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存格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醫學研究所附屬醫院高壓氧治療中心,北京 100089)
隨著高壓氧治療領域在臨床醫學實踐中的不斷拓展,其單獨或參與疾病治療的手段越來越被醫療同行們及廣大患者所接受,如在五官科突發性耳聾的治療中,高壓氧治療就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成為不可或缺的治療手段之一[1]。2007年5月至2008年6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醫學研究所附屬醫院高壓氧治療中心對收治的30例突發性耳聾患者在神經營養、改善微循環、中醫針灸等常規綜合治療的基礎上輔助高壓氧治療,療效明顯,報告如下。
選擇在本中心治療的突發性耳聾患者60例(73耳),年齡15~67歲,平均(36.8±5.6)歲,病程1~15d,平均(5.6±2.5)d。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觀察組30例(38耳),男12例(15耳),女18例(23耳),均無高壓氧治療禁忌證;對照組30例(35耳),男9例(12耳),女21例(23耳)。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輕重及病程時間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
對照組常規給予5%葡萄糖或0.9%氯化鈉注射液250mL加舒血寧注射液20mL靜脈滴注,1次·d-1;甲鈷胺注射液1.5mg,肌內注射,1次·d-1,15d1 個療程。醋酸潑尼松片1mg·kg-1,晨起頓服共3d;0.5mg·kg-1,晨起頓服共3d;0.25mg·kg-1,晨起頓服共3d,繼之5mg·kg-1維持治療1周。治療過程中配合中醫針灸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高壓氧治療,采用多人空氣加壓艙,壓力0.2mPa(2ATA),吸氧 25min,休 息 7min,再 次 吸 氧25min,1次·d-1,10次1個療程,連續治療2~3個療程。
2組患者在治療前后均采用電測聽檢測聽力,療效評定根據2005年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會制定的突發性聾診斷和治療指南[2]進行療效分級。1)痊愈:受損頻率平均聽力恢復正常,或達健康水平;2)顯效:受損頻率平均聽力提高>30dB;3)有效:受損頻率平均聽力提高≥15~30dB;4)無效:受損頻率平均聽力改善在<15dB。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耳數/總耳數]×100%。
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2.1%,對照組總有效率77.1%,2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療效比較
突發性耳聾指正常人在短時間內突然發生原因不明的聽力下降。其病因復雜,包括血管、感染、神經-體液等因素,某種或幾種致病因素共同作用引起內耳微循環障礙,繼之發生局部缺血、缺氧、水腫及代謝功能紊亂,最終導致內耳末稍感受器受損而產生聽力不同程度下降[3]。小兒多繼發于感染因素,青壯年大多為血管痙攣所致,而老年患者則多有微小血栓形成、動脈硬化等病理基礎。
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綜合采用高壓氧治療可迅速提高人體動脈血氧分壓,增加血氧含量,提高毛細血管的彌散距離;增加內耳內外淋巴血氧分壓,增強有氧代謝,加速耳蝸、前庭神經纖維的修復;可改善內耳毛細血管內皮通透性,減少滲出,減輕水腫;可降低紅細胞的聚集性,改善內耳微循環[4]。通過以上幾方面的作用阻斷突發性耳聾的病理基礎,改善患者的聽力,從而提高治療效果。本研究中觀察組治療后的總有效率(92.1%)明顯高于對照組(77.1%)(P<0.05)。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對于突發性耳聾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應及早進行高壓氧治療。
[1] 張愛民.突發性耳聾的綜合治療與療效評價[J].中國醫師雜志,2003,5(4):514-515.
[2]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編輯委員會,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會.突發性聾的診斷和治療指南:2005年,濟南[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6,41(8):569.
[3] 孫建軍.SD的研究進展——病因、病理及治療策略[J].中華耳科學雜志,2007,5(4):446-449.
[4] Castro Junior N P,Almeida C I,Campos C A.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and vertigo associated with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three case reports and literature review[J].Sao Paulo Med J,2007,125(3):191-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