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人民醫院(226300)王菊

附表1 各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年齡分布(例)

附表2 各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性別分布(例)

附表3 各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感染特征(均數±標準差)
目前公認的引起人類急性或慢性肝炎的肝炎病毒主要有五種:分別是甲、乙、丙、丁和戊型肝炎病毒(HAV、HBV、HCV、HDV、和HEV),其中HAV和HEV主要經糞-口途徑傳播,通常引起急性自限性肝炎而不發生慢性化。但最近有研究表明在免疫抑制人群中存在持續性HEV感染[1]。
1.1 研究對象及樣品采集 2 0 1 0 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60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樣品,各病例均采集外周靜脈血5ml分離血清,-20℃凍存備檢。60例患者中男性43例,女性17例,發病年齡20~74歲。所有病例均符合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急性病毒性肝炎的診斷標準[2]。
1.2 血清學檢測方法 除抗-HCVIgM采用間接酶免疫法(EIA)外,抗HAVIgM,抗HBVIgM,抗HDVIgM和抗HEVIgM均采用捕獲EIA。試劑均購于雅培公司,并按操作說明書進行操作。
1.3 急性病毒性肝炎病原學分型標準 甲型肝炎(HA):血清抗-HAV lgM陽性;乙型肝炎(HB):血清抗-HBc lgM陽性;丙型肝炎(HC):血清抗抗-HCV lgM陽性;戊型肝炎(HE):血清抗-HEV lgM陽性;重疊感染者為兩種(或兩種以上)急性病毒性肝炎感染標志物陽性。
1.4 統計學處理 通過均數、標準差及疾病的構成比來分析數據。
2.1 基本特征
2.1.1 發病季節分布 HBV感染和HEV感染全年均可發病,59.09%的HBV感染發病集中在7~11月份,60%HEV感染發病集中在12~5月份。HAV感染例數少,未見明顯的季節分布。
2.1.2 年齡、性別分布 見附表1,附表2。
2.2 病原學分型 60例患者中病毒性肝炎分型構成如下:HAV 感染占8.3 3%(5/60),HBV感染占36.67%(22/60),HEV感染(30/60)占50%,重疊感染占5%,其中HBV/HEV重疊感染為3.33%(2/60),HAV/HEV重疊感染為1.67%(1/60)。
2.3 肝功能指標 各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入院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及總膽紅素檢測結果,見附表3。
本研究中急性乙肝發病在急性散發性病毒性肝炎中居第二位,且發病年齡均在20歲以上人群。這與我國近年來把HBV疫苗納入兒童計劃免疫體系,20歲以下人群普遍對HBV有免疫力有關。HEV在本研究急性散發性病毒性肝炎中居首位,與其他病毒性肝炎相比,HEV感染者年齡偏大,以中老年為主,發病時肝功損害嚴重,少部分患者易出現急性肝衰竭。隨著我國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以及HEV疫苗即將進入臨床應用,加強對中老年人群實施相應疫苗接種,可降低HEV感染在中老年人群中的發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