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云佩
實施“三五六”工程構建安全有序礦井
□ 趙云佩

2011年,冀中能源峰峰集團萬年礦在峰峰集團“管理創新年”的濃厚氛圍中,大力實施“三五六”安全工程,即堅持職工培訓“三個結合”,創新五級隱患排查,健全六大安全保障機制,傾力打造冀中領先、峰峰一流的安全質量標準化礦井。
抓培訓,強素質。萬年礦不斷創新安全培訓形式,堅持職工培訓“三個結合”。一是堅持井上與井下相結合。礦職教中心要求各單位在制訂每月的學習計劃時,緊密結合井下生產所需,把職工在生產一線所需的崗位技能知識及時豐富到職工培訓過程中,確保職工在井上所學的知識能夠很快地落實到現場,提升職工崗位操作的安全指數。礦職教中心還積極開辟第二課堂,把課堂搬到井下,定期開展井下現場教學,有效增強了職工的現場感和實物感,確保了學習效果,大大縮短了職業技能由書本理論向實際操作轉變的時間。二是堅持專職與兼職相結合。在采取兼職教師業余培訓的基礎上,職教中心常年開展專職脫產培訓,每年分期、分批組織不同工種的職工參加脫產安全技術培訓班,培訓職工急需的安全操作技術,聘請理論水平高、實踐經驗豐富的培訓教師和安全操作能手進行現場講解和演示,確保職工學了有用、會用、管用、能用。三是堅持技能培訓和安全意識提高相結合。在進行培訓時,礦職教中心注重在生產工序和職工崗位操作培訓上下工夫,著力提高職工的知識、行為和技能,同時加強了對職工的安全意識教育,特別是注重提高職工的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職業態度、職業精神等隱性素質,向職工持續灌輸“正規操作就是安全”的思想,使職工真正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轉變。萬年礦還定期組織職工觀看安全事故警示片,深入剖析事故案例的根源,通過還原事故現場情景來觸動職工的思想,使全員培訓不斷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達到了強化技能、提高安全意識的目的。
嚴排查,重治理。萬年礦不斷創新礦井、專業、區科、班組、崗位五級隱患排查治理機制,強化現場安全管理,促使職工正規操作,牢固樹立兩個重要理念,即“責任勝于能力”和“沒有執行力就沒有工作能力”,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堅定的執行力把隱患排查治理落到實處。萬年礦明確規定,礦井一級排查治理要抓“一通三防”、防治水、提升運輸和頂板管理四件大事,超前制定防范措施。專業監督檢查不能流于形式,要保重點,抓一般,有主有次。區科一級除了做好分管區域的隱患排查,還要特別做好人員的隱患排查工作,明確第一責任人,對安全不放心人實施重點提醒和監控。班組一級要發揮好“六位一體”人員的作用,提高安全確認的質量,當班隱患當班消除。單崗作業人員負責本崗位隱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確認。
建機制,織網絡。萬年礦密織安全網,建全六大安全保障機制:建立了以礦長為第一責任人的領導協調保障機制,嚴格執行礦領導下井跟班制度,重點抓好“一通三防”、頂板管理、提升運輸等安全管理重點的現場排查,營造“工人三班倒、班班見領導”的安全管理氛圍;建立了以分管副職為第一責任人的業務保安機制,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量化、細化、具體化安全生產責任制,對排查出的各類隱患制定整改措施,明確跟班、包片、分管三個責任,做到知其任、明其責、盡其職;建立了以安全副礦長為第一責任人的安全監督檢查和責任追究監督考核機制,各專業對排查出的隱患由專業科室組織人員按照層層落實的要求進行整改,安監等部門負責監督和考核;建立了以區科長為第一責任人的安全運轉機制,按照“分工明確、責任到位”和“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生產必須安全”的原則,使區科、班組、崗位直至個人都能明確自己應該做什么、怎么做、負什么樣的責任,每一項工作由誰考核、誰把關、誰驗收,形成了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管理、凡事有監督考核的責任管理新局面;建立了以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為第一責任人的群監員、青崗員現場隱患排查和安全監督檢查聯動監督保障機制,把隱患排查治理作為長期性任務和經常性工作,完善了“日周月檢”隱患排查長效機制;成立了以主管后勤的副礦長為第一責任人的工傷急救機制,進一步完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組織重點領域進行安全突發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提升應對突發事故的能力,形成了舉全礦之力保安全的良好局面。
在實施“三五六”工程的同時,萬年礦還修訂完善了《安全質量獎懲條例》,擬定了“十必停”安全生產紅線,印發了《管理干部績效考核手冊》,同時開展了“創三爭四”活動,即創建一批沒有輕傷、沒有事故、沒有“三違”的區科,爭創一批沒有輕傷、沒有事故、沒有“三違”、沒有現場隱患的班組和崗位,對其進行表彰獎勵,以激發干部職工合智合力共創安全有序礦井的積極性,確保全年實現“兩杜絕、兩下降、一力爭”的目標,為冀中能源挺進世界500強作出新貢獻。
(作者單位:冀中能源峰峰集團萬年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