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辛安疆
鐵路系統官員“出軌”樣本
文/辛安疆
鐵路系統一直被中國的老百姓稱為“鐵老大”。“鐵老大”也確實有當“老大”的輝煌。中國的鋼軌上,既跑客車,又跑貨車,1公里鋼軌頂國外的6公里用,運輸的密度、強度無人能敵。如今,天上的飛機,地上的轎車,多是國外的品牌,唯獨在萬里鐵道線上跑的火車,是中國人自己造出來的,是真正的“中華牌”。
“鐵老大”自然也有做“老大”的威風和脾氣。當其他系統紛紛改制,引入競爭機制,唯獨鐵路系統還在搞計劃經濟!鐵路的發展遠遠跟不上百姓的需求,社會上對鐵路系統詬病頗多。然而,近年來同樣受詬病的,還有鐵路官員的腐敗問題。
部長胞弟在本系統重用
1953年1月,劉志軍出生于湖北鄂州。19歲時,劉志軍通過招工,成了武漢鐵路分局武昌工務段的一名養路工。此后的30年間,劉志軍在鐵路系統輾轉,官位步步上升,從武漢鐵路分局江岸車站站長到大權在握的鐵道部副部長、黨組成員。2002年9月,49歲的劉志軍再升一級任鐵道部黨組書記、副部長。一年后任鐵道部部長、黨組書記。
任鐵道部部長8年間,劉志軍大刀闊斧推動鐵路系統的跨越式發展,中國鐵路第五次、第六次大提速,以及舉世矚目的青藏鐵路,都在他任內完成。
高鐵的快速發展,也是劉的政績之一。但同時,由于鐵道部在他治下長期處于政企不分、改革滯后的狀態,公眾對“鐵老大”的詬病頗多,每年“春運”期間,鐵道部更是眾矢之的。
劉志軍2003年上臺后,立刻擱置了原本鐵道部正在推進的網運分離改革,拒絕打破鐵路壟斷,拒絕開放,轉而大談鐵路要跨越式發展,由此得名“劉跨越”。劉對內對外一律強勢,對系統內反對意見堅決打擊,在其任上,地方鐵路局局長紛紛易人;對外則封殺呼吁鐵路改革的媒體和專家。作為鐵道部長,劉志軍親上火線,安排和指揮項目的分配,在保守、封閉和專制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與監管每年數千億元新上馬項目的需求,形成了制度性錯配。
2008年膠濟鐵路特大事故,給他帶來了一個政紀處分。或許,這正是他輝煌的政治生命中的一個不祥之兆。70人死亡、416人受傷……2008年4月28日4時48分,一場近十年來全國鐵路行業罕見的列車相撞事故在瞬間發生,給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重大損失,舉國震驚。2009年5月,在“4·28”膠濟鐵路特別重大交通事故發生一年多以后,國務院終于對該事故做出行政問責,給予鐵道部部長劉志軍記過處分。
劉志軍“落馬”事前已有征兆。2011年年初,山西晉城女企業家丁書苗被有關部門帶走調查。知情人士稱,劉志軍案與丁書苗案有直接關聯。
以煤炭運輸起家的丁書苗2000年后轉戰北京,成立了博宥集團,涉及高鐵設備、影視廣告、酒店等諸多投資。在山西時,丁書苗令人刮目相看的是,能拿到車皮。2000年后,丁書苗轉戰北京,2003年10月,成立中企煤電工業有限公司(下稱中企煤電),年經銷電煤400萬噸,鐵路運力500大列以上,隨后成立了博宥集團,涉及高鐵設備、影視廣告、酒店等諸多投資。
2005年6月,石太高鐵全線開工建設,中國由此拉開高鐵建設序幕,年投資數千億元。這也為博宥進入高鐵帶來契機。
2006年9月,山西金漢德環保設備有限公司成立,并迅速崛起為高鐵聲屏障技術的主要設計和設備供應商。博宥集團正是其實際控制者。2008年金漢德在中國第一條高鐵——京津城際高鐵的競標中中標。
2009年,武廣高鐵、鄭西高鐵、廣深港高鐵開工,金漢德均從中分到了一杯羹。這三個招標項目原本投資總額為5.3億元,后來增加到6.1億元,金漢德獨攬標權。
“聲屏障”只是龐大的高鐵設備采購中很小的一塊,丁書苗在高鐵領域的雄心不止于此。她還涉足了與鐵路有關的廣告業務,北京南站的大型LED顯示屏即由博宥集團全資持有的高鐵傳媒廣告公司運營,2010年初,博宥將該公司注冊資金增至1億元。
丁書苗在包攬這些項目同時,并沒有忘記給劉志軍好處。
有人士坦言,中國高鐵項目里的那些事早已不是新鮮事,比如,天津華鐵工程公司在投標某重點工程時,就出現過九個評委打分完全一致,為66.04分。
“丁與劉志軍是復雜的利益關系,比如給劉志軍介紹女孩,丁怎么用錢要聽劉的,等等。”有人稱,丁書苗通過幫助安排鐵路工程項目,獲中介費高達8億元,其中4億元劉囑丁不要動,并未提走。
2011年2月6日傍晚,新華社報道稱,劉志軍涉嫌嚴重違紀,正接受組織調查,原海關總署署長盛光祖接任鐵道部黨組書記。其實,消息當天中午已在鐵路系統傳開。在下午召開的鐵道部干部大會上,中央紀委副書記干以勝通報了劉志軍涉嫌嚴重違紀的情況。2月2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宣布免去劉志軍的鐵道部部長職務,任命盛光祖為鐵道部部長。
劉志軍有個胞弟,小他3歲,名叫劉志祥。此人同樣文化不高,但好講江湖義氣,在朋友圈里人稱“爽哥”。劉志軍在武漢鐵路分局找到靠山后,其弟劉志祥也很快加入鐵路隊伍,成為一名軋土工,后任火車司機。
尤其是劉志軍擔任武漢分局領導以后,劉志祥的進步也非常快,有人戲稱他坐上了升官的電梯。從人事科長到紀委書記再到漢口火車站副站長,劉志祥的升遷速度刷新了武漢鐵路分局干部任用晉升的紀錄。
劉任漢口火車站副站長時,目光一直緊盯著站長的位置,但由于平時為人過于狂妄,招來不少嫉恨。出于無奈,他被轉任武東車站黨委書記。離開漢口火車站的前一天,他放出話來:我總有一天會殺回來,你們給我看好了!
果然,1997年4月,41歲的劉志祥升任為漢口火車站站長。2002年3月,劉志祥再次升任為武漢鐵路分局副局長。
1997年元月,老家在湖北漢川的高鐵柱通過合法手續承包了漢口火車站招待所,并簽下了8年的合約。高鐵柱向銀行貸款28萬元將招待所裝修一新。本想安安心心做生意賺點錢,可沒想到的是,由于招待所的生意越做越好,自己卻引來了殺身之禍。
僅僅9個月后,漢口火車站向高鐵柱單方提出廢除合同,高家拿出雙方簽訂的合同表示拒絕。10月31日,漢口火車站執法部門不分青紅皂白,強行將招待所貼上封條,一幫小混混將高鐵柱一家趕了出來,連隨身物品都不讓取。
無奈之下,高鐵柱夫婦一紙訴狀將漢口火車站告到法院,官司是贏了,判漢口火車站賠償20萬元,然而錢卻一直拿不到。為此,高鐵柱又多次找時任漢口火車站站長的劉志祥索要賠款,這一要就是4年。
在劉志祥的指使下,2002年12月8日,無業人員彭支紅(已判刑)、馮立海(已判刑)等4人攜帶砍刀、匕首沖進高鐵柱的租住地。還沒等高鐵柱一家反應過來,歹徒就沖上前對高鐵柱拳打腳踢。毆打中,馮立海持刀刺破高鐵柱右股動脈,致高鐵柱急性失血性休克死亡。
高鐵柱在被害前夕已有某種不祥的預感,他曾親筆寫下一封遺書:“我若遇害,就是貪官劉志祥指使人干的。”警方在被害人衣服兜內發現了這封遺書。
事后劉志祥供認此案是自己指使:“沒想到事情搞大了。”
劉志祥的發家史源于倒賣火車票。與他里應外合的黃金搭檔是原供職于武漢電視臺后勤部門的職工何堅。劉志祥總牽頭,與何堅聯袂,控制漢口火車站絕大部分臥鋪車票和俏銷的座位票,形成一個堅實的網絡和繁雜的銷售體系。何堅的電腦直接與漢口站配票室電腦相連。在劉的指使下,通過配票室陳某把持計劃配票大權,從票務中心主任徐某——計劃室的姚某——配票室的陳某一條龍直通何堅的電腦銷售窗口。按照“行規”,從何堅那兒賣出的票每張都加收了“手續費”,從5元至50元不等,一般臥鋪票加收20元,黃金周和春運期間一律每張加收30元,票源緊俏時,“手續費”高達50元。而每年春運,漢口火車站日均發送旅客就達4萬多人次。這些緊俏票源全部由劉志祥一人把持。自然,最難買的票只有到何堅的售票點能買到。
劉何“二人轉”有著相當“正規”的游戲規則,兩人簽訂了明確的利益分成合同。漢口火車站每年運送旅客1000多萬人次,臥鋪票和緊張方向的座位票占30%至40%。每月何堅的電腦打多少臥鋪票有明確的數據統計,何依票數對劉志祥進行回扣結算。
除了倒票,壟斷漢口站所有基礎建設工程項目,被認為是劉志祥的另一條生財之道。車站老職工回憶,在劉志祥任站長期間,漢口火車站售票廳工程不斷。2000年廳內剛花巨款安裝好中央空調,還未使用,2002年又被敲了重新裝修。車站貴賓室裝修,剛裝修完了,又把裝修好的全部挖掉再重新裝修……幾年來,漢口站用于裝飾維修費用就高達1.74億元。而施工方基本上都是劉志祥家鄉的施工隊——湖北鄂州的建筑隊。
2002年,一位職工以匿名信向上面舉報劉志祥的經濟問題,最后信件居然直接轉到了劉志祥手上。
在每個月例行的干部大會上,劉志祥竟然肆無忌憚地一邊把信拿給大家看,一邊說:“有人向北京舉報我的經濟問題,沒有用,信轉到我手里來了,我紅道黑道都有人,你們舉報到哪里都沒有用!”
鐵路職工張漢生曾向有關部門反映,劉志祥在主管基建項目中,把漢口站幾棟家屬樓交由不懂基建的原漢陽縣建筑公司一民工肖躍進承建,家屬樓施工中鋼材、水泥、運輸都是車站通過關系平價購進,運輸由部隊免費支援,而結算工程款項,則高價結算。劉志祥從諸如此類工程里拿了多少錢,難以計算。得知此情后,劉志祥把張漢生叫到辦公室,張狂地拿出舉報信,指著張漢生冷冷地說:“你給我放聰明點,不要搞小動作,不管什么人寫揭發信,一樣都會轉到我手中。”
為了躲避報復,張漢生先后搬了三次家。然而就是這樣也沒有逃出劉志祥的魔掌。1999年1月,三名兇手在上班時間手持西瓜刀闖進車站辦公室,不由分說就向張漢生連砍三刀,致使張頭部、背部、手部等多處受傷。幸而當時辦公室的客運車間主任周國發等及時出面救助,才將三名歹徒趕走。受此事牽連,出面救人的周國發很快遭遇下崗。漢口站業務拔尖的統計員蔡鵬,因代張漢生領過幾次工資,被劉志祥傳喚到辦公室,要其交代張都在背后說了他哪些壞話。蔡鵬說不知情,隨后不久,他由干部被降為工人,下放到了車間當環衛工。
在劉志祥任漢口火車站站長期間,車站里只要是劉志祥看中的女人,他都會想盡一切辦法弄到手。作為回報,劉志祥會給她們重新安排好的崗位,或是提拔重用。當然,劉志祥也有碰釘子的時候,當遇到性格剛強、堅決不從的,劉志祥就會找出各種理由,不是將其調到又臟又累的崗位,就是讓她待崗。
2006年4月30日,曾先后任湖北省漢口火車站站長、武漢鐵路分局副局長的劉志祥,因涉嫌故意傷害、貪污受賄(伙同他人貪污公款1227萬元,收受賄賂1439.8萬元)、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1000多萬元財產不能說明其合法來源)被法院數罪并罰,決定執行死刑,緩期二年執行。
2006年6月16日,湖北省高級法院下達核準裁定書。劉志祥原在位于襄樊的襄北監獄(亦稱第五監獄)服刑,該監獄專門用于關押十年以上的重刑犯。沒多久,劉志祥被改判有期徒刑16年。此后,劉志祥被轉押至武漢近郊的新生少管所。
監獄中的劉志祥余蔭猶在,仍然不斷有人輾轉找他,要其介紹鐵路工程項目。
有關方面也知道“見風使舵”,劉志軍事發前,劉志祥被安排在洪山監獄醫院住院,但實際上待在地方醫院。劉志軍案發第二天,劉志祥被重新送回洪山監獄醫院。
2011年2月28日,鐵道部會議正式宣布,鐵道部運輸局局長、副總工程師張曙光已被停職審查。
尚不到55歲的張曙光被官方媒體稱為“中國高速列車技術奠基人”。在鐵道部大規模建設高鐵過程中,起著領軍人物的作用,被認為是前鐵道部部長、目前正在接受立案調查的劉志軍的“左膀右臂”。
張曙光,1956年12月出生,江蘇溧陽人,1982年畢業于蘭州交通大學車輛專業。在出任鐵道部運輸局裝備部客車處處長之前,他在蚌埠車輛段當副段長。張曙光擁有浙江大學、北京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兼職教授頭銜,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劉志軍在2月12日被免去鐵道部黨組書記職務,接受調查后,外界便有傳言認為,張曙光作為劉志軍的嫡系將難逃干系,被調查是遲早的事。
據鐵路系統人士透露,早在劉志軍出任鐵道部部長之前,時任運輸局裝備部客車處處長的張曙光就曾經受到過鐵道部紀檢部門的檢查。因當時尚未確立招標采購體系,擁有車輛采購權的張曙光被指利用權限擅自決定采購鄉鎮企業生產的產品。但由于沒有任何書面的證據,查無對證,最后不了了之。但張曙光因此被降職“發派”到沈陽鐵路局出任局長助理。
劉志軍上臺后即重新啟用張曙光,先是任命其為北京鐵路局副局長。其后張曙光一路升遷,先后出任過京津城際客運專線籌備組組長和高速鐵路公司籌備組副組長、鐵道部運輸局裝備部副主任、運輸局副局長,最終到達其仕途頂峰:鐵道部運輸局局長。
張曙光曾向媒體自豪地宣稱,他使用“戰略買家”的策略,創造了“在一夜之間砍掉外國公司15億人民幣報價的精彩案例”……
不過,張曙光在鐵路系統內的口碑據稱相當不好,有“裸官”之稱。張的夫人和孩子一直在美國居住,張則孤身一人寓居北京。
而另一名涉及劉志軍案落馬的中國鐵路系統高官,是原中鐵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董事長、中鐵鐵龍集裝箱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羅金保。2011年1月,羅被宣布“兩規”。
2011年2月2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關于個別代表的代表資格的報告,因涉嫌違法違紀,終止羅金保的全國人大代表資格。
羅金保,1956年8月生,山西臨縣人,太原理工大學工業企業管理工程專業畢業,大學學歷。2010年4月始任中鐵鐵龍集裝箱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是第十屆,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2010年10月,鐵龍物流就發布了董事長任免公告,剛剛擔任公司董事長不到半年的羅金保被免職,公告中對其去向沒有解釋,對此投資者在股吧中也是議論紛紛。
據悉,被稱為劉志軍腐敗案的關鍵人士之一的山西女商人丁書苗,就是于1998年經人介紹首先認識了時任北京鐵路局臨汾分局黨委書記羅金保的,這為丁日后進軍石太高鐵埋下伏筆。
2000年,在羅金保的引見下,丁書苗開始接觸時任鐵道部副部長、黨組成員劉志軍。同年,丁書苗成立博宥集團,涉及高鐵設備、影視廣告、酒店等諸多投資。此后,丁書苗旗下博宥集團幾乎壟斷中國高鐵聲屏障項目。2006年,博宥集團參與組建的智奇公司,成為中國唯一一家動車組輪對生產和維修基地。
2009年11月24日,因受賄、巨額財產來源不明兩項罪名成立,鐵道部原政治部主任、副部級官員何洪達被北京市一中院兩罪并罰,一審判處14年有期徒刑。
深耕鐵路系統30多年,何洪達從東北邊陲的火車站扳道工人起步,先升至哈爾濱鐵路局局長,后官拜最年輕的鐵道部副部級高官,最后卻意外落馬。
190萬賄金、390多萬來源不明資產、14年有期徒刑,依此軌跡復盤何洪達案,或能一窺哈爾濱鐵路系統的一角。
北亞集團,由哈爾濱鐵路局聯合其他11家機構在1992年發起成立。1996年5月,作為鐵路系統第一家上市公司,北亞集團憑借“鐵路第一股”的概念在上海證交所掛牌。此后,作為鐵道部路網分離的試點,北亞集團先是獲得了中國北部8條黃金客運線路,而后又憑借其“超常規”的多元化發展,多次在證券市場融資,令業界側目。但也是這樣一只背靠鐵道部的優質資源股,卻發生了令人震驚的系列窩案,三任哈爾濱鐵路局局長和上百人涉案,并從滬市一大績優股淪落到停盤和破產重組的厄運。
2009年4月1日,廣州鐵路運輸中級法院借地湖南衡陽鐵路法院,一審認定北亞集團前老總劉貴亭觸犯挪用公款、貪污、受賄、單位行賄罪,四罪并罰執行無期徒刑。
在劉貴亭涉及的單位行賄罪的名單中,既有曾擔任黑龍江證監局局長、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等職務的丁若鵬(丁收受劉貴亭賄賂折人民幣126.84萬元,被判處有期徒刑11年),又有北京鐵路局原局長李樹田及其妻子王書琴(共收受北亞集團劉貴亭100萬元賄賂,分別判處兩人有期徒刑13年和5年),更有老領導何洪達。檢方查實,2001年至2003年,劉貴亭先后分8次送給老領導何洪達5萬元人民幣、7000元美金和一套價值34萬余元的住房。
據悉,劉貴亭送出的這些賄金,是為感謝“何洪達幫助北亞集團虛假轉賬”。
何洪達收受賄金的行為,從哈爾濱鐵路局副局長、局長職位,一直延伸至鐵道部政治部主任期間。其中多為何洪達的下屬在晉升職位、獲得特別關照時所“孝敬”。
何洪達案庭審時,較有爭議的一點,當屬這近400萬來源不明的資產。
接近案情的人透露,被“兩規”后不久,為了體現自己的悔改態度,何洪達安排愛人主動上繳了160多萬元贓款。此后,通過偵查手段,辦案機關又先后從何洪達及其親戚家中查獲一些現金和存單,總價值約合1000萬元。
對此,何洪達解釋稱,哈爾濱鐵路系統有潛規則,逢事必獎,逢長(領導)必獎,逢獎必發上級領導。他曾擔任牡丹江鐵路分局、哈爾濱鐵路局的主要領導。在此期間,刨除其200多萬元合法收入、190萬元受賄金額外,他還接受下屬各部門、單位以各種名義發放的獎金,大約為三四百萬元。
據悉,辦案人員曾努力調查何洪達的這一說法,并獲悉:1993年至2003年期間,因管理不規范,牡丹江分局以及哈爾濱局各下屬機構和內設機構確實存在給局領導和相關人員發獎金的情況,多為現金,沒有規律,也不記賬,金額可能巨大,但現在已無法查清。
2007年8月,濟南鐵路局總調度室原副主任付繼標,因利用職務之便,為他人在鐵路運輸承認車安排(即安排車皮計劃)等方面謀取利益,共受賄247萬多元,另有229萬多元的巨額財產不能說明合法來源,被濟南鐵路運輸中級法院以受賄罪、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數罪并罰,一審判處其有期徒刑14年,并處沒收財產40萬元。
2007年11月16日,南昌鐵路局原工會主席沈長生(副廳級)犯受賄罪,被撫州市中級法院判處其有期徒刑14年,并處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10萬元。法院經審理查明,2001年2月,時任南昌鐵路局天集房地產公司董事長的沈長生受南昌鐵路局指派,與他方合資在安徽設立房地產公司并擔任該公司董事長。2002年下半年,沈長生在轉讓該公司股份過程中,利用職務便利,為請托人周某收購該公司壓低價格。2003年3月,沈長生以其子要辦魚餌廠等需要資金為由,非法收受周某200萬元人民幣,被其子用于購買名人字畫、汽車及家庭消費等。案發后,沈長生家人將200萬元贓款全部退交。
2008年3月,烏魯木齊鐵路局原局長宋德璽在參加十一屆全國人大會期間被“兩規”。隨后,烏鐵局電視臺播發了宋德璽“涉嫌嚴重違法犯罪”被免職的消息。經查,宋德璽涉嫌貪污人民幣2400萬元、美元10萬元,受賄人民幣110萬元,濫用職權涉及人民幣金額1600萬元及包庇等違法犯罪。2009年11月,鄭州鐵路運輸中級法院公開審理烏魯木齊鐵路局原局長宋德璽案,宋被一審判處無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