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 谷勵
替代料培植食用菌的可行性研究
黑龍江 谷勵
在林區大力發展黑木耳栽培的情況下,原材料不足問題已日益突出。本文就替代料培植食用菌的可行性問題進行了分析研究。
黑木耳;翠北草屑;蒿草屑;栽培
黑木耳肉質嫩脆,味美可口,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作為食、藥用兼用菌,越來越受人們的歡迎,市場前景廣闊。伊春林區由于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和環境條件,非常適合黑木耳生長,因此在林區實施天保工程,木材禁伐的情況下,黑木耳的生產已經迅速發展為林區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許多林場職工靠栽培黑木耳走上了致富道路。在林區大力發展黑木耳栽培的情況下,原材料不足問題已日益突出。目前林區多用闊葉樹木屑來栽培黑木耳,而林區正實施天保工程,木材禁伐,栽培黑木耳用的木屑則是用小徑木粉碎取得,這無異于殺雞取卵,與天保工程相矛盾。基于這種情況,找到來源廣、價格低廉的材料來替代木屑栽培黑木耳就成了當務之急。
既然玉米芯、豆秸等農作物秸稈可以栽培黑木耳,那么小興安嶺漫山遍野的雜草是否也可以用來栽培黑木耳呢?基于以上思路,經過調查篩選,我們選定了種群數量大、產量高、硬度強、家禽不食的翠北草和水蒿作為試驗材料,進行栽培黑木耳的試驗。確定適宜配方,記錄其生長情況與經濟效益,以確定利用翠北草和水蒿代替木屑栽培黑木耳的方案是否可行。
我們在秋季即開始準備材料,適時收集翠北草和水蒿,曬干后粉碎,使其成為碎屑狀備用。依據常用的木屑栽培黑木耳的培養料配方88%木屑+10%麩子+1%糖+1%石膏作為對照組,設計了四種配方進行實驗。配方一:78%草屑+10%木屑+10麩子+1%糖+1%石膏;配方二:68%草屑+20%蒿屑+10%麩子+1%糖+1%石膏;配方三:用68%草屑+20%木屑+10%麩子+1%糖+1%石膏;配方四:88%的草屑+10%麩子+1%糖+1%石膏。按以上五種配方的比例分別稱料,加水拌勻,分別裝袋、封口、滅菌,然后放在相同的環境條件下培養,記錄其生長情況與產量,將結果與對照組進行比較,結果表明用翠北草和水蒿做主料,不加木屑和加少量木屑,栽培黑木耳是可行的。
1.1 試驗場所:試驗在伊春林業學校食用菌實驗室內進行。食用菌共有三個實驗室,一個裝料滅菌室、一個無菌接種室、一個培養室,每個實驗室16m2,培養室內排放兩個四層鐵架,室內裝有換氣扇,吹風式暖氣等設備,溫度、濕度人工調節。
1.2 試驗材料:菌種來源——黑木耳916,從黑龍江食用菌研究所購買;翠北草屑、水蒿屑采自小興安嶺山野,雜木屑購于美溪區對青山林場,麩皮、白糖、石膏粉從市場購買。
1.3 配方:本試驗分四組,一組對照,共五組配方。(見表1)

表1 培養基配方
2.1 裝袋與滅菌:每組配方干物質總量為50斤,按比例分別稱取各種培養料,將各種培養料混合,白糖用水化開后加入培養料中,加水使培養料的含水量達到65%,酸堿度6.0,用攪拌機攪拌30分鐘,攪拌均勻,然后用裝袋機裝料。塑料袋選用17×37cm,厚度0.4mm,聚丙烯菌袋,裝料高度19—20cm,每袋裝干料重400克-500克左右,濕重950-1050克左右,裝袋后用無棉蓋體封口。將封好口的料袋放入高壓鍋內進行高壓蒸汽滅菌,在1.5kg/cm2壓力下保持2小時,即可達到滅菌效果。
2.2 接種與培養:培養基滅菌后,待料溫降至30℃時將料袋取出,料溫降至室溫時進行接種。接種是在無菌室內按無菌操作的要求進行,每袋接種量25克左右。接種完成后放入培養室內培養。培養條件:室溫前期控制在25-27℃,10天后溫度降至22-24℃,不超過25℃,濕度控制在60-70%,在遮光暗室培養。在培養過程中觀察菌絲生長情況及子實體發生情況,并整理記錄如表2。
2.3 子實體采收稱重并計算:當菌絲長滿袋后,及時開口并增加光照時數,定時換氣,保持環境濕度90%,待生理成熟,即可長出子實體。待子實體成熟后適時采收、稱重并計算,統計出產量與生物轉化率與效益結果如表3。

表2 :菌絲生長與子實體發生情況

表3 :產量與生物轉化率及效益統計
3.1 菌絲生長速度比較:從表1結果可以看出,試驗結果表明,不同配方的培養基菌絲生長速度有一定的差異,以2號和4號配方菌絲生長速度最快,長滿袋只需38天,其次是1號和3號配方,長滿袋需要40天,但這4個試驗組的生長速度都快于對照組,說明與木屑比較,草屑更易被黑木耳菌絲分解利用,而且草屑顆粒間孔隙度大,透氣性好,有利于菌絲生長。
3.2 原基形成與子實體生長情況比較:不同配方子實體原基形成的整齊度有差異,以2號和4號較整齊,而1號3號稍差,但都好于對照組。這說明草屑更易于原基發生。從子實體生長天數上看,實驗組生長天數少于對照組,說明草屑易于被黑木耳分解利用,結實早,但后勁沒有木屑的后勁足。
3.3 產量與利潤比較:從表3可以看出,不同配方的產量與利潤也有一定的差異,平均每袋產量最高的是對照組,其次是第三組,加20%木屑的,然后是第二組,翠北草屑加水蒿屑的,完全是翠北草的排在第三位,加10%木屑的排在最后,但產量差異不大,而且如果考慮到成本因素,利潤最高的是配方三,加20%木屑的,其次是翠北草加水蒿的,完全翠北草的配方排在第三,10%加木屑的排在第四,但他們都高于對照組,而且各種培養料生產的黑木耳的品質沒有差別。
以上兩點可以說明,翠北草和水蒿混合或單獨用翠北草或加少量木屑都適合做主料栽培黑木耳,其產量接近木屑做主料生產黑木耳的產量,提高了經濟效益。通過本實驗,為林區生產黑木耳找到了新的原料種類,擴大了原料的來源,為黑木耳生產提供了來源廣、數量多、價格低廉的原料,減少了林木資源的浪費,為更好地實現天保工程做出了貢獻,也為黑木耳生產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實驗記錄 2010年10月10日
(作者單位:哈爾濱市第三中學)
(編輯 劉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