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態首次寫入五年規劃

“弘揚科學精神,加強人文關懷,注重心理輔導,培育奮發進取、理性平和、開放包容的社會心態。”正式在兩會上“亮相”的“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將“社會心態”寫入,引發了代表委員的關注和熱議。“把培育社會心態寫進五年規劃,這還是首次。”葉金生委員說,隨著社會階層的分化,中國社會出現了比較嚴重的利益協調危機。困難群體社會資源匱乏,人微言輕,當自身利益被侵犯時往往束手無策。長此以往,在他們心中就會沉淀起“仇富”、“厭世”、“恨世”等消極思想,甚至可能會采取極端手段來尋求利益表達。利益訴求渠道不暢易惡化社會心態。“一個國家光有GDP不行,一個有希望的國家的公民要有激情,有理性,互相包容。”陳自力委員建議,要培育良好的社會心態,必須把解決思想問題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加快解決突出的矛盾和問題,比如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等。
(文/李斌熊爭艷羅宇凡據《浙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