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翟延民 金倫
礦山“小荷”初露尖角
——新汶礦業集團趙官公司礦工高明濤入選全國大學生建功立業事跡報告團
□ 翟延民 金倫

近日,山東能源新汶礦業集團趙官公司礦工高明濤成功入選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和共青團中央聯合組織的全國2011年大學生建功立業先進事跡報告團,成為山東省唯一入選的大學畢業生,也是全國煤炭系統唯一入選的大學生礦工。
據了解,全國2011年大學生建功立業先進事跡報告團將在全國大專院校巡回演講,大力宣傳優秀大學畢業生投身基層建功立業的感人事跡和可貴精神,集中展示當代大學生高舉愛國主義旗幟、艱苦創業、報效祖國的昂揚風貌,進一步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廣大大學生切實擔負起時代賦予的光榮使命。礦工高明濤立足專業優勢,圍繞礦井存在的水大、高瓦斯、煤層薄等制約礦井安全生產的不利因素,展開課題研究,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其事跡在眾多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成功當選報告團成員。
高明濤2008年畢業于山東科技大學,學習期間就以優異成績參與了中國科學院院士宋振騏領銜的煤礦安全研究項目,并獲得了留校深造的機會。
“駿馬要在草原上奔馳,采礦專業的畢業生就應該到煤礦生產第一線上歷練。那里雖然艱苦,但卻提供了難得的鍛煉、提高的機會。那里是你們成長最快的地方,那里是你們大有作為的地方。”牢記宋振騏院士的一番教育箴言,高明濤主動放棄了留校繼續深造的機會,毅然選擇了在黃河北煤田第一座試驗性開采礦井,一座大水、高瓦斯、地質條件復雜的礦井——新汶礦業集團趙官煤礦。
看到許多工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在井下辛勤勞作,衣服整天濕漉漉的,手上滿是磨出的老繭,高明濤發誓要用所學的知識改變煤礦的落后面貌和惡劣環境,用科技為身邊這些最可敬的工人撐起一片安全的藍天!
高明濤全身心地投入到礦井生產實踐和科研工作中。為研究瓦斯、礦井水涌出規律,預防災害的發生,他深入井下一線了解情況,一工作起來就是十幾個小時,每天在不足一米高的作業空間內來回爬行十幾趟,餓了啃硬饅頭,渴了喝涼開水,上井后又忙著翻書本、查資料、分析數據、總結現場作業經驗;為了解決生產中的具體問題,他常常坐8個小時再倒3次長途汽車,回到母校山東科技大學圖書館查閱資料,并大膽地提出一些改進意見和建議向導師們請教,得到了導師們的肯定。為了治理瓦斯,確保礦井安全生產,他查閱了大量資料,虛心向有關專家教授“取經”,研究實踐了在采空區一側砌一堵墻,留出一條巷道專用于回風的方案,有效解決了工作面瓦斯超限的問題。
參加工作3年來,高明濤參與研究并完成了《大水高瓦斯復雜地質條件下薄煤層安全高效開采成套技術》項目,實現了采煤工作面無煤柱開采,提高了煤炭資源回收率,減少了巷道掘進量,降低了萬噸掘進率;主持完成了該項目子課題《薄煤層綜采工作面充填留巷實現“Y”型通風關鍵技術研究》,消除了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的隱患,薄煤層工作面單產由3萬噸提高到4.6萬噸,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參與研究了《黃河北煤田低滲透性難抽煤層抽采機理及綜合利用技術》項目,通過研究采動應力場及煤巖體裂隙動態時空演化及分布規律,采動過程中煤層瓦斯解吸及滲流特征和采動裂隙場與瓦斯流動場耦合作用規律,獲得了黃河北煤田瓦斯抽放的基本參數,為預防和控制瓦斯事故提供了基礎數據,全年實現經濟效益1080.8萬元,填補了國內超低瓦斯利用的空白,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第一時間對此進行了報道。他還先后參與完成了《膏體充填體與矸石帶組成的不等強承載巷旁充填體》《巷旁充填體及巷道頂板動態監測方法》《低滲透性難抽煤層的立體化抽采工藝》《利用不穩定瓦斯氣源安全生產發電工藝》等6項發明專利,其中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專利2項,受理4項。
(作者單位:新汶礦業集團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