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初次分配不動干戈是不行的
去年,全國人大財經委就收入分配問題進行多次調研,于是我們采訪了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賀鏗,請他談談收入分配改革面臨的攻堅問題。
經濟觀察報:收入分配問題為什么是當下大家最關心的話題?
賀鏗:我講過一句話,收入分配已經到了極不公平的邊緣,從好多數字來看都到了很難容忍的地步,原因很多,但我感覺最重要的有兩個:第一,我們在改革開放相當長一段時期,從理論上講“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實際上把效率問題看得過頭了;第二,因為中國經濟其實是比較落后的,我們各級領導把過多的精力放在發展上,追求GDP上,對于收入分配方面注意不夠。
經濟觀察報:現在“十二五”規劃提出收入分配改革的目標,提出兩項“兩個同步”,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我們能不能夠達到這個目標?
賀鏗:兩個同步必須要達到,但我覺得還不夠。比如居民的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是不夠的,我認為,在“十二五”期間,居民的收入增長應當適當高于經濟增長。為什么呢?改革開放30年來,我們的收入增長低于經濟增長,在GDP當中,最終消費占GDP的比例一年比一年低,這也就是說收入分配當中,勞動報酬占GDP比例逐漸減少,逐漸減少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因為勞動者收入增速趕不上經濟增速,現在政府要把這個慢慢調整過來,要做到勞動者收入適當高于經濟增速,通過10年、20年把這種狀況扭轉過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解決收入兩個同步,甚至讓居民收入高于經濟增長,恐怕也要一個較長的時間,但是一定要做。
經濟觀察報:就初次分配、二次分配,以及三次分配問題,我們知道前段時間發改委做過一個方案,政府只是打算在二次分配、三次分配上做出調整,不準備在初次分配上大動干戈,你如何看待這個事情?
賀鏗:初次分配政府所能采取的手段是有限的,但是不動干戈是不行的,要動什么干戈?第一就是要提高最低收入的標準和最低工資標準,盡管企業家可能不滿意,但是這是要做的。第二對于一些利潤較薄,但容納勞動力多的企業,進行有選擇的、階段性減稅。這樣做有什么好處?一是提高了工人的收入,二是降低了企業的成本。
經濟觀察報:你意思是說使用財政手段促進公平?
賀鏗:對于財政和貨幣政策,我在很多場合都講一個觀念,貨幣政策是要保障經濟增長,財政政策主要功能是促進社會公平。比如農村發展落后,我們要把支撐的重點放到農村;西部中部發展滯后,我們就要用轉移支付的辦法向西部中部轉移。政府不要老用財政資金搞建設,而是要讓更多的社會資金去發展經濟。
(文/孫健芳據《經濟觀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