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醫院(100080) 劉建橋 莊淑美 呂海波 曹曼 劉建
膝關節慢性滑膜炎是膝關節創傷或勞損后滑膜組織發生無菌性炎癥,使滑膜受到長期慢性刺激和炎癥反應而肥厚,出現纖維化,引起關節粘連等病理變化,以至降低了膝關節的穩定性,出現腫脹、疼痛、關節功能活動受限等癥狀。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口服非甾體類消炎止痛藥,關節積液明顯時穿刺抽出積液或用抗生素、激素等治療,但往往因治療不全面而反復發作,手術治療又增加損傷,患者痛苦大,關節功能恢復較慢,而且口服非甾體類消炎止痛藥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許多患者難以接受。祖國傳統醫學認為該病屬“痹癥”、“鶴膝風”、“傷筋”等癥的范疇,并無膝關節慢性滑膜炎的病名。筆者利用扶他林乳膠劑超聲導入結合針刺、超短波治療膝關節慢性滑膜炎患者40例,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納入膝關節慢性滑膜炎的80例病人均為2008年10月~2009年6月間北京市海淀醫院康復科門診患者。將其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齡19~65歲,平均41.25±11.45歲,病程3個月~10年,右膝16例,左膝11例,雙膝13例;對照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齡17~69歲,平均43.67±12.06歲,病程3個月~9年,右膝12例,左膝11例,雙膝17例。80例患者均有外傷或勞損病史,臨床表現為膝關節腫脹、沉重不適、屈伸不利、行走不便;疼痛不劇烈、局部無紅熱、膝眼飽滿;觸之囊性感,有壓痛或浮髕試驗陽性。X線檢查示骨關節部分退變、增生或無明顯異常,排除滑膜結核等病。兩組病例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可比性。
1.2 病例排除標準 ①體內有起搏器、金屬物品或腫瘤病史等超短波的禁忌癥者;②因懼針灸不能堅持治療者;③消炎痛等西藥副作用大而不能堅持治療者。
2.1 治療組 首先進行扶他林乳膠劑超聲導入治療處,將扶他林乳膠劑均勻涂抹于患膝,代替超聲耦合劑;采用丹麥Chattanooge Intelect 2776 Mobile Ultrasound型超聲波治療儀,頻率1MHz,強度1.0w/cm2,每一個患膝治療10min。其次進行針刺治療,取患側內、外膝眼、鶴頂、陽陵泉、足三里、陰陵泉、血海、梁丘、太沖、阿是穴(以痛為腧),雙膝病者取雙側穴位,采用漢醫牌1.5寸一次性針灸針,直刺入0.6~ 1.2寸,平補平瀉手法,得氣后留針30min。針灸治療后,采用汕頭DLC-B型超短波電療機,雙電容式電極對置法治療,使患膝位于兩電極之間(雙膝病變者雙膝分別治療),微溫量,每次15min。以上治療每日1次,10次為一個療程,連續治療2個療程,療程間休息3~ 5天。
2.2 對照組 消炎痛膠囊(吲哚美辛),每次25mg,每日三次。連續服用20天。服藥治療的同時觀察患者出現的不良反應。
參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及文獻的有關內容,擬定療效標準如下:①治愈:膝關節腫脹、疼痛、積液消失,活動正常,步行下蹲無疼痛,癥狀無復發,浮髕試驗陰性,隨訪3個月無復發;②好轉:膝關節腫脹消失,疼痛減輕,積液基本消失,勞累后仍有輕微疼痛,活動基本正常;③無效:癥狀無改善或加重,并見肌肉萎縮或關節僵硬。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對兩組患者的療效進行χ2檢驗。
治療2個療程后,治療組患者的治愈率和總有效率略高于對照組,但無顯著性差異,見附表1;治療組患者的不良反應出現率明顯少于對照組,且均為局部反應,無全身性不良作用,見附表2。
膝關節為負重關節,運動量較大,損傷的機會較多,如暴力打擊、跌撲創傷、挫傷、急慢性損傷、韌帶的扭傷、半月板損傷或手術以及膝關節附近的骨折等,均可引起膝關節滑膜的損傷。若急性損傷控制不當,積液或積血不能及時清除,則易發生纖維性機化,滑膜增厚,組織粘連等慢性炎癥改變。長期慢性炎癥的刺激,可進一步出現股四頭肌萎縮,關節軟骨變性,使關節不穩,嚴重影響膝關節的正常活動[2]。
將頻率500~2500KHz的超聲波作用于人體以達到治療目的的方法稱為超聲波療法。超聲波通過機械作用和溫熱作用,對組織內物質和微小的細胞結構起到一種“微細按摩”的作用,可以改善局部組織血液和淋巴循環,增強細胞膜的彌散過程,從而改善新陳代謝,提高組織再生能力。扶他林乳膠劑成份為雙氯芬酸二乙胺,其獨特的乳膠劑型可迅速滲透皮膚,直達患處,鎮痛抗炎,緩解運動損傷、腰酸背痛和風濕疼痛。二者結合應用,既可以利用超聲波本身的治療作用,又可以促進扶他林乳膠劑的透皮吸收,提高局部組織的血藥濃度,鎮痛消炎,促進炎癥的恢復。二者結合應用的效果遠遠大于分別應用[3]。
中醫學認為本病屬“痹證”、“傷筋”、“鶴膝風”范疇。膝關節滑膜炎是由于氣滯血瘀,經絡痹阻,濁邪流注關節所致。膝關節損傷后由于脈絡破損,血不循經,離經之血滯留于關節內為患。《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說:“傷損之證腫痛者,乃瘀血凝結作痛也”。故針刺以活血化瘀,散寒除濕,消腫止痛為治則。針刺局部取阿是穴、鶴頂、內外膝眼以活血通絡止痛,取陽陵泉以舒筋通絡,取陰陵泉以健脾、利濕消腫,取足三里、梁丘以通調氣血、消腫止痛,取血海以活血化瘀,太沖為治療下肢痿痹諸癥要穴。諸穴合用,達到消腫止痛,促進關節損傷修復的目的[4]。

附表1 治療組與對照組患者有效率比較

附表2 治療組與對照組患者出現的不良反應
超短波是波長范圍為1~10 m,頻率是30~300 MHz的無線電波,作用于人體后有很強的致熱作用和電磁震蕩效應,可以很好地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組織水腫,緩解疼痛,促進神經、結締組織等受損組織再生,調節人體生物電流,對細菌性炎癥、病毒性炎癥以及無菌性炎癥也有很好的治療作用。所以臨床上可廣泛應用于炎癥性疾病和疼痛性疾病[5],是膝關節慢性滑膜炎很好的治療手段。
治療組三種手段的綜合應用,既利用了各種治療手段的優點,又可以有效地降低西藥不良反應的發生,治療效果優良,不失為臨床治療手段的一個新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