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欣 李建鋒
直腸下段黏膜下和肛管或肛緣皮下的靜脈曲張、擴大所形成的靜脈團稱為痔。俗話說“十人九痔”,可見痔瘡是臨床上常見病、多發(fā)病。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變化以及不良生活習慣,導致痔瘡的發(fā)病率越來越高。痔瘡的主要癥狀有便血、疼痛、脫出、局部分泌物增多和排便困難等。我院采用中西醫(yī)綜合療法治療痔瘡收到較好療效。由于肛門區(qū)神經豐富,痛覺敏感,患者在痔瘡手術后常見疼痛,而因此帶來一系列不利于疾病恢復的癥狀:例如因疼痛導致不敢排便,進一步惡性循環(huán)可出現(xiàn)排便困難、尿儲留、傷口不愈合等。為減輕患者痛苦,減少術后并發(fā)癥,提高患者滿意度,我們在2011年5~10月對肛腸科200例痔瘡術后疼痛的患者進行護理方法分組,100例運用了循證護理方法進行護理,另外100例進行常規(guī)護理,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對照分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5月~2011年10月在我院肛腸科痔瘡需手術住院患者200例,分為實驗組100例,對照組100例,兩組患者年齡18~65歲,神志清楚,無嚴重基礎病,均采用局部浸潤麻醉方法進行混合痔外剝內扎術,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情、手術方法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 護理方法 實驗組進行循證護理干預,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術后護理。方法如下。
1.2.1 循證探索通過長期的臨床護理實踐,查閱相關資料,總結出引起痔瘡術后疼痛的原因:①術后創(chuàng)面暴露,神經受外界刺激,引起疼痛。②術后回流受阻、引起水腫或血栓形成,都可以引起疼痛。③異物刺激創(chuàng)面,可引起疼痛,便秘、糞嵌塞、術后感染可引起疼痛,敷料塞得過緊也可引起疼痛。④疤痕引起疼痛,甚者可持續(xù)三個月左右。⑤如內痔手術、乳頭肥大、肛裂、肛瘺、直腸脫垂,采取結扎、注射和插藥等手術的刺激,或損傷齒線以下的肛管組織,都可引起肛門疼痛。⑥患者自身因素:如體質虛弱、精神過度緊張、對痛覺過度敏感。
1.2.2 循證護理應用肛腸病術后對疼痛極其敏感,即使輕觸,或震動都會感到切口處劇痛難忍[1]。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結合臨床經驗,尋找切實可行操作性強的方法緩解痔瘡患者的術后疼痛,并運用于臨床護理。術后疼痛原因是多元性的,盡管藥物止痛效果肯定,但各種藥物都有其副作用,且患者難以接受反復使用止痛藥物,因此,痔瘡術后的護理很重要。痔瘡手術后的護理方法具體如下幾種方式:①止痛藥及潤腸藥的應用:術后遵醫(yī)囑按時給予止痛藥,無論給藥時患者是否已經發(fā)作傷口疼痛,均要按時服藥,而不是待疼痛發(fā)作時才給藥,這樣可保證疼痛得到連續(xù)緩解;自制中成藥消痔潤腸顆粒主要成份為槐角、生地榆、黃芩、火麻仁、白芍、枳殼、大黃炭,具有潤腸通便、清腸止血的作用。該藥物副作用小,且停藥后不會產生依賴。此外,指導患者有便意時及時排便。因感染引起的,也可適當應用抗生素。②自制中成藥肛舒顆粒、薄硝洗劑坐浴法:主要成份為槐角、地榆、生地炭、黃柏、黃芩、金銀花、五倍子、甘草、薄荷、芒硝。坐浴可以使肛門括約肌松弛,涼血消腫、清熱解毒、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促進炎癥消退,從而減輕疼痛,適合在每次排便后外洗。③可用針刺鎮(zhèn)痛:鎮(zhèn)痛迅速,無不良反應,手法一般采用強刺激,至疼痛減輕或消失時再預留針10~15 min。取穴:白環(huán)俞、長強、神門、承山、足三里、氣衡、八髎等,也可應用耳針與相應反應點,以減輕疼痛。也可用微波治療儀或紅光治療儀照射以上穴位或局部傷口,也可用長效麻醉劑作局部穴位封閉止痛。④栓劑療法:排便畢外洗后進行傷口換藥,術后換藥時,操作要輕柔,避免過多過強刺激創(chuàng)面肛門填塞油紗條不可過多,且盡量平整。痔瘡栓納肛,有明顯的保護切口的作用,減少糞便對傷口的摩擦,減輕術后疼痛,排便疼痛,肛門墜脹,如肛泰軟膏、美辛唑酮栓,生肌膏、納米銀抗菌凝膠,安爾舒軟膏。⑤冷敷法:冷刺激使神經末梢敏感性降低,減輕疼痛;還可使毛細血管收縮,血流減少,減輕局部充血、水腫。由于冷刺激可以抑制細菌細胞的代謝,能防止炎癥擴散。⑥對癥處理:術后血栓形成,應剝離血栓。局部組織水腫,予以高滲鹽水紗條外敷或剪除。疤痕引起疼痛可用軟堅消散膏、安爾舒外敷,局部注射透明質酸酶或人胎盤組織液,以促進瘢痕的軟化和吸收。⑦飲食護理:痔瘡手術后患者可進普食,宜多食蔬菜水果及粗纖維食物,忌食辣椒,忌飲酒。多飲水,食用可潤腸的飲料,如蜂蜜,以促進胃腸蠕動,保持大便通暢,減少對切口的刺激,降低疼痛程度。應養(yǎng)成定時排便的習慣。⑧心理護理:痔瘡手術后的護理方法護理人員應與患者建立互相信賴的關系,以誠懇熱情的態(tài)度去關心體貼患者,幫助他們解除因疾病而產生的恐懼、憂心忡忡等不良心態(tài),使其心境坦然,精神愉快,志和氣達[2]。介紹有關緩解疼痛的知識,消除壓力源,減輕心理壓力;指導分散注意力,緩解患者緊張、恐懼情緒。疼痛患者的心理護理十分重要,向患者介紹一些有關肛腸疾病的知識,使其對術后疼痛有充分的心理準備,解除心理誤區(qū)。對于精神過度緊張的患者,可根據情況適當給予鎮(zhèn)靜藥物。⑨促進舒適:幫助患者選擇正確的姿勢,舒適整潔的床單位,良好的采光和通風效果,適宜的室內溫濕度,避免噪音、強光等促進舒適的必要條件。⑩放松療法:護理人員可教患者一些緩解疼痛的方法,如聽一些舒緩的音樂,緩節(jié)律腹式呼吸法。此外,氣功、太極、瑜珈術均有助于機體放松,肌張力減少,以減輕疼痛。
改善患者自身因素:體質虛弱術前、術后增加營養(yǎng),增強抵抗疾病能力。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對比分析采用SPSS 11.0統(tǒng)計學軟件,計數(shù)資料比較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兩組患者在傷口疼痛發(fā)生率、傷口出血以及患者滿意度方面比較,參見表1。

表1 實驗組和對照組各100例患者術后情況比較(例,%)
循證護理是慎重、準確、明智地應用當前所獲得的研究依據,并根據護理人員的個人技能和臨床經驗,考慮患者的價值、愿望和實際情況,三者結合制定出完整的護理方案[3]。痔瘡手術后疼痛給患者帶來極大的恐懼,不及時解決可導致患者傷口出血、愈合遲緩、對醫(yī)務人員信任度、滿意度下降,通過對100例痔瘡手術患者術后疼痛進行循證護理,降低了傷口疼痛發(fā)生率,減少傷口出血,促進傷口愈合,提高患者滿意度及對醫(yī)務人員信任度,減少醫(yī)療糾紛,其效果明顯優(yōu)于一般護理;又充分調動了護士的主觀能動性,使護士在臨床工作中遇到問題時,能夠積極主動查閱資料,尋求證據,不斷學習積累經驗,總結出有效的護理方法,以最大限度為患者服務,減輕患者的痛苦。
[1]武玉娟,黃梅淑,李建英,等.循證護理在預防肛腸病患者術后并發(fā)癥中的應用.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8):29.
[2]李杏艷.便秘的護理干預.河北醫(yī)藥,2009,1(31):109-110.
[3]王斌全,李潔.循證護理的發(fā)展.護理研究,2007,21(5):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