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王翼
從政府官員到民營企業高管
□ 本刊記者 王翼

采訪手記:這次采訪來得多少有些匆忙,但卻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和王建明交談,我能從他的言語中感受到他對煤炭事業發自內心的愛,能感受到他身上散發出的屬于安監工作者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能從他身上看到一個農村孩子一步步成長進步的身影。在很多人看來,從事安監工作的人都不茍言笑,但從王建明身上,我感受到了很多細膩的東西。他愛自己的工作,愛自己的家人。或許不久的將來,他還要回到政府工作,但他依然會走好自己的每一步,站好自己的每一班崗。
2010年10月26日,由中國礦業聯合會和國土資源部規劃司共同主辦的首批國家級綠色礦山評選工作會在浙江省湖州市召開,白山市振東煤業有限責任公司的代表剛剛結束答辯,場下便響起熱烈的掌聲。這位代表就是振東煤業有限責任公司的總經理——王建明。
2011年3月,國土資源部官方網站上正式公布了首批國家級綠色礦山試點單位名單,白山市振東煤業有限責任公司東晉煤礦赫然在列。
在這份名單中,振東煤業有限責任公司是11家企業中唯一一家民營企業。在大型國有煤炭企業占據主導地位的今天,一家民營企業能夠在綠色礦山建設中占據一席之地,讓人既刮目相看,又充滿好奇。這是一家怎樣的企業?
2011年6月,振東煤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王建明出差來到北京,這為記者提供了一次絕佳的采訪機會,就此揭開了這位從政府官員到民企高管的神秘面紗……
內斂,沉穩,談吐幽默,這是我初見王建明的第一感覺。他玩笑說:“我就是東北這片黑土地上‘種出來’的,東北人的特征我十有八九。”采訪并不復雜,更像是老朋友在聊天。
1969年冬,王建明出生在吉林省西部邊陲的一個小村莊。這里位于科爾沁大草原的洮兒河畔,他的小學、中學都是在這里度過的。農村生活的艱苦,農民的純樸、勤勞,都深深地印在他的腦海里。正是這種來自農村生活最真切的體悟,讓他比同齡的孩子更早地成熟起來。他知道,父母含辛茹苦供自己上學,就是想讓自己跳出農門,擺脫祖祖輩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他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家鄉的面貌,掌控自己的命運。
1989年,王建明參加了高考。和許多男孩子一樣,在他的心中也有一個綠色的軍旅夢,然而事與愿違,他因體檢不合格而與大連陸軍學院失之交臂。同年7月,一份雞西礦業學院的錄取通知書幾經輾轉被送到了他的手中,他被雞西礦業學院采礦工程專業錄取了。聽說他被采礦專業錄取了,高年級的同學便主動來勸說:“你的成績不錯,調個專業吧,這個專業要到礦山采場,甚至要到井下,太苦了!”一直生活在農村的他對礦山一無所知,雖然聽了高年級同學的勸說,但他沒有退縮。“既來之,則安之,礦山也沒有什么可怕的!”他這樣告訴自己。但是,當他踏上火車漸漸遠離生活了十幾年的村莊時,他隱約感覺到自己的未來仿佛要和什么東西結下不解之緣。
用王建明的話來說,四年的大學經歷給了他太多太多,上大學的日子也是他最懷念的時光。在這四年里,他不僅學習了采礦專業知識,培養了正確的世界觀,各種綜合能力也得到了極大地提高。在校期間,他擔任了學生會宣傳部部長、“太陽石”文學社社長,并多次組織兄弟院校共同舉辦校園文學征文比賽,他本人的多篇論文也多次獲獎,其中《能量——宇宙的主宰者》獲學院學術論文三等獎;《頂板離層推挎工作面事故機理及防治》獲學院學術論文二等獎;畢業專題論文《七星煤礦礦井技術改造AHP分析》被學校評為優秀畢業論文。
1993年7月,王建明大學畢業。大學四年的學習,既讓他掌握了扎實的采煤專業知識,也讓他與埋藏在地下的烏金產生了深厚的感情。畢業后,他被分配到通化礦務局八道江煤礦,先后在豎井235采煤隊擔任見習技術員、技術員、助理工程師、工程師。在煤礦工作期間,他憑借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與井下生產實際緊密結合,與其他工程技術人員一起完成了許多科研項目。由于謙虛好學,又肯吃苦,參加工作的第一年,他就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接下來的日子里,他更是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工作中,每個月下井29次,其中有10個夜班,而且帶領職工創下了小班產量120噸、采煤隊月產過萬噸的紀錄。在煤礦工作的5年里,他所在的采煤隊從未發生過傷亡事故。
1997年,白山市公開招錄公務員,王建明也迎來自己工作軌跡的第一次轉折。按照所學的專業,他報考了白山市煤管局生產科科員的職位,經過筆試、面試、考核,最終以優異的成績被人事部門錄用,成為一名政府機關公務員。
到政府機關工作后,王建明從抓基礎入手,深入礦區、井下,詳細了解地方煤礦的實際情況,指導礦山企業認真解決安全生產中存在的問題,白山市150余處礦井他都入井檢查過。對每個礦井建立檔案、規范圖紙、提出隱患、指導整改。
為了適應工作的需要,王建明認真學習公務員條例,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質和工作技能,規范公務行為。由于工作扎實,1999年11月,他被白山市煤管局黨委任命為副科級組織紀檢員。2001年7月,他又被任命為白山市煤管局安全監察科科長。2001年底,政府機構改革,白山市組建了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加掛白山市煤管局的牌子。2002年1月,經過雙向選擇、競爭上崗,王建明被任命為白山市安監局安監一科科長,負責全市的煤礦安全管理和行業管理工作。
2002年是白山市“灰色”的一年,一年內連續發生4起煤礦特大事故,上任不久的王建明親自帶領救護隊員投身搶險救災一線。在江源縣松樹鎮“7·4”事故搶救過程中,他在現場連續工作29天。當時,他的妻子剛剛懷孕,但他仍然堅持工作在事故現場,直到搶救工作結束。2001年至2003年,王建明連續三年被評為優秀公務員。
2002年8月,王建明通過了白山市副縣級后備干部考試。一年后,他被選派到市委黨校學習,并先后到長春、四平、沈陽等地學習考察。在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政策的感召下,他對白山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有了全新的認識。2004年4月,經群眾選舉、市委組織部考察,他被任命為白山市安監局黨委副書記。
剛剛上任,新的考驗便再次來臨。2004年是吉林省國企改制攻堅克難的一年,王建明負責協助局長抓市直屬煤炭企業新宇煤礦的改制工作。新宇煤礦是個老企業,歷史遺留問題多,多經公司、知青公司和家屬大隊的幾百人多次大規模上訪。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王建明緊緊依靠企業和基層黨組織,通過資產變現,置換職工身份,償還多年拖欠工資,有效解決了大面積上訪問題,并被評為2004年度白山市信訪工作先進個人。2005年,經過債務資產變現、改制重組等途徑,新宇煤礦改制工作終于結束,新組建的企業開始運營。為此,王建明被評為吉林省國企改制先進個人,參加了吉林省政府國企改革總結表彰大會,他撰寫的論文《白山市新宇煤礦改制的實踐與思考》被吉林省國企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評為優秀論文。
2006年4月,白山市政府任命王建明為白山市安監局副局長,負責全市的煤礦安全監管工作。上任后他把瓦斯防治作為重中之重,請網絡賣家和產學研緊密聯系,組建了白山市煤炭瓦斯三級聯網遠程監控系統。該項目經中國煤炭工業協會驗收,獲吉林省“煤炭科技創新獎”。監控系統聯網運行后,連續5年避免了瓦斯事故的發生,開創了白山地方煤礦安全監管工作新局面。
從參加工作進入煤礦到離開企業進入政府,從普通科員到市安監局副局長,王建明的每一步走得都很扎實,每一步走得都不簡單。2010年初,王建明積極響應白山市委、市政府的號召,下派到白山市振東煤業有限責任公司任總經理。
談到他的幾次轉折,王建明說“這帶有點戲劇色彩”。從企業進入政府機關,這對他而言是一次重要的轉折,對他的人生具有重要意義。如今,以政府官員的身份重回企業,仿佛是畫了一個圈。“我對煤礦非常熟悉,回來服務的東晉煤礦,其前身就是我大學畢業后工作的煤礦,我對這里很有感情!”雖然是掛職下派,但王建明卻沒有流于形式,從回到煤礦的第一天起,他就決定要干點實事。他認為,原來工作是抓面,現在的工作則是抓點。




王建明介紹說,東晉煤礦的煤層賦存條件十分復雜,綜合機械化開采上不去。以前礦上搞過水采,采用管路抽到地面脫水和洗煤廠配套的方式,但能耗太高。他舉了個例子:如果有60萬噸煤炭的產能,煤和水的總量就要達到100多萬噸,而且煤要抽到地面再脫水,這個環節是多余的。
面對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實際問題,王建明當年在企業那種攻堅克難的熱情又一次被激發。他組織人員與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唐山研究院聯合進行科技攻關,對東晉煤礦實施了60萬噸/年水力機械化采煤技術改造,井下脫水、閉路循環,達到零排放。該項目被吉林省科技廳列為科技成果轉化推廣應用項目,為企業爭取到了400萬元技術改造專項資金。
如今,東晉煤礦采用新的水采技術實現了煤炭井下脫水,不僅減少了電耗,而且經過沉淀的水達到了50毫克/升的標準,實現了井下循環再利用。王建明介紹說:“水采工作面裝備少,沒有電,設備是液壓遠程遙控的,人可以在30米之外操作,只需在工作面安裝一個瓦斯探頭和保持通訊的電話即可,保證兩個安全出口和負壓通風,可以有效防止瓦斯事故。”由于水力機械化采煤節能減排,減少排矸量,提高回采率,該項目被財政部、國土資源部評為2010年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示范工程項目,給予20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在交談過程中記者還了解到,東晉煤礦正在研究煤矸石井下充填技術,煤矸石不上井,可以減少占地和對環境的破壞。不久前,振東煤業公司在云南購買了煤炭資源,4對新礦井正在規劃建設中。
王建明說:“21世紀,在擁有資源的同時,安全開采、高效開采、高效利用,也是我們要解決的新問題。”
無論是政府官員還是民企高管,角色的轉變與崗位的調整并沒有讓他的心有一時一刻遠離煤礦,為企業服務的核心價值觀一直沒有動搖。重返煤礦的那種親切,或許只有他自己才能真切地體會到。用他自己的話說,他與礦工和煤礦的緣分一生都無法割舍,他要用自己工作18年所積累的專業知識,繼續為礦工、為企業安全發展服務。他聘請北京和君咨詢公司為煤礦安全高效管理做咨詢服務,全面推行安全績效工資考核,全面提高管理水平。他在讀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安全工程碩士,致力于為民營個體煤礦探索出一條現代化民營企業發展之路。

白山市振東煤業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2003年6月26日,是一家主要從事煤炭開采、銷售,兼營汽車運輸和煤炭深加工的民營企業。目前,公司的主要產品為煤炭,所屬企業有核定生產能力為33萬噸/年的東晉煤礦,核定生產能力為6萬噸/年的東村煤礦,以及正在建設中的設計生產能力為15萬噸/年的三井擴大區,共有員工1041人。
公司多次被授予白山市民營企業納稅狀元、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白山市富民強市奔小康立功競賽優秀企業、2006年度白山市“十佳”企業、2007年度白山市民營企業50強、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先進單位、2009年白山市職工最滿意企業、2010年吉林省百強民營企業等榮譽,并被白山市政府授予立功競賽優秀企業獎。2011年獲“國家級綠色礦山”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