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凱
(宿遷市鐘吾醫院口腔科,江蘇 宿遷 223800)
先天性腭裂為臨床上較常見的發育畸形。腭裂畸形可以引起多種生理功能的障礙,特別是語言和牙牙合錯亂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學習、工作均帶來不利的影響,也容易造成患者的心理障礙[1]。腭裂手術主要修復腭部的結構形態,改善腭部的生理功能,重建良好的腭咽閉合,為正常吸吮、吞咽、語音、聽力等生理功能恢復創造條件。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宿遷市鐘吾醫院口腔科采用Sommerlad提肌重建術[2-3]修復先天性不完全性腭裂患兒31例,收到較好的臨床效果,報告如下。
選擇在本科住院治療的先天性腭裂患兒31例,男14例,女17例,年齡1.2~13歲,平均2.9歲。裂隙最寬處均在1cm以內。腭裂類型:腭隱裂2例,淺Ⅱ度腭裂21例,深Ⅱ度腭裂8例。
所有患兒均經口腔氣管插管、靜脈吸入復合全身麻醉,以含1∶100 000腎上腺素0.5%利多卡因行術區浸潤,可明顯減少術中出血。沿腭裂裂隙緣切開口腔黏膜層,牽引翻起口腔黏膜瓣,暴露肌層和鼻腔黏膜。由腭垂向前首先縫合鼻腔黏膜層,由此可清晰分辨腭帆提肌緊張附麗于縫合后的鼻腔黏膜上。采用銳性剝離的方式,將腭帆提肌徹底地從硬腭后緣后退至軟腭中后1/3處的生理性位置,縫合兩側的肌肉,重建腭帆提肌吊帶,最后關閉口腔黏膜層,根據縫合張力的大小決定硬腭兩側所需行松弛切口的長度(封四圖1-2)。
31例患兒術后獲6個月~3年隨訪,術后米粒大穿孔2例。復診時行語音師辯聽、X線檢查等顯示,語音清晰度、高鼻音以及腭咽閉合的水平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咽腔造影顯示:14例(45.2%)獲得了完全的腭咽閉合。
未修復的腭裂,因解剖結構存在問題,腭咽閉合不全而出現不同程度的語音障礙,在某些經過整復治療的患者也會遇到這些問題。因此強調早期功能性修復腭裂,恢復有效的腭咽閉合功能是十分重要的。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術整復腭裂把腭帆張肌、腭帆提肌后退到軟腭中后2/3處,恢復正常腭帆提肌的解剖位置,充分發揮其生理功能。建立完全動力軟腭:由于腭帆提肌向后移,功能區同時后移,軟腭運動時更容易拍擊到咽后壁,從而獲得良好的腭咽閉合,為正確發音提供了良好的生理解剖結構,為清晰的語音創造條件,有效地矯治和改善了語音。
對不完全性腭裂的修復,目前臨床上被廣泛采用的術式有單瓣后推術和Langenbeck法[4]。雖然這2種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軟腭肌肉的功能,但是術后硬腭遺留較大范圍的裸露骨面。大量的動物實驗發現,手術區域裸露骨面會形成廣泛的瘢痕組織,對黏骨膜產生強大的牽引力,使得牙及牙槽突向中線移位,最終導致上頜后部牙弓縮窄,從而對上頜骨及頜面部的生長發育造成不利影響[5]。本研究采用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術修復軟腭裂時,一般不需要做松弛切口,不必剝離黏骨膜瓣,相對于傳統的腭裂手術方法,其最大限度地通過減少做松弛切口的概率而減少硬腭骨面的裸露,避免了裸露骨面對上頜生長抑制的影響,不影響頜骨發育,術中出血少,不必輸血,患者損傷輕,有利于早日康復。
本研究中有2例患兒發生了術后穿孔,穿孔都發生在硬軟腭交界處。主要由于開展該手術初期,分離不徹底所導致張力過大及血供不足所致。筆者建議即使在不做硬腭松弛切口時也應解剖分離到腭大孔,于硬腭后緣外側暴露腭大神經血管束,切斷神經血管束旁的纖維附著,直至兩側的黏骨膜瓣可在無張力情況下關閉口腔側裂隙為止。在解剖腭帆提肌口腔面時需緊貼腭帆提肌表面,避免切除過多口腔側黏膜組織而影響血供,防止口腔側黏膜組織缺血、糜爛、壞死形成腭瘺。

[1] Wang G,Yang Y,Wang K,et al.Current status of cleft lip and palate management in China[J].J Craniofac Surg,2009,20(Sl 2):1637-1639.
[2] Sommerlad B C.A technique for cleft palate repair[J].Plast Reconstr Surg,2003,112(6):1542-1548.
[3] Lu Y,Shi B,Zheng Q,et al.Incidence of palatal fistula after palatoplasty with levator veli palatini retropositioning according to Sommerlad[J].Br J Oral Maxillofac Surg,2010,48(8):637-640.
[4] Dorrance G M,Brasfield J W.Push-back operation for repair of cleft palate[J].Plast Repconstr Surg,1946,1:145.
[5] Karsten A,Larson M,Larson O.Dental occlusion after Veau-Wardill-Kilner versus minimal incision technique repair of isolated clefts of the hard and soft palate[J].Cleft Palate Craniofac,2003,40(5):504-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