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天行,羅佳銀
(紅河學院體育學院,云南 蒙自 661100)
培養體育大學生人文精神的思考
馬天行,羅佳銀
(紅河學院體育學院,云南 蒙自 661100)
提升人文素養,鑄造人文精神,對體育大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性.體育院系應在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基礎上,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基礎上,培養體育大學生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體育大學生;思考
科學精神是慣穿和支配人類認識自然、適應和改造自然活動的理想追求、價值準則和行為規范的集中表現與持征.隨著人類知識和科學技術活動的發展和進步,其內涵也不斷發展和完善.人文精神是貫穿和支配人們協調人與人之間關系、完善人自身的活動的理想追求、價值準則和行為規范的集中表征,是歷史長期積淀的產物.在知識經濟和高等教育大眾化發展趨勢下,現代大學在社會政治、經濟生活中的作的用日益凸現.現代大學在我國主流、先進文化的傳承創新和交流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育幫助體育大學生確定專業科學精神的同時,亟待培養和塑造體育大學生的人文精神.
當前,培養和提升人文精神應是體育大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一個核心方面.培養體育大學生的人文精神,既是一個理論問題,又是一個教育、教學的實踐問題.首要的是要理清一些基本理論問題,其后在理論和實踐的基礎上,給出一種對培養人文精神的基本理性意義和操作層面的思考,這樣對培養體育大學人文精神才能具有可行的意義和實踐的價值.
1.1 培養高級專門體育人才,注重個性發展,僅對學生傳授專業知識,培養技能還不夠,還必須注重提高體育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筆者認為,體育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在橫向上由四個方面構成,即思想政治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專業素質、文化素質;在縱向上則以貫之并使之提升到較高的境界的是人文精神.如果說體育大學生的素質教育就是要全面培養和發展體育大學生的各種素養和品質,提高他們綜合素質,造就全面主動和諧發展的體育人才,那么,培養體育大學生精神則是素質教育的核心.
以人文精神為核心的素質教育,就是通過有目的教育實踐活動,全面地、系統地發展和完善人的素質,使人的先天潛能和后天個性特征獲得最大程度的發展和完善,從而形成社會和國家需要的人的不同素質和品質.根植于基礎性素質質教育的高等教育,必須有一個開放的、多元的人文精神培養體系,以培養人文精神為落腳點和歸宿,以人文精神的核心全面提升素質教育的層次和境界,人文素質是先天和后天結合的產物,它的形成和誘發,教育起著主導作用.
1.2 培養體育大學生的人文精神,要面向未來,以具有綜合人文精神和專業特色的高級體育人才為目標,以提高質量,適應現代體育和市場競爭對體育高級人才的需要為目的.否則,培養體育大學生人文素質是不可思議和無以為繼的,培養體育大學生人文精神也不可能在科學意義實現.培養體育大學生人文精神所要達到的目標,具體是:首先,包括綜合想象力、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在內的體育創造能力;其次,從各方面和各種思維方法中演變出來且具有操作性的運動技能和方面;再就是包括好奇心、興趣和動機在內的個性;第四,包括懷疑精神、開拓精神和求實精神在內的求真精神.這就是人文精神在體育大學生身上的基本有機構成.
培養體育大學生具有綜合人文精神,不僅是使他們具備幾種文理交叉的綜合能力,掌握若干思維方法,也不僅僅是使他們具有屬于自己的帶有組織能力和專業實踐特點的個性,而是要真正培養體育大學生具備學科交叉和滲透的品質、風格.體育大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在本質意義上是實踐的問題.一方面實踐是真正培養體育大學生人文精神的主要環節,具有專業實踐,才能加深對社會、自然、科技的認識與體會,才能培養出個性精神.另一方面,只有通過這個實踐,才能培養出體育大學生的人文精神.可見,培養體育大學生的人文精神不能僅僅看到文學、藝術和方法論,不能只局限于綜合文化素質方面,必須面對當前社會體育高級人才需求的挑戰,面向實踐的探索,這是我們培養體育大學生人文精神必須認同,正視和解決的關鍵性的基本問題.
培養體育大學生人文精神,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傳統教育重在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故此,培養體育大學生的人文精神,則要確立全新的人才觀和質量觀,徹底轉變觀念,把培養體育大學生人文精神當作培養目標中的應有內容,把能否培養出真正具有人文精神的體育大學生,作為衡量學校體育院系教育教學質量,教師教學水平的一項重要標準.若不做好這種觀念上的轉變,培養體育大學生人文精神只可能是紙上談兵.要把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真正落在實處,就要既有思想發動,形成一種輿論,又要研究主題,提高層次,加大力度,強化思想和行為的自覺性.
要想培養體育大學生的人文精神,高等院校的體育教育就要努力營造一個綜合人文環境,形成濃厚的人文精神氛圍,這實際上就是要在學校提升綜合人文素養的學風、教風、考風和校風.這種濃厚的風氣,對體育大學生的人文品質的培養和人文精神的確立,是一種熏陶,也是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
培養人文精神,在本質上隸屬于整個教育.從這個意義上講,教育體系對實施培養體育大學生人文精神是至關重要的.體系的內容構成既有專門的系列課程,又有大面積,全方位的滲透在各專業,各學科教學中的思想和精神.這里必須充分強調,培養體育大學生人文精神最重要的陣地之一就是課堂.這里既有一個有利于培養人文精神的課堂觀問題,又有一個優化課堂教學的問題;既有教學內容問題,又有教學方法問題.譬如通識課、選修課、專題講座和專業教材教法論等.如果教師在課堂上抓不住、抓不好、抓不出成效,那么,培養體育大學生人文精神,就失去了課堂教學這個重要陣地.如果培養體育大學生人文精神的理性教學無法落實,個體和群體的人文精神的實踐也就無法施行.從這個意義上說,培養體育大學生人文精神首要的是解決好課堂教學的內容和方法問題.
培養體育大學生人文精神,要充分調動教師和學生的雙邊積極性,才有可能落得實,推得開,有成效.這就必須有一個切實可行的踐行機制.學校整體教育要有一個完整的培養人文精神的運行機制.對教師和學生而言,特別是學生,要有一個培養人文精神的保障系統.這既對教師有一個引導作用,又對學生有一個誘導作用,能真正把他們吸引到培養人文精神的活動中來.當然,培養體育大學生人文精神,雖然教育內容十分豐富,時間環節錯綜復雜,但關鍵問題不是知識的傳授和理論的說教,而是實踐中的人文素養問題.沒有實踐操作與行動的底蘊,就沒有人文精神對科學精神的支持,指導和滲透,也沒有真正意義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基于綜合人文知識,并主要通過對體育專業領域的“做”和“練”的模仿操作和創造實踐體現出來.所以,謀求獨具特色的實現機制,這才是培養體育大學生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徑.
[1] 中國大學人文啟示錄[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3.
[2] 楊思倍.論大學精神[J].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2).
[3] 李輝等.大學精神的人文解讀與回歸[J].高等工程教學研究,2004(1).
[4] 楊潔等.加強人文教育是塑造大學生健全人格的根本途徑[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6(9).
Reflection on the Cultivation of Humanism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MA Tian-xing, LUO Jia-yin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Honghe University, Mengzi 661100, China)
The cultivation and accomplishment of humanism play a significant part in the edu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major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Based on the corresponding theories, methods of the cultivation of humanism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P.E.are introduced and the feasibilities of these methods are also discussed.
humanism; college students major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reflection
G81
A
1008-9128(2011)04-0116-02
2011-05-02
馬天行(1959-),男,云南蒙自人,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與訓練.
[責任編輯 姜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