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平,劉 毅
(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公共課部,湖南 株洲 412012)
醫學類高職高專學校體育教師綜合素質評價的研究
李秋平,劉 毅
(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公共課部,湖南 株洲 412012)
借助課程論和教學論等學科理論,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和統計分析法,調查與分析醫學類高職高專學校體育教師綜合素質的評價指標情況。根據醫學類高職高專學校體育教師綜合素質評價的現狀,分析醫學類高職高專學校體育教師必須具備的素質。
醫學類;高職高專學校;體育教師;綜合素質
教師素質是教師穩固的職業品質,它是以人的先天稟賦為基礎,通過教育和自我提高而形成的具有一定時代特點的思想、知識、能力等方面的身心特征和職業修養。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素質直接決定著教師工作成效的高低,影響著學生未來的發展。教師素質評價是根據一定的標準,對教師素質及其影響因素進行系統分析,并做出價值判斷的過程。通過教師素質評價,對于發現和發展教師良好的素質,促進教育教學改革都具有重要作用。根據課題研究的前期調查發現,湖南省6所醫學類高職高專學校體育教師綜合素質的評價體系、評價指標沒有完全體現出醫學類高職高專學校體育教師的特點、體育教學的環境、體育教學的規律。評價體系、評價指標都與其他專業教師相同。筆者針對這一情況,研究、分析和優化了醫學類高職高專學校體育教師綜合素質的評價指標、評價體系。
以湖南省醫學類高職高專學校的體育教師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為研究對象。
2.1 文獻資料法
本課題根據研究需要,收集了大量有關體育課程體系、評價體系等方面的文獻和著作,并收集了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湘潭職業技術學院、益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懷化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和湖南中醫藥大學等學校的體育教師綜合素質評價情況,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了較全面的理論基礎。
2.2 問卷調查法
根據研究的需要制訂了《醫學專科學校體育課程體系專家調查表》、《醫學專科學校體育課程體系教師調查表》。經特爾菲專家法檢驗,問卷具有一定的效度。通過裂半法,經斯皮爾曼-布朗公式r2=2 r1/(1+r1),校正得:r2=0.937,表明問卷信度可以接受。
2.3 統計分析法
用SPSS統計軟件,對調查所得的數據進行歸納、整理,采用因子分析法對體育教師綜合素質的評價指標進行分析。
通過對湖南省醫學類高職高專學校體育教師綜合素質的評價指標進行問卷調查,最終經特爾菲專家法檢驗問卷,共設計了43項有關體育教師綜合素質評價的指標,根據調查結果進行因子分析。首先進行KMO檢驗和巴特利特球形檢驗,檢驗結果見表1。

表1 巴特利特球形檢驗和KMO檢驗
由表1可知,巴特利特球形檢驗統計量的觀測值為846.100,相應的概率P接近0,說明相關系數矩陣與單位陣有顯著性差異。同時,KMO值為0.724,根據Kaiser給出的KMO度量標準可知原有變量適合進行因子分析。
通過分析旋轉后的因子成分矩陣(見表2)可知:43項指標可以歸為10個公共因子,旋轉后的10個公共因子累計貢獻率為83.27%,用10個公共因子代替43個指標,可以概括原始變量約8成以上的信息,因此可以認為10個公共因子可以解釋大部分變量。
由表2可知,指標34、31、32、33、40、42、6、39、15在第1個因子上有較高的載荷,第1個因子主要解釋了這9個變量,可解釋為教育能力類方向因子;指標9、10、8、11、16、7、12、21、27在第2個因子上有較高的載荷,第2個因子主要解釋了這9個變量,可解釋為教學能力類方向因子;指標28、18、26在第3個因子上有較高的載荷,第3個因子主要解釋了這3個變量,可解釋為教研能力類方向因子;指標43、25、23、24、22、37、19在第4個因子上有較高的載荷,第4個因子主要解釋了這7個變量,可解釋為教育工作態度類方向因子;指標13、14、17、41在第5個因子上有較高的載荷,第5個因子主要解釋了這4個變量,可解釋為教學策略與自我評價類方向因子;指標2、3、1、5在第6個因子上有較高的載荷,第6個因子主要解釋了這4個變量,可解釋為教育策略與學生評價類方向因子;指標36、35在第7個因子上有較高的載荷,第7個因子主要解釋了這2個變量,可解釋為教學目標分析類方向因子;指標30、29在第8個因子上有較高的載荷,第8個因子主要解釋了這2個變量,可解釋為訓練裁判能力類方向因子;指標4、20在第9個因子上有較高的載荷,第9個因子主要解釋了這2個變量,可解釋為學情分析類方向因子;指標38在第10個因子上有較高的載荷,第10個因子主要解釋了這1個變量,可解釋為教學內容分析類方向因子。
根據因子分析各因子得分情況,可寫出10個因子得分函數,例如F1=0.029能全身心致力于學生及其學習,-0.057能夠承認學生個體差異并調整教學……+0.122了解體育器材的特點與價值,+0.001能運用各種教學媒體提高教學效果,包括個人的形態、機體是否健康。可見計算10個因子得分變量的變量值時,指標33、9、28、23、13、2、36、30、4、38的得分值、權重較高。
筆者根據旋轉后的因子成分矩陣和各因子得分函數,以10個因子的方差貢獻率為權數,得出計算公式:F=0.163 8F1+0.1559F2+0.1069F3+0.0923F4+0.0715F5+0.0566F6+0.050 8F7+0.048 5F8+0.044 8F9+0.042 6F10。
從計算公式可知,第1個因子占有的比重最大,其次是第2個因子,我們可以根據計算公式對醫學類高職高專學校體育教師綜合素質的評價指標進行優化,重點抓住第1、2個因子,其次是抓住第3、4、5、6、7、8、9、10個因子中權重最高、載荷最大的指標進行優化。
(1)醫學類高職高專學校體育教師綜合素質的評價指標情況可以歸納為10個因子,分別為教育能力類方向因子、教學能力類方向因子、教研能力類方向因子、教育工作態度類方向因子、教學策略與自我評價類方向因子、教育策略與學生評價類方向因子、教學目標分析類方向因子、訓練裁判能力類方向因子、學情分析類方向因子、教學內容分析類方向因子。
(2)根據10個因子得分函數及權重可知:在醫學類高職高專學校體育教師綜合素質評價中,應該重點評價體育教師是否具備扎實的體育專業知識;是否掌握了傳授學科知識和體育技能的基本能力;是否能積極撰寫體育科研論文、申請課題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是否能從學生學習的進展中,發現自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是否對所從事的職業能夠終身學習,不斷積累、深化知識、技能,提高判斷能力;是否能夠承認學生個體差異并調整教學;是否能依據教學目標設計體育教學活動;是否具備指導運動訓練的知識與能力;是否能夠了解教學內容的相關知識。
(3)根據因子分析綜合評價得出的計算公式分析,醫學類高職高專學校體育教師綜合素質評價應該重點加強體育教師的教育能力類、教學能力類和教研能力類3個方面的評價。

表2 方差極大法正交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
[1]鐘啟泉,汪霞,王文靜.課程與教學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2]胡中鋒.教育評價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3]薛微.SPSS統計分析方法及應用[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9.
[4]季瀏.體育與健康課程與教學論[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5]張茂泉.高校公共體育課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9(2):103~106.
[6]齊立斌.湖南農業大學公共體育課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8,26(1):62~64.
G451
A
1671-1246(2011)18-0028-03
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2010年度校級教研教改課題(2010J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