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賽美
(湖南商學院 湖南經濟改革與發展研究中心,長沙 410205)
近20多年來,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是否會隨著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的波動而波動已經成為頗受關注的重要課題。由于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不穩定將會對社會經濟產生各種各樣不良的影響,因此,穩定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是我國政府宏觀調控的重要目標之一。本文利用單位根平穩性檢驗和協整檢驗的理論,基于湖南省1984~2009年的相關數據,通過對湖南省農業生產資料價格與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關系進行定量分析,得出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的波動可以對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變動進行預測,從而為政府實行宏觀調控提供決策參考。
(1)變量和數據的選擇。
本文用CPI表示湖南省居民消費價格指數,NP表示湖南省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數據樣本區間為1984~2009年,湖南省農資價格指數與湖南省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數據來自《歷年湖南省統計年鑒》。為了保持數據的一致性,由于自然對數不改變數據的統計性質,而且可以有效降低或消除數據的異方差,所以本文對所有變量進行對數變換,變換后不改變原序列的協整關系,得到LN(NP)和LN(CPI)兩個時間序列數據,其變化趨勢如圖1。

(2)基本模型。
從圖1可以看出,進行對數變換的LN(NP)和LN(CPI)兩個變量具有高度相關性,其增長趨勢基本趨于一致,初步表明變量湖南省農資價格指數LN(NP)與居民消費價格指數LN(CPI)之間存在著一定的依存關系。本文主要采用協整理論及格蘭杰(Granger)因果檢驗來分析湖南省農資價格指數與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之間的關系。然而,實際的宏觀經濟數據大部分都具有時間趨勢,表現出非平穩的特征,如果直接回歸可能會導致“偽回歸”等問題;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通常在進行回歸等其他分析前對被分析序列進行ADF單位根檢驗,即協整性檢驗,然后在此基礎上通過格蘭杰(Granger)因果關系進行檢驗。本文采用EVIEWS5.0軟件進行所有計量分析。
運用EVIEWS5.0軟件進行單位根檢驗的方法有很多,本文采用以常用的ADF檢驗法進行。由圖1,不難發現LN(NP)和LN(CPI)變動的趨勢具有極強的相似性,下面采用ADF檢驗法對其穩定性做進一步檢驗。根據ADF檢驗,結果如表1,對數化后原序列是非平穩序列,而經過對LN(NP)和LN(CPI)一階差分后,序列基本平穩,說明序列LN(NP)和LN(CPI)都是一階單整序列,因此可進一步檢驗變量LN(NP)和LN(CPI)之間的協整關系。
經過一階差分的LN(NP)和LN(CPI)時間序列變得平穩。在只有兩個時間序列時,只可能存在一個線性的協整關系。對前面序列進行平穩性檢驗可知,序列LN(NP)和LN(CPI)是一階單整序列,滿足協整檢驗的前提條件,首先運用最小二乘法去估計(OLS)序列的長期線性均衡關系,得回歸方程:


表1 LN(NP)與LN(CPI)的單位根檢驗結果
由回歸方程各參數可知,模型的擬合優度較高,達到99.1%,同時D.W.=0.783430也很高,因此我們可看出:1984~2009年湖南省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LN(NP)與居民消費價格指數LN(CPI)之間存在著協整關系,即存在著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模型是對這種長期穩定均衡關系的數學描述,需要說明的是:在此模型中,由于湖南省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LN(NP)與湖南省居民消費價格指數LN(CPI)均取了對數,回歸系數1.123015是湖南省居民消費價格指數LN(CPI)關于湖南省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LN(NP)的彈性系數,即湖南省農資價格指數LN(NP)每增加1個百分點,湖南省居民消費價格指數LN(CPI)相應增加約1.12個百分點,表明湖南省農資價格指數LN(NP)對居民消費價格指數LN(CPI)的推動作用比較明顯。
根據上面對變量湖南省農資價格指數和湖南省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之間的協整關系可知:它們之間存在長期均衡關系。但兩個變量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還有待進一步驗證。根據湖南省統計年鑒整理出1984~2009年湖南省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與湖南省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數據,對其進行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結果如表2中的第一列是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的零假設,第二列顯示樣本數據的數目,第三列數據為F統計量的數值,第四列的數據為F統計量在零假設成立時的概率顯著性水平。

表2 Granger causality因果關系檢驗結果
根據表2結果表明,Granger因果關系的結果可以看出,長期來看,湖南省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不是湖南省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原因的假設,在95%的概率水平下接受LNNP是LNCPI格蘭杰原因的備擇假設。此結果顯示:湖南省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與湖南省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之間存在一種單向的因果關系,湖南省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上漲促進了湖南省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升,但是湖南省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并不是引起湖南省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上升的原因。
從以上的實證分析,不難發現湖南省農資價格指數對湖南省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具有很強的相關性。根據這種單向的格蘭杰因果關系,對湖南省平抑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和防止通貨膨脹,特提出以下政策建議:
(1)實行市場與政府調控有機結合的農資價格機制。放開對農業生產資料的出廠價格指導,有利于調動農資生產企業的積極性,增加供給來平抑價格指數上升。加強市場管理、規范農資市場運行秩序,組織供需見面,減少中間環節,降低價格,確保農資價格穩定。建立農資需求旺季臨時價格干預機制,實行市場與政府調控有機結合的調控機制,控制農資價格不合理上漲。強化農資價格監管力量,重點打擊惡意囤積、哄抬價格、變相漲價以及合謀漲價、串通漲價等違法行為,嚴厲查處惡性炒作事件,維護農資市場和價格秩序。
(2)落實國家對農資企業的政策優惠和保障措施。切實按照《國務院關于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通知》(國發〔2010〕40號)要求,繼續實行農資生產用電、用氣和鐵路運輸價格優惠政策,控制化肥出口。進一步發揮煤電油氣運輸保障工作部際協調機制作用,加強組織協調,搞好運力銜接,確保供應。加大資金扶持力度,通過貸款貼息、儲備貼息等方式,支持農業生產資料經營企業增強實力。加強農資價格調控,給予農業生產資料經營者稅收、運輸等方面的政策優惠。切實起到承擔淡儲責任,平抑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抑制通貨膨脹。
(3)做好農業生產資料直補惠農工作。改革現有的農業生產資料補貼方式,變生產和流通領域的補貼為對農民的直補。建議有關部門對補貼肥的去向進行跟蹤調查,督促落實大化肥補貼政策。加緊落實“三農”政策惠與農民,嚴格控制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成本和無序漲價,真正把國家的惠民政策落實到農民手中。針對柴油等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的上漲幅度,應做好測算工作,加大補貼力度,盡可能不增加農民發展農業生產的成本負擔。嚴厲查處制售假冒偽劣種子、化肥、農藥和農機配件等違法行為,加強對優質種子、化肥和農藥的宣傳,引導農民購買質優農資。
(4)完善農業生產資料的流通和監管體系。建立農資流通“綠色通道”,減免相關稅費,進一步降低農資及其原材料的運輸成本,從源頭上降低農資價格。制定規范農業生產資料電子交易市場管理辦法,清理整頓電子交易市場,取締非法交易。做好市場供應和價格的分析預測預警工作,對可能出現的大漲價,要及早發現并發布預警,必要時依法采取價格干預措施。加大對農業生產資料價格行情監管力度,合理核定進銷差,防止農業生產資料價格過快上漲。嚴格控制農業生產資料價格調整和審批,把握好調價的時機和幅度,防止拉動其他價格上漲。各級政府的職能部門如農業、技術監督、工商物價等部門應加大對農資流通領域的監管力度,防止侵害農民利益現象的發生。
[1]李占風.消費對經濟增長拉動作用的計量分析[J].統計與決策,2008,(21).
[2]祝云,畢正操.我國財政科技投入與經濟增長的協整關系[J].財經科學,2007,(4).
[3]覃玉婷.農產品價格上漲對通貨膨脹影響的實證分析[J].陜西農業科學,2008,(6).
[4]王遠,周婧等.江蘇省資源消費與經濟增長的協整分析[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0,(6).
[5]韓艷旗,王紅玲.新形勢下農資價格大幅上漲對“三農"的影響分析[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2008,(6).
[6]王新志.通脹壓力下農資價格上漲的應對策略研究[J].農業經濟,2008,(4).
[7]胡鋒.糧價上漲會導致通貨膨脹嗎[J].大經貿,2009,(12).
[8]尹向飛,陳柳欽.城鎮居民收入差距、財富差距、收人增長與房價關系的因果檢驗:1992-2006[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