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廉軍偉
構建浙江特色的老齡產業體系
文/廉軍偉
浙江發展老齡產業已是一種必然趨勢,需要政府、社會、民眾等各個層面,給予老齡產業發展予以支持

老齡產業在國外稱為銀色產業,是關于商業和老齡相結合的產業,是創造、生產、開拓和銷售產品、服務給老年群體的所有商業內容。《浙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也提出,“加快推進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統籌規劃老年服務設施和服務機構,完善城鎮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服務網絡,著力解決農村養老問題,培育發展養老服務產業”。大力發展老齡產業不僅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需要,也是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現實選擇。
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根據聯合國劃分人口老齡化程度的標準,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超過10%,或者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高于7%,那么這個國家或地區就進入了老年型社區,即人口老齡化。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浙江60歲及以上人口占13.89%,65歲及以上人口占9.34%,分別比上一次人口普查上升1.54%和0.50%,高于此次人口普查的全國平均數據。另一方面,浙江“空巢家庭”不斷增多,據浙江省老齡工作委員會發布的《2010年浙江省城鄉老年人口生活狀況調查》顯示,浙江省城鎮老年人家庭空巢率已達74.96%,農村老年人家庭空巢率為59.56%,呈現出較快增長趨勢。
消費市場需求廣大。一些發達國家的統計資料顯示,在人均開支上,一個65歲以上的老人是年輕人的三倍。另根據聯合國的估算,年老型人口的消費比年輕型人口高18%左右。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根據我國臺灣地區公共養老需求總量大致計算了我國老齡產業需求約在3萬億元以上。浙江如果按照每人每年消費1000元計算的話,浙江老年人需求市場將超過75億元,包括服裝、食品、特殊商品、交通、旅游、娛樂、老年福利設施、住宅、社區服務業在內的老年產業發展前景都十分樂觀。
產業發展環境不斷優化。浙江針對老年服務業發展,下發了《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的通知》、《關于加快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等文件,按照政府主導、政策扶持、社會參與、市場推動的原則,加快推進養老服務社會化,全面提升養老服務水平。2010年,浙江被列為全國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試點省份,對于發展老齡產業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截至2010年,浙江共有各類養老機構約1700家左右,養老床位17萬張左右,全省建立居家養老服務組織2173個,經培訓持證上崗的專職護理人員2838人。
特色資源比較豐富。浙江擁有滿足老年人健身休閑需要的旅游資源,包括東部舟山群島等沿海地區“藍色”海洋休閑資源,麗水、金華等地區的山體休閑旅游資源及以平原湖、河、江等自然景觀資源。康體醫療資源也較豐富,以杭州為例,共有注冊的療休養機構11家、療休養床位2000多個,年接待療休養人次達10萬人次以上,數量和規模均居于全國領先位置。浙江老齡產業內涵和外延不斷豐富,老年保健品、老年服裝、老年旅游、老年教育、老年房地產、老年用品專賣等產業也逐步發展壯大。
美國等西方國家的銀色產業和養老企業發展已有40多年時間,主要消費市場有四類:第一類是為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和照料護理的產品和服務,如長期照料項目(LTC)、殘障老人用品等。第二類是搞衰老產品和服務,如抗衰老美發美容產品、整容手術等。第三類是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質和格調的服飾、旅游產品。第四類是針對會員制老年人的產品和服務。根據浙江老齡產業發展現狀,應重點培育發展老年產品制造業、老年特色服務業、老年休閑旅游業和老年金融保險業。
老年產品制造業,指以老年人為主要消費對象的各種儀器、設備、用品、食品等的制造和銷售。我國老年產品市場的需求較大,但是老年產品用品供給缺乏,專門針對老年人的特殊生活用品如老年服飾、輪椅、助聽器、假發、假牙等商品較少。而且企業界對老年商品生產制造重視不夠,產品單一,無法適應老年人消費特點。具體到行業選擇上,一是老年健身產品。考慮到老年人借助器材鍛煉身體的需求不斷提高,因此局部性的健身產品和小型健身產品如足浴盆、健身球、彈簧拉力器等生產制造市場廣大。二是生活輔助用品。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在生理機能、活動靈敏度等方面逐漸衰退,生活過程中常常需要借助于一些專業輔助器材。可重點開發適合老年人輪椅、理療儀、輔助步行工具等產品。三是娛樂休閑產品制造。考慮到老年人空余時間較多,為減緩大腦衰老,保持思維能力,可重點開發一些提高思維能力的智力玩具、通信產品等。
老年特色服務,指為老年人提供社會保障、家庭生活、精神慰藉、信息和醫療休養等服務的行業,包括有形和無形服務市場。目前專為老年人提供服務設施嚴重不足,服務人員素質參差不齊,老齡服務的數量和質量都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要。據調查,老年人對服務性需求主要為護理服務、醫療服務和生活服務。目前我國養老機構的總床位數尚不足老齡人口總數的0.9%,供需嚴重不平衡。浙江有762萬老年人、116萬高齡老人、40余萬失能或半失能老人,他們對養老醫療保障和養老服務需求迫切,浙江有限的養老機構數量和護理人數難以滿足需求。并且隨著家庭規模的日益小型化,家庭照料的人員也減少,這更加劇了社會對醫療服務和生活服務的需求,為浙江發展特色養老服務提供了契機。具體到行業選擇上,一是老年房地產,包括退休社區、老人公寓、老年社會福利院等。據“浙江省城鎮老年人基本需求調查”,42.7%的老人認為在經濟條件允許情況下,愿意改住老年公寓。二是老年護理服務業,重點以社會福利院、老年護理院等專業化的護理機構為骨干,為老人提供包括托養、配餐、醫療護理等方面的護理服務。
老年休閑旅游,指專門為老年人提供旅游服務的行業。據全國老齡委一項調查顯示,目前我國每年老年人旅游人數已占全國旅游總人數20%以上。浙江的老年旅游資源上文已有敘述,而具體到行業選擇上,一是在沿海地區和山區建設一批適合老年人休閑旅游度假基地,打造特色休閑療養產業群;二是針對老年旅游特點,開發一批適合老年人個性的旅游產品。
老年金融保險業,包括老年人金融資產的投資管理和各種老年險種等業務。老年人一般有較多的閑暇時間和一定的儲蓄資金,有的老年人已開始嘗試投資股票、基金、商業保險等。另一方面,我國實行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特點是“低水平、廣覆蓋”,這就要求個人還要為自己將來的養老負責,對用于養老的資金進行科學管理。因此,應該立足浙江金融行業發展基礎,大力開發適合老年人投資的金融理財產品、金融保險業務等,發展壯大浙江老年金融保險業。
編制老齡產業發展規劃。到目前為止,浙江還沒有出臺有關老齡產業發展的相關規劃,政府有關部門要著眼于浙江老齡化的發展特點和國內外老齡產業發展趨勢,結合全省“十二五”規劃啟動實施契機,加快編制浙江老齡產業發展規劃,科學提出浙江老齡產業發展思路、目標、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為浙江老齡產業發展指明方向。
制定老齡產業配套政策。從歐洲、日本老齡產業發展經驗可以看出,老齡產業的發展除了內在動力和需求機制外,產業政策發揮了重要作用。浙江可借鑒國外培育老齡產業政策,重點在扶持養老機構發展、提高從業人員專業化水平、建立職業資格制度、鼓勵民營企業從事老齡產業發展等方面提供配套政策。
建設老齡產業示范基地。國外圍繞老齡產業發展,已經形成從研發、咨詢、設計、制造、服務等完整的產業鏈條,形成一批優勢企業和特色服務機構。就國內而言,重慶、廣州、貴州等地正積極謀劃建設老齡產業發展基地,加快搶占老齡產業發展先機。浙江應結合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特點,加快建設一批老齡產業發展示范基地。重點依托浙江高校、研究機構和院所的智力資源,建設老齡產業研發基地;依托浙江優美的環境資源,建設老齡產業休閑度假基地;依托浙江制造企業,建設老齡產品生產制造基地;依托市場貿易優勢,建立老齡產業交易服務基地等。
培養老齡產業服務隊伍。重點建設管理者隊伍,包括養老院、養老服務中心等各類服務機構的管理者,要加強其基本理念、基本知識和業務水平培訓,提高管理服務水平;護理員隊伍,強化護理人員專業知識和服務技能培訓,造就一批精通業務的護理人才;志愿者隊伍,特別是社區志愿者,發揮其作為養老服務隊伍體系中重要補充的作用。
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