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 恒
(德陽市中等衛生職業學校,四川 德陽 618000)
德陽市中職護生課外閱讀調查研究
鐘 恒
(德陽市中等衛生職業學校,四川 德陽 618000)
德陽市;中職護理生;課外閱讀
為了解中職護生的課外閱讀情況,筆者對德陽市中等衛生職業學校在校中職護生的課外閱讀情況進行了調查。德陽市在校的中職護生約有1 800人,筆者采用抽樣方式,隨機選取了200名在校護理專業學生,設置了課外閱讀時間、類別、目的和途徑4個問題(第1個問題單選,其余均為雙選),采用無記名方式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對象都是女生,年齡15~18歲。

表1 中職護生每周平均閱讀時間

表2 中職護生閱讀類別

表3 中職護生閱讀目的

表4 中職護生閱讀途徑
從調查結果來看,德陽市中職護生課外閱讀情況不容樂觀。
每周閱讀時間為3小時以下的護生幾乎達70%。課外閱讀時間不足,表明護生課外閱讀積極性不高。經后續調查,筆者發現護生利用大量課余時間看電視、聽MP3、閑聊(通過手機短信、QQ等)、逛街、睡覺等。
中職護生閱讀時間本已不足,而閱讀類別也多局限于言情、玄幻、娛樂八卦,類別單一。
德陽市中職護生中以“課余休閑”為閱讀目的的高達98%,這極不利于拓展護生視野。
從調查結果看,中職護生的閱讀途徑多樣,而且有2組數據值得注意,一是通過網絡閱讀的中職護生最多,占76%說明互聯網時代,護生已善于借助便捷、廉價的共享資源進行學習;二是沒有護生從學校圖書館借閱讀書,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職學校圖書館存在的問題:(1)圖書館藏書量有限;(2)圖書僅供護生在圖書館、閱覽室閱讀,基本不外借;(3)開放時間有限圖書館開放時間與護生上課時間基本一致。上述問題導致學生無法去學校圖書館借閱圖書。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但中職護生并未很好地利用該“階梯”提高自身的素質。中職護生的年齡特征、認知水平、知識結構決定了其課外閱讀的隨意性、盲目性,為使中職護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筆者根據本次調查提出以下對策。
(1)明確要求課外閱讀時間、閱讀量。中職護生課業負擔較輕,可利用的課余閱讀時間相對充裕,所以,學校可對中職護生的閱讀量和閱讀時間提出明確要求。
(2)教師推薦書目,提升護生閱讀品位。教師應根據護生的文學水平推薦一些適合他們閱讀的經典書目,還應根據專業特點有針對性地推薦諸如《中國科學技術專家傳略》《南丁格爾傳》《品讀名醫》《華佗傳》等,兼備人文與醫學知識元素的書目。
(3)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開展征文、知識競賽、讀書演講等活動,既可激發閱讀的興趣,又可起到督促檢查的作用。
(4)重視互聯網共享資源的利用。傳媒業的發展使書籍形式多樣化,電子文本、電子書(電紙書)逐漸為大眾所熟悉與利用,而青年學子更善于利用數字化共享資源進行閱讀。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數字化資源良莠不齊,護生仍需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閱讀。
(5)增加圖書館藏書量,完善圖書館管理體制。中職學校圖書館要滿足學生課外閱讀需求,就必須增加藏書量,不斷更新書籍。另外,還應延長開放時間,改變借閱方式。
筆者希望通過上述方法,改變中職護生閱讀現狀,使其在閱讀過程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升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以便未來更好地投入到護理工作,成為德技雙馨的護理人才。
G526.5
B
1671-1246(2011)02-012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