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棟梁,楊杰偉,宋紹革
(黃淮學院體育系,河南駐馬店 463000)
我國不同梯次女子羽毛球運動員身體形態指標研究
馮棟梁,楊杰偉,宋紹革
(黃淮學院體育系,河南駐馬店 463000)
通過對我國 118名不同梯次女子羽毛球運動員 26項原始身體形態指標的統計篩選,運用因子分析法、單因素分析法、多重比較法等進行研究。通過研究發現:運動員選材的指標主要體現在圍度指標,長度指標和寬度指標。運動員身體形態為:體重適中、身體勻稱、手臂略長。早期的身體形態指標選材應主要依據長度指標,而圍度和寬度指標的發展是影響其是否能向更高水平進步的重要因素,不同梯次羽毛球運動員的后期訓練應著重進行耐力和身體力量等方面的訓練,尤其要注重握拍手臂的力量訓練。
女子羽毛球運動員;身體形態;指標;研究
運動員專項身體形態指標歷來是選材和訓練監控的重要指標內容。為了在今后工作中能夠應用選材方法提高運動員的質量,減少人員浪費,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使運動員能夠自覺地運用運動選材學的基本知識、基本方法指導體育教學或提高訓練工作的能力。在研究了我國不同梯次女子羽毛球運動員形態指標的基礎上,又通過比較找出不同級別運動員之間形態特征的差別,旨在進一步找出不同級別女子羽毛球運動員身體形態特點的一些規律,為今后專項運動選材和訓練監控提供客觀依據和理論參考。
以國家隊和各省市隊不同級別女子羽毛球運動員共 118人為研究對象,基本情況如表1。

表1 受測試女子羽毛球運動員基本情況統計表
數據來源于科技部的國家科技攻關計劃課題《奧運隊員的科學選材研究》,原始數據由 Microsoft Excel儲存,并建立數據庫。選取不同梯次女子羽毛球運動員的 26項原始身體形態指標進行研究。
數理統計由 SPSS 13.0軟件包處理,數值型數據用M ±SD表示,采用描述性統計、單因素方差分析及均數的多重比較、因子分析等方法。在對所測指標進行因子分析時,通過求出每個因子的方差貢獻值,取特征值大于 1的前m個主因子,然后再確定其是否為主要影響因素。在數據處理的過程中為充分利用數據,對有缺失值樣品當與分析有關時才被刪除或者以均數代替。
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和中國期刊網,對國內外相關研究資料進行整理分析。
通過對所研究指標做 K MO檢驗,由表2可以看出,K MO值為 0.882,屬可嘉的,巴特萊特球度檢驗為0.000,具有高度顯著性,說明所研究的資料是適合作因子分析的。

表2 K MO和巴特萊特球度檢驗
表3是女子羽毛球運動員主因子分析總的方差解釋表,第 2-4列列出了被抽取 5個主因子的特征值、方差百分數、累計方差百分數,但為了使各個原始變量之間的載荷差異較為顯著,便于對所取主成分進行命名,對所抽主成分進行最大方差旋轉分析。可以看出旋轉后,第 5-7列 5個因子的特征值及方差百分比發生了變化,但 5個因子的累計貢獻率仍為 73.36%,反映了原眾多指標的大部分信息。

表3 因子分析總的方差解釋
表4是經過最大方差旋轉后的因子載荷,可以看出主要的因子命名可以分為三類,第一主成分是長度因子,集中在身高、指距、上肢長、前臂長、下肢 H、下肢A、下肢 B、小腿長等指標上;第二主成分為圍度因子,集中在胸靜氣圍、胸吸氣圍、胸呼氣圍、腰圍、臀圍、上臂圍緊、上臂圍松、前臂圍、大腿圍等指標上;第三主成分是寬度因子,主要集中在肩寬、骨盆寬、髖寬三項指標上。可見,女子羽毛球運動員的選材主要體現在長度指標、圍度指標和寬度指標三個方面。

表4 旋轉后的因子載荷
綜上可以看出,女子羽毛球運動員的身體形態特征主要體現在長度、圍度和寬度三個方面。在某個區間內,這三個指標均為高優指標:一般說來,運動員身體圍度和寬度較大,說明其肌肉的橫斷面積較大,運動員的肌肉力量也較大,肌力越大,表示爆發力越大[2],這有利于在比賽中快速的移動和兇狠的進攻;運動員身體長度較大,意味著能相對比較容易地搶到高的擊球點,具備了制空優勢,能發揮出擊球點高、落點深的特點,從而縮短對手回防時間,增加對手移動距離而體現“快”[3],同時,也有利于羽毛球運動員技戰術的發揮,從而在比賽中能獲得較好的成績,可見,長度指標在羽毛球項目占有重要的地位。速度是體現不同梯次羽毛球運動員的顯著性標志,在比賽中要求運動員能啟動快、擊球快、回位快,羽毛球場上的速度是多種因素綜合的結果,不同梯次的優秀羽毛球運動員高大而結實的形態特點,是現代羽毛球運動發展的趨勢。但是,如何在羽毛球運動員選材中運用更少、更有效的指標來更準確的進行運動員選材,仍是需要我們繼續研究的課題。
表5顯示了我國不同級別女子羽毛球運動員身體形態指標的平均值及標準差,可以看出,在所研究的26項形態指標中不同級別的羽毛球運動員在形態特征上都相差不大,均值與標準差都相對穩定在某個數值。平均指距均大于平均身高說明運動員的手臂普遍略長;體重基本在正常體重說明運動員體重適中,體型勻稱。也可以發現,健將級的各形態指標均值均稍大于一級運動員,而一級運動員又稍大于二級及無等級運動員。通過對所研究指標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得出不同級別運動員在上臂圍緊、上臂圍松、前臂圍、髖寬 4個指標上具有顯著性的差異,而其他 22項指標無顯著性差異。可見,不同級別運動員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圍度指標上,這是因為,一級運動員 (平均年齡 17.3歲)和二級及無等級運動員 (平均年齡 15.5歲)年齡正處在少年期向青年期的過渡階段,這個時期身體增高的加速期已基本過去,身體高度基本長成,身體主要向寬度發展,身體的各項圍度指標也快速增長,運動員的力量素質也得到快速發展。肌肉的生長在生長加速期時主要向縱向發展,而生長加速期過后身高增長緩慢,肌肉的橫向發展較快[5]。這也是健將級運動員圍度指標較大的主要原因。

表5 我國不同級別女子羽毛球運動員身體形態指標

表6 我國不同級別女子羽毛球運動員身體形態指標多重比較
為了進一步了解不同級別運動員之間相互的差異是否具有顯著性,采用多重比較的方法進行分析,表6顯示了在多重比較后健將級、一級、二級及無等級運動員兩兩之間的差異,可以看出,健將級運動員在上臂圍緊、上臂圍松上與一級、二級及無等級運動員呈顯著性差異,在前臂圍上與二級及無等級運動員呈高度顯著性差異;一級運動員與二級及無等級運動員在髖寬上具顯著性差異。究其原因,除了受上述生理發育特點的影響外,還與羽毛球專項素質的長期訓練有關。羽毛球運動在項群訓練理論中屬于技能主導類隔網對抗項群[6],這就要求在平時的訓練中要增加揮臂速度等的訓練,揮臂速度的訓練,特別是對握拍手的訓練,使握拍的手動作用力較大,上臂肌群要承受較大的負荷、刺激,使上臂肌纖維增出,上臂圍度較大[7]。可見,羽毛球運動項目需要有較強的上肢力量和較強的耐力。
通過對我國不同梯次女子羽毛球運動員的 26項原始身體形態指標進行統計,得出了不同級別羽毛球運動員身體形態各項指標的平均值及標準差。女子羽毛球運動員的身體形態應該為體重適中、身體勻稱、手臂略長。又通過對這些指標進行因子分析和單因素方差分析,發現運動員選材的指標主要體現在圍度指標、長度指標和寬度指標。根據運動員的生理發育特點,早期的身體形態指標選材應主要考慮身體長度指標,而圍度和寬度指標的發展是影響其是否能向更高水平進步的重要影響因素。健將級運動員的各項指標都要稍大于一級運動員,而一級運動員要稍大于二級及無等級運動員,他們的主要差異體現在圍度指標上,所以不同梯次羽毛球運動員的后期訓練應著重進行耐力和身體力量等方面的訓練,尤其要重視握拍手臂的力量訓練。
[1]王曉芬.體育統計與 SPSS[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1:242-255.
[2]馮連世,等.不同梯次運動員身體機能評定方法[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3:490-494.
[3]湯志強.淺談羽毛球運動員選材和訓練[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1997,(4):34.
[4]全國體育院校教材委員會.體育統計[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2:157-169.
[5]全國體育院校教材委員會.運動生理學 [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5:373-376.
[6]全國體育院校教材委員會.運動訓練學 [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52-53.
[7]繆素堃,等.我國不同梯次羽毛球運動員形態、素質和身體成分的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1983,(15).
D ifferent levels of female badm inton athletes’body shape indexes in China
FENG Dong-liang,YANG Jie-wei,SONG Shao-ge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 tm ent,Huanghuai College,Zhum adian463000,China)
The paper used the ways like factor analysis,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post hoc etc.to deliberate 26 primeval physical shape index through the sieve of the count about 118 female badminton athletes. It found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of the body index,girth,length and width.The shape of the athlete is the medium weight,the well-balanced body and the length of the ar m are a little longer.The selectplayersof the early stage are based on the length norm,but the width norm and the girth nor m are the important factorswhich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etter level.The elite athlete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endurance and physical strength practice especially.We should take note to the powerpractice of the arm holding bats.
female badminton athletes;body shape;index;reseach
G847
A
1009-9840(2011)01-0011-03
2010-12-12
馮棟梁 (1979- ),男,河南新鄉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