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祥蘭
(南康市第一人民醫院婦產科,江西 南康 341000)
子宮切除術是婦科最常見的手術之一,隨著陰道手術器械的不斷發展創新,經陰道手術范圍不斷拓展,經陰道子宮切除治療各種婦科疾病的范圍不斷擴大,近年來因子宮良性病變要求切除子宮的患者選擇陰式子宮全切除術的逐漸增多。本研究對南康市第一人民醫院婦產科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行陰式子宮全切除術(TVH)與腹式子宮全切除術(TAH)的各6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報告如下。
選擇在本院婦產科行子宮全切除術患者120例,婦科檢查子宮均≤12孕周,無盆腔手術史。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每組60例。TVH組:年齡39~55歲,平均(47.1±6.5)歲,孕產次1~6次,平均(4.5±1.3)次。其中子宮肌瘤35例,子宮腺肌癥狀16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9例。TAH組:年齡38~55歲,平均(46.3±5.4)歲,孕產次1~5次,平均(2.3±1.3)次,其中子宮肌瘤32例,子宮腺肌癥17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11例。全部病例術前均行陰道彩超檢查,行診刮術及宮頸薄層液基細胞學檢查(TCT),排除子宮內膜及宮頸惡性病變。
1.2.1 麻醉及手術器械
2組均采用腰硬聯合麻醉。TVH組采用謝氏陰式手術器械,TAH組采用常規腹式手術器械(上海醫療器械廠)。
1.2.2 術前準備
常規術前陰道沖洗3d,術前12h禁食、灌腸及術前留置導尿管。
1.2.3 手術方法
TVH組:麻醉成功后,患者取頭低腳高15°膀胱截石位,環形切開宮頸、陰道交界處黏膜,切開陰道黏膜,分離膀胱宮頸間隙和直腸宮頸間隙,剪斷結扎骶、主韌帶和膀胱宮頸韌帶,打開前、后返折腹膜,處理子宮動靜脈、卵巢固有韌帶、輸卵管和圓韌帶,碎解子宮縮小子宮體積取出,探查雙附件,檢查殘端,連續縫合盆底腹膜及陰道壁黏膜。
TAH組:按常規手術方法進行。患者取仰臥位,取下腹正中縱切口開腹,縫扎雙側圓韌帶及雙側卵巢固有韌帶,切除附件者切斷骨盆漏斗韌帶。再縫扎雙側子宮血管,主韌帶和骶韌帶,連續扣鎖縫合陰道殘端,關腹、縫合皮膚。
1.2.4 觀察項目
觀察2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肛門排氣時間及術后住院時間。
應用SPSS 10.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組患者均手術順利,手術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中出血量、術后肛門排氣時間及術后住院時間TVH組明顯低于TAH組(均P<0.01),見表1。2組均無手術并發癥,TVH 組無一例中轉開腹。
表1 2組術中、術后各項觀察指標的比較±s

表1 2組術中、術后各項觀察指標的比較±s
*P<0.01與TAH組比較。
組別 n 手術時間t/min術中出血量V/mL術后肛門排氣時間t/h術后住院時間t/d TAH組 60 107.25±9.20 106.38±23.90 31.63±5.62 6.13±0.85 TVH組 60 109.38±13.31 76.25±39.33* 22.20±3.40* 4.90±0.74*
子宮全切除術按手術途徑可分為腹式、陰式及腹腔鏡下子宮全切除術。TAH是傳統的、最基本的術式,適合于所有需行子宮全切除術,尤其是子宮過大、盆腔粘連嚴重、懷疑惡變及手術難度大的病例,但TAH術時需排墊腸管暴露視野,對腸管的刺激大,導致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延長、創傷大、腹腔干擾多及術后恢復慢[1]。
TVH歷史悠久,早在19世紀開始嘗試使用,比TAH早50年,早期的主要適應證為子宮脫垂,20世紀后期,隨著微創觀念被引入婦科手術領域,經陰道手術重新受到青睞。由于TVH利用陰道這一天然存在并富有彈性的腔道進行手術,幾乎完全是腹膜外手術,對腹腔臟器的干擾小,術后腸梗阻的發生率低。腹壁完整無切口,體表不留瘢痕,美觀、手術創傷小,避免了腹部切口造成的手術并發癥如感染、液化、疝氣等,術后恢復快[2]。本研究中TVH組術中出血量、術后肛門排氣時間、術后住院時間明顯少于TAH組(均P<0.01),這與黃曉燕等[3]的報道一致,充分體現了陰式微創手術的優越性。對伴有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內科并發癥不能耐受開腹手術者更是一種理想的術式[1]。
隨著手術方式的改進、特制專科器械的應用、手術技巧的提高和醫生經驗的積累,TVH的適應證逐漸拓寬,大子宮和盆腔手術史不再是TVH的禁忌證。游澤山等[4]報道:佛山市婦幼保健院2 086例TVH中,大于16周的子宮占19.8%,最大子宮為24周。
TVH作為一種微創手術,有著比傳統開腹手術不可比擬的優越性,子宮切除術式選擇的順序是首選經陰道手術,次之是腹腔鏡手術,最后選擇開腹手術[2]。TVH雖不能完全替代TAH,但隨著婦科醫生操作技術熟練程度的提高,對于有子宮切除指征的患者,應根據患者的盆腔狀況和醫生的陰式手術技巧,選擇適當的病例。
總之,TVH是一種安全、可靠,適于基層臨床廣泛開展的微創手術方式,應用前景將越來越廣闊。
[1] 劉苑,朱麗榮.全子宮切除術手術途徑研究進展[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08,1(9):68-70.
[2] 冷金花,王艷艷.婦科微創手術適應證及方法選擇的爭議[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7,23(8):580-582.
[3] 黃曉燕,方素華,王敏珍,等.不同途徑子宮全切除術的臨床效果比較[J].中華婦產科雜志,2005,40(10):652-655.
[4] 游澤山,柳曉春.經陰道子宮手術適應證的選擇和變遷[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7,23(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