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麒
(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 無錫 214153)
基于工作過程的《網絡營銷實務》課程教學探討*
唐 麒
(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 無錫 214153)
伴隨網絡對社會、經濟各個領域的滲透,網絡市場迅猛發展,《網絡營銷實務》是適應網絡市場新的營銷理念和方法而產生的新型課程,是電子商務專業具有很強實踐性的核心課程之一。本文探討了基于工作過程的《網絡營銷實務》課程改革的設計與定位以及理論與實訓一體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同時,對課程改革的教學效果進行了闡述。
工作過程;網絡營銷實務;課程改革;教學方法
伴隨網絡對社會、經濟各個領域的滲透,網絡市場迅猛發展,也催生了網絡營銷。與傳統市場相比,其競爭手段與規則也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企業需調整其經營戰略和市場營銷策略,才能生存與發展。《網絡營銷實務》適應網絡市場新的營銷理念和方法,是電子商務專業的具有很強實踐性的主干課程之一。
我校于2003年開設電子商務專業,并將《網絡營銷實務》作為該專業的核心主干課程之一,且一直延續到現在。課程小組在總結國內外同類課程建設經驗的基礎上,制定了《網絡營銷實務》課程建設規劃,規劃中將課程內容體系建設、教材建設、實踐與實驗環境建設以及師資隊伍建設作為工作的重點,把電子商務教學軟件及電子商務實驗室融入教學體系建設之中,并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同時明確了“教學做一體化”及“基于工作過程”教學的課程建設思路和方法。
(一)課程設計的理念和思路
《網絡營銷實務》課程設置根據完成“網絡商務交易及營銷崗位”實際工作任務所需要的知識、能力要求,設置其教學內容和要求,是電子商務專業學生職業能力要求中的能力核心支撐課程之一,對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和職業素質養成起著主要的支撐作用,也是網絡商務交易及營銷的相關崗位工作實務課程。課程結合市場需求,體現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思想,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把職業素質教育貫徹教育全過程,培養學生的網絡商務項目整體操作能力,要求學生參加電子商務大賽、企業實習、網上開店等實踐活動,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電子商務實戰經驗,并為后續職業能力的培養和發展奠定基礎。
課程設計理念可以概括為:項目驅動,理實一體,能力本位,素質拓展。項目驅動:課程內容的設計基于工作過程,并根據各工作環節設計行動任務;理實一體:按照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將理論與實訓融于一體,實行教學做一體化教學;能力本位:通過各種方法鍛煉學生職業能力,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就業競爭能力和適應能力;素質拓展:運用行動導向、角色扮演、模擬訓練及案例分析等教學方法,通過網上實戰、商務大賽等教學手段,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工作過程系統化的學習情境設計
課程建設旨在打破原有教材知識體系構建,根據網絡營銷工作過程劃分教學模塊,并根據專業系列崗位工作說明構建技能知識點。在此基礎上,通過典型場景模擬,創建各任務項目,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突出知識技能的針對性,精簡部分不需要的理論知識,強化課程核心技能(如BtoB、BtoC、CtoC、網絡調研與策劃、網站建設與推廣等)訓練及個人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
圍繞網絡營銷工作過程的技能要求展開教學。將網絡營銷職業能力進行分解,圍繞工作中具體任務,按項目組織教學,將學生的學習過程變成學生自己動手和分析的過程。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設計理念,結合學生掌握各工作崗位技能的其他知識與能力要求進行學習情境設計。首先,對網絡營銷實務的實際工作內容進行分析,以B to B、B to C、C to C三大主要模式為主線,其次,按工作任務的要求設計了七大學習情境、九大項目,具體如表1、表2所示。

表1 七大學習情境表

表2 九大項目內容表
(三)課程定位
根據我校以就業為導向、以職業能力為本位,立足無錫,面向“長三角”地區,培養懂專業、精技能、高素質的人才培養目標以及以就業為導向,根據企業崗位要求培養企業需要人才,做到職業教育與崗位工作無縫銜接的專業建設目標,《網絡營銷實務》課程以網絡營銷崗位為依據,按照工作任務來設計課程。積極研究和探索新型電子商務與網絡營銷人才培養模式、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教學改革、實驗基地建設、校企合作、理論與實踐一體化、雙證融通等。
《網絡營銷實務》課程定位是建立在對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就業崗位分析調研的基礎上進行的。在此過程中,我院按照電子商務專業高技能人才培養目標和電子商務專業職業崗位(群)的要求,通過畢業生回訪、用人單位調研以及專業指導委員會會議等多種形式,確立了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并通過對電子商務專業職業崗位(群)的分析,進一步明確了《網絡營銷實務》的課程定位。
(四)實踐環節的設計
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要求,我院為實踐環節設計了“三三四”教學過程,即“三種平臺、三個方面、四種方法”。“三種平臺”是指《網絡營銷實務》課程教學設計在模擬教學軟件平臺、電子商務師考證平臺及網上真實平臺這三個平臺上進行。“三個方面”是按照學生學習的程度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進行,通過教學實踐,鍛煉學生的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掌握電子商務與網絡營銷的專業技能及整體項目設計與運行,提升網絡營銷診斷與分析等綜合能力。“四類方法”是指行動導向教學法、角色扮演法、商務大賽法及模擬訓練法。
(一)教學方法
項目驅動的理論與實踐一體化 課程內容的設計基于工作過程,并根據各工作環節設計行動任務,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教師以任務引領,實施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起到組織和引導作用。同時按照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以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為出發點,重視體驗式教學,建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體系,實行教學做一體化教學。
角色扮演與模擬訓練 學生利用電子商務模擬系統,模擬扮演商務機構和個人角色,在電子商務交易、網絡營銷業務、電子商務相關的安全認證以及網絡支付等活動中進行仿真操作,充分體驗網絡商務能夠給我們的商業活動和生活帶來的商機、便利和樂趣,運用各種網絡營銷和信息化工具開展商務活動,熟悉網絡商務交易等流程,了解網絡商務相關內容的含義,從而更加直觀地學習電子商務與網絡營銷知識,對網絡商務有感性的認識,從實踐中學習理論,用理論指導實踐。
引入案例,創設情境 《網絡營銷實務》最根本的目標就是讓學生掌握各崗位的工作流程,一方面,運用案例教學法可以對知識做深入的講解,另一方面,會讓學生結合實際背景進行體驗和學習,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點,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圍繞教學目標,每個項目我們都準備了若干個頗具代表性的案例一一展示給學生,并結合每一個教學任務與學生進行分析和討論。隨著討論的深入,學生漸入佳境,認為學習網絡營銷理論與操作并沒有那么難,自己也可以從學習者變為設計者,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
分組實戰與啟發引導 在完成工作任務時,按照什么步驟做,如何做,都由學生參與討論,學生按任務要求分組,每組推舉組長,邊學邊做,直至完成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主動提高思考能力、表達能力及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多向交流;適時進行典型作品的欣賞點評,如B to B、B to C信息發布,學生博客、C to C網上商鋪等,同時引導學生參與自評和互評。
能力本位與素質拓展 教師應通過各種方法鍛煉學生職業能力,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他們的就業競爭能力和適應能力;運用行動導向、角色扮演、模擬訓練、案例分析等教學方法,通過網上實戰、商務大賽等教學手段,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教學手段
運用模擬軟件教學系統,通過角色扮演的方法進行仿真訓練和體驗式教學 本課程有一套模擬實訓軟件和一套考證軟件,一套可以進行理論實踐一體化嵌入式教學,一套用于綜合考證訓練。網絡營銷涉及不同的角色,作為業務員要扮演不同角色。為此,教師可利用教學軟件虛擬不同的部門,讓學生在虛擬的環境中模擬完成不同角色的任務。
設計實際工作情境,有效地使用網絡教學手段 在課程教學中,學生可以通過網絡進行各種實戰訓練,實施基于B to B、B to C、C to C真實平臺的網絡營銷實務教學。讓學生在一個類似真實的環境中實際鍛煉綜合能力。這樣可以進一步拉近學生與企業的距離。
有效地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該課程教學所用實訓室都安裝有交互式多媒體教學系統,配備先進的教學系統。該課程積累了豐富的電子資源,教師完成任務的操作示范、學生作品的遞交、教學資源的下發、學生作品展示、點評都通過多媒體教學系統進行。同時,任課教師利用教學博客等發布教學信息,與學生互動交流,與同行進行教學方法探討等。
參加網絡商務大賽,積極為企業服務 我們不僅讓學生利用校外綜合實訓、頂崗實訓等時間經常與企業接觸,同時,積極參與“中國互聯網協會建行‘e路通’杯全國大學生網絡商務創新應用大賽”,以便讓學生充分理解企業的需求、學習使用相關互聯網工具,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同時鍛煉自己的綜合技能。
補充教學資料 針對《網絡營銷實務》考證的特點,我們編寫了很多配套的練習、測試、案例分析以及課外閱讀材料。學生除了能在課堂上接受課堂教學的訓練外,課外也有材料和條件進行鞏固,為參加報關考試做準備。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這種基于工作過程、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收到了良好教學效果。
(一)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進一步提高
通過教學改革,教師能夠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充分且有效地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教學內容實際、具體、符合業務需要,各項實踐活動豐富多彩。教師持續地把實踐中所得到的經驗、教訓及案例等帶進課堂,豐富了課堂教學的內容;教學實踐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同時也加強了學生的職業意識,提高了學生的專業素質,學生質量明顯提高。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特別是通過第二課堂與課下項目研究的開展,涌現了一大批學生創新創業作品。如各類網站、網上商店、商務博客以及專業論壇等,實踐創新成果碩果累累。“鶴興陳皮酒的網絡營銷推廣”及“海爾綠色家電網絡推廣”獲2010院大學生實踐創新立項;“美麗達人街網上商店的創建與推廣”獲2010省大學生實踐創新立項。近幾年,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年終就業率超過99%,就業質量逐年提高,為區域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二)參加競賽為社會服務
“中國互聯網協會建行‘e路通’杯全國大學生網絡商務創新應用大賽(官網http://www.newwinner.cn/)”是由工信部指導,中國互聯網協會主辦,中國建設銀行主辦并得到中國制造網、買麥網、淘寶網、和訊網、酷六網等單位協辦的全國性大學生賽事活動,是工信部“陽光綠色網絡工程”的重要構成部分。我校于2009年12月參加了大賽江蘇賽區啟動儀式及師資培訓暨校企交流活動,經過師生的共同努力,最終 “同e個夢想”團隊的 “創建和諧社會——海爾綠色家電網絡推廣方案”和“零步超越”團隊的“關于鶴興陳皮酒網絡營銷方案”獲網絡商務創新應用大賽華東分賽區決賽二等獎,“Star”團隊的“Star的網絡營銷策劃案——書城”獲三等獎,另有兩個團隊獲華東分賽區現場決賽提名獎。
近年來,我院以創建精品課程為契機,加大課程教學改革的力度,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切實推進實踐教學。2008年6月,《網絡營銷實務》課程被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列為院重點建設的課程,2009年8月又被列為院精品課程,2009年6月,《網絡營銷實務》教材被列為院重點建設的教材,2009年6月,“基于工作過程的網絡營銷實務教學研究”被立項為省社會哲學研究課題,目前《網絡營銷實務》精品課程以學院排名第一的成績正在申報市級精品課程。
[1]姜大源.職業教育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2]吳曉萍.《網絡營銷》教學模式改革探討[J].經濟研究導刊,2008,(6).
[3]陳清華.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職業技術教育,2006,(2):63-65.
G712
A
1672-5727(2011)05-0079-02
江蘇省2009高校社哲基金課題《基于工作過程的〈網絡營銷實務〉課程教學研究》(課題編號:09SJD63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