了市場優勢地位。希望通過進入一個新的領域來應用企業成功的管理經驗。涉足房地產業、計算機行業等。
(6)分散投資風險型多元化經營。這種企業常常是擁有大量資金,希望通過多樣化經營分散投資風險,以實現“東方不亮西方亮”。這種多元化經營常常是客運企業產業之間互不相關的多元化經營。
(1)多元化經營需要大量的資金。客運企業從事多元化經營常常是要進入一個新市場,開拓一個新領域,在工業化、現代化水平已高度發展的今天,需要投入大量資金,沒有足夠的啟動資金是不行的。客運企業要涉足制造業、房地產業,就要建立先進的生產線,開展廣告宣傳等營銷活動,都需要大量資金。
(2)多元化經營容易分散精力。企業進行多元化經營,需要建立新的機構,配備新的人員,生產新的產品,開拓新的市場。而互補型多元化經營的客運企業在不分散精力的情況下,又有可能充分利用企業資源,通過多元化經營增強企業競爭能力,因此,成功的可能性較大。
(3)多元化經營需要積累經驗。企業進入一個新的領域,在生產技術方面、市場營銷方面、企業內部各項管理方面都需要不斷探索,積累相關經驗,只有在經驗積累的基礎上發展壯大起來的產業,才能建立起市場競爭優勢。而以分散經營風險為目的的多元化經營,常常并不重視在經營某一產業方面積累的經驗,因而形成不了企業的競爭優勢。相對來講,向上下游延伸的多元化經營,由于企業在相關領域 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在市場方面已經建立了一定的競爭優勢,比較容易成功。
(4)管理難度大。企業進行多元化經營一方面要守住主業的市場地位,一方面還要投入大量資金和精力開拓一個新領域,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管理的難度明顯增大。一是過去的競爭對手會乘虛而入,增加主業的競爭壓力,使企業的市場份額和盈利下降;二是企業投入大量資金,來自于負債的資金不斷增加,使企業的財務負擔加重;三是企業在人力資源、技術力量、營銷力量方面調配的難度增大,容易出現顧此失彼的情況。這一系列的問題,從事多元化經營的企業都會不可避免地遇到,處理不好即使過去的市場老大企業也有可能在短期內跨臺。
(1)客運企業首先要經營好主業。客運企業在進行多元化經營之前,首先應鞏固和發展好運輸主業。客運企業要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一是優化運輸車輛的技術結構,要制訂相應的經濟政策和技術政策,鼓勵發展新型車、環保車、節能車、高檔車和適應農村客運市場需求的中、小型客車;更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生產的老舊車,改造臥鋪車。通過幾年的努力,基本實現以新型大客車為主的大、中、小相結合和以中、高檔客車為主的高、中、普相結合的中等偏上的運力結構。二是優化運輸營運方式,提升道路客運的競爭能力。要調整經營模式,提高公車公營的比例,新時期的公車公營的經營模式符合現代道路客運市場規律,是客運企業和旅客利益達到統一的有效方式。隨著行業政策要求的不斷提高、道路狀況的不斷改善、市場環境的不斷好轉,使得加大公車公營的投入成為調整經營模式的重點。客運企業要抓住這個機遇,通過完善公車公營管理機制,實現擴張市場目標。客運企業還要大力發展快速正點直達運輸,鼓勵發展農村偏遠地區的客運班線,進一步提高農村客運縱向通達、橫向覆蓋的網絡優勢。三是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發揮品牌優勢,提高服務質量,提升企業形象,增加服務附加值。客運企業只有經營好主業,建立起堅強、牢靠的根據地,就為開展多元化經營創造了條件。
(2)市場上要相關。客運企業開展的多元化經營,在市場上要有相關聯性。俗話說:“隔行如隔山”,客運企業要實施多元化經營戰略,必須選擇與客運相關聯的產業。所謂與客運相關聯的產業,也就是與汽車及運輸相關聯產業。如汽車銷售、汽配件銷售、汽車維修、汽車駕培、旅游運輸、出租運輸、快件運輸、物流運輸等等。如果選擇與汽車運輸不關聯的行業,那么企業需要配備一套新的組織機構,在新的市場上進行探索和經驗的積累,這在市場競爭激烈、市場變化頻繁的環境下是很難成功的。
(3)多元化經營的切入點及時機的把握尤為重要。首先,要盡可能地在相近領域、相關產業上實行多元化,最大化地利用好主業資源,節約成本,從而減少市場風險。第二,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新行業所需要的管理技能和業務技能,避免大而全、樣樣通卻樣樣不精通的弊端。第三,在規模的擴張上控制適度,只有最適當的規模才能有最合理的地回報。這也是堅持科學發展觀,走質量效益型企業發展之路的必然要求。
(1)根據地的鞏固問題。客運企業在開展多元化經營之后,新進入的領域會出現許多問題有待經理們研究和解決,經理們經營新領域的效率和能力都將面臨挑戰。結果,原有的客運主業的管理和市場地位的鞏固問題有意或無意地被企業經營者們忽視了。與此同時,競爭對手卻在虛心學習、不斷創新,形成競爭優勢,將客運企業原有的市場奪去。一旦企業丟失了根據地,在多元化經營的情況下則很難再奪回來。目前,客運班線獲得是采取的服務質量招投標,一旦管理不善、服務質量不好,就意味著將要失去經營班線。因此,要始終注意根據地的鞏固問題,決不能使根據地動搖,一旦根據地失守再回過頭爭奪就沒有機會了。
(2)管理水平的提高問題。企業管理好是企業盈利、發展的基礎。將企業管好不但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規章制度,形成認真負責、積極進取的員工工作作風,而且需要不斷進行管理創新,采用更加科學高效的管理辦法。但是,進行多元化經營的企業,因為企業經營者工作重點的變動,常常會出現企業各項管理工作監督控制的放松,企業管理水平下降的情況,結果使企業的造血功能降低甚至消失,使競爭對手乘虛而入。因此,多元化經營的客運企業要注意管理水平的提高,尤其是主業中行車安全管理一刻也不能放松,服務質量和企業形象要不斷提升。
(3)要防止盲目自信,堅持有控制發展的原則。當企業發展壯大,實力明顯增強之后,多元化經營的念頭便隨之而生。而那些經營非常成功、已經成為一個地區客運行業老大的企業,常常會產生一種對自己能力過分自信的情緒,總想在其他領域大顯身手。在這些情況下,常常會出現盲目快速擴展的情況。這種擴展一方面超過了自己的控制和管理能力,另一方面需要耗去企業大量的資金,結果使企業背上了沉重的債務包袱。另外,擴展會出現許多新問題有待企業管理層解決,以至使企業原經營領域的管理放松,經營每況愈下。因此,一定要注意堅持有控制的發展:一是要在多元化經營前進行充分的論證和可行性研究,進行充分的人、財、物準備,建立相應的監控原則和監控機構;二是要從小到大、在不斷積累管理經驗的過程中一步步地發展起來;三是要量力而行,不能過度負債。
(4)組織機構的調整問題。企業進行多元化經營,不但牽涉到人財物的重新配置,而且還牽涉到企業的管理制度、管理辦法和組織機構的變動。通常情況下,客運企業進行多元化經營會使企業的經營風險增大、管理難度加大。在這種情況下,需要企業進行組織機構的調整和創新,提高企業的應變能力和解決突發問題的能力,以從企業制度安排上確保企業可持續的發展,防止出現有事無人管、發現問題不能及時得到解決的情況。
(5)人力資源的開發問題。企業多元化發展過程中的每一項新業務的成功都需要有核心的競爭能力,這樣多元化發展才能成功。企業才能走向良性循環發展的道路。要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關鍵是人力資源的開發問題。要利用現代化人才發展戰略的觀點,在配置、培訓、管理和引進企業的人才及人力資源開發方面下功夫,結合企業發展的狀況,研究和制定出人力資源配置方案。體現不拘一格的用人觀,做到人盡其才。為企業多元化經營提供人才支撐。
總之,客運企業進行多元化經營,要三思而后行,在具備經營條件的基礎上,處理好以上幾個方面問題,不斷在實踐中總結教訓,積累經驗,才能搞好多元化經營,為企業發展拓寬路子,增強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