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玨 張海東
企業績效評價方法的比較分析
李玨 張海東
企業績效評價是指運用數理統計和運籌方法,采用特定的指標體系,對照統一的評價標準,按照一定的程序,通過定量、定性對比分析,對企業一定經營期間的經營效益和經營者績效做出客觀、公正和準確的綜合評判。
績效評價有利于企業建立激勵與約束機制,有助于對企業經營者業績考核,有利于正確引導企業的經營行為,促進企業全面提高經營管理水平。績效評價有利于增強企業的形象意識,不斷提高企業競爭力,有助于投資者進行理性的投資決策。
隨著企業生存環境的改變,傳統的業績評價方法已不能滿足企業經營管理的需要,其弱點不可避免的顯現出來。傳統的企業績效評價方法的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傳統企業績效評價偏重于對過去活動結果的財務衡量,并針對這些結果做出某些戰術性反饋,控制短期經營活動,以維持短期的經營成果。因此具有階段性、短期性,缺乏預測性,這使得企業管理者難以站在企業戰略目標的高度管理經營企業。
2.過分側重財務指標而忽視非財務指標。這樣容易導致對公司內部評價的偏重,難以充分揭示績效的動因或績效改善的關鍵因素,而且會在一定程度上忽視對外部環境的重視程度。
3.無法很好地反映企業的無形資產和潛在競爭力。信息時代要求企業擁有無形資產價值和實力以提高長期競爭力,這就要求企業的績效評價系統能夠較好地反映企業的無形資產特別是企業的知識資本,傳統的企業績效評價方法則顯得無能為力。
4.傳統績效評價方法不能準確評估企業的真正價值。在市場激烈競爭的今天,企業價值是績效評價的核心之所在,傳統企業的績效評價方法卻難以反映企業真正價值。
隨著企業生存環境不斷發生變化、市場競爭日益加劇,現代的企業績效評價方法應運而生。如針對企業目標的創新的經濟增加值法(EVA)、針對企業目標實現的關鍵戰略維度的創新的平衡計分法(BSC)、針對企業多變環境的創新的BP神經網絡績效評價法及針對企業資本效益狀況的創新的國有資本金效績評價規則。
1.針對企業目標的創新——經濟增加值法(EVA)。EVA(EconomicValueAdded)由美國斯特恩·斯圖爾特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提出,是指從企業稅后凈營業利潤中扣除包括股本和債務所有資金成本后的利潤余額,是結合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得出的衡量企業業績的指標。EVA方法是現代金融理論、經典經濟學理論相結合,應用于企業的財務管理、企業經營管理的一種方法。
2.針對企業目標實現的關鍵戰略維度的創新——平衡計分法績效評價體系(BSC)。平衡計分法是由Kaplan和Norton提出的,他們將過去績效評價中的財務評價和未來績效的驅動力結合在一起。平衡計分法主要分為4個維度:財務、顧客、內部流程、學習和成長。代表了3個利害相關的群體:股東、客戶、員工,確保企業組織從系統觀的角度進行戰略的實施客戶維度。
3.針對企業多變環境的創新——BP神經網絡績效評價法。神經網絡是模仿生物腦的處理特性,對生理上真實的人腦神經網絡的結構和功能及基本特征進行理論抽象、簡化和模擬而構成的一種信息系統,擁有巨大的平行處理、快速修補信息及依經驗來辨認結構與處理能力。由于沒有傳統統計方法對構建模型時的諸多假設限制,因此具有非線性映射、自適應學習和較強容錯性的特點,可以對應多變的企業運作環境。訓練好的BP神經網絡可以簡便有效地對企業當期經營績效做項目后評價,也可以對企業經營績效仿真預測。在實際操作中,確定評價標準,選取行業優秀值,可以進行同類企業的橫向比較分析,掌握企業在行業內的經營現狀。神經網絡績效評價法避免了評價過程中人為確定標準值和權重的主觀性因素影響,借助于神經網絡的自學習、自適應能力和容錯性強等特點,建立更為客觀的企業績效評價體系,評價結果更加客觀準確,為經營決策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4.針對企業資本效益狀況的創新——《國有資本金效績評價規則》。該方法重點是評價企業資本效益狀況、資產經營狀況、償債能力狀況和發展能力狀況四項內容,以全面反映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和經營者業績。我國國有資本金績效評價體系的建立吸取了西方企業績效評價體系的精華:一是吸取了杜邦財務分析體系層層分解的思想;二是吸取了平衡計分法將非財務指標納入評價體系的思想,體現了全面綜合管理的理念。
下表為四種績效評價方法的具體比較分析:

經濟增加值(EVA)是一個綜合的財務管理體系,以股東財富最大化為評價目標,需要較強的會計信息系統(對報表所提供的數據進行系統外調整)作為支撐,因而其應用范圍較適合于營利性企業,尤其適合于上市公司。
平衡積分法(BSC)以相關者利益最大化為目標,因而設計了多種類別的評價指標。基于這種設計思路,在實際應用時可根據組織類型不同靈活調整指標類別。平衡計分卡的應用范圍已超越了營利組織,近年來各國學者還在政府機構、醫療機構、教育機構等非營利組織推廣該方法,因此平衡積分法適用于以戰略為導向的各種企業。
BP神經網絡績效評價法是借鑒于生物神經網絡發展起來的新型智能自動處理信息的方法,其目的在于通過學習和訓練,找出其內在經濟規律。因而,BP神經網絡績效評價法適用范圍較廣,通過適當的樣本選擇和訓練,適用于各種企業進行總結和預測。
《國有資本金效績評價規則》借鑒了國外績效評價的思路,采用多層次評價指標,增加了非財務評價指標,力圖以實現多層次修正和多因素互補,但由于其是立足于我國特殊國情而建立的,因此較適用于我國國有企業。
根據比較分析可看出,針對不同的評價群體和評價目標,可選用不同的績效評價方法;而某些評價群體可以將幾種評價方法結合使用。
基于以上幾種具有代表性的企業績效評價方法比較分析,我們認為與傳統的業績評價方法相比現代的企業績效評價方法順應了現代企業內外環境的變化(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企業的競爭環境、組織結構、管理模式、顧客需求等),企業績效評價研究的重點不再是成本和數量,而是將重點放在能夠滿足企業長期的、戰略的、可持續發展的評價方法的研究,并根據企業不同的環境與需求,靈活選擇不同的績效評價方法,或根據各評價方法的優勢互補原則將幾個評價方法綜合運用。
(作者單位:桂林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