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浩
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福建閩侯 350101
案例教學法在外科學教學中的應用
林 浩
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福建閩侯 350101
本研究就案例教學法在外科學中的應用作了初步的探討。介紹案例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方法的差異,探討了案例教學法應用于外科學教學的具體方法、教學效果,以及案例教學法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案例教學;外科學;教學效果
外科學是醫學科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醫學生進入臨床前的重要課程。當今社會發展迅速、市場競爭相當激烈,必須培養和造就高素質的人才,而高素質人才的突出表現就是人的創造才能。傳統的教學模式多采用“填鴨式”的教學,以傳授系統知識為目的,強調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不能做到互動,造成學生的被動學習和思維的定性。案例教學法是培養學生辨證思維能力、樹立臨床綜合診治疾病能力的重要方法。在高等醫學院校的教學中,案例教學法日益受到廣大師生的青睞,尤其是在外科學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傳統的教學模式的教學內容以傳授知識為主,教學活動以教師為中心,教學形式以課堂講授為主,這種教學模式雖能使多數學生在較短時間內獲取大量的系統知識,但師生互動性較差,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及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
案例教學是在教師的精心策劃和指導下,在學生掌握有關基礎知識和分析技術的基礎上,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的要求,運用典型案例,將學生帶入特定的現場進行案例分析,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或集體協作,進一步提高其識別、分析和解決某一具體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正確的管理理念、工作作風、溝通能力和協作精神的教學方法。與傳統教學法的最大的差別表現在:①教學目的不同。傳統教學可以使學生獲得書本上的知識、原理和規則,而案例教學則讓學生拓寬知識和視野,注重知識的運用,著重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從而更加有效的領會知識。案例教學法通過大量案例分析,提高學生的感性認知能力,加強對所學知識的橫向聯系,做到融會貫通,使學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決策能力、應變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有進一步的提高。②教學形式不同。案例教學法是學生主動參與式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案例這一媒介,讓學生置身于具體的情景中,學生的參與意識被充分調動起來,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也大大提升。這種方法不僅向學生闡明了基本理論和基本原理,學生們在實踐中也正好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具體問題,與傳統的學生被動接受教師的“填塞式”灌輸知識相比,學生在課堂上積極主動,課堂教學效果非常理想。特別像外科學是一個實踐性與應用性都非常強的學科,更要求理論與實踐高度結合統一。③信息傳遞方式不同。在傳統教學中主要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信息由教師單向傳向學生,學生極少有信息傳向教師,是屬于“滿堂灌”或者“注入式”教學法。而案例教學法是一種啟發互動式教學,信息來源是多方面的,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信息交流十分頻繁。案例式教學法是一種引導、啟發互動式教學。④教師的課堂教學地位不同。傳統教學法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是課堂的主角。教師的作用僅僅是強化記憶者、示范表演者以及指揮者,而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至于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教師之間的相互活動是局部和短暫的。案例教學法則是一種民主式教學方法,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發揮,二者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師能通過案例闡明自己的觀點,學生也能就案例分析發表自己的意見,從而加深了對相關問題的認識和理解[1-3]。
2.1 對象
2008級三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共計3個班。3個班前2個學期的學習成績表明,學生素質相當,具有可比性。因此,隨機選擇 1班共33人為實驗組,采用案例教學法;2~3班共71人為對照組,采用傳統講授法。
2.2 案例選編
案例教學法的關鍵是選編案例,它是實施案例教學的基礎和前提。案例是教材知識的延伸和拓展,是教材中規定的能力培養的延伸和拓展[4]。案例的選擇是否恰當直接影響教學效果。所以選用案例首先要緊扣教學大綱,其次要符合教學對象的接受能力。針對各種疾病的種類編寫典型案例,提出相關問題,盡可能做到案例的多樣性、典型性和全面性。對案例中所提出的問題,具有啟發性和針對性,并注重學生臨床思維能力培養,有利于開拓學生分析疾病的臨床診療思路。
2.3 案例教學
案例教學方式多種多樣,根據不同章節選擇較典型但難度及信息量不同的案例,結合課時采用不同方式進行案例分析。①對于難度及信息量大的典型案例一般采用學生分組討論、課堂陳述辯論、 教師點評總結的方式。案例教學前3天將案例和問題分發給實驗組的學生,要求實驗組的全體同學按照所提出的問題到網上或者圖書館查閱涉及到的相關資料,準備好發言提綱,同時要求學生注意掌握發言討論的技巧。把實驗組的學生分成3個小組,每小組11人,選定小組長為本小組的中心發言人。各小組以案例中所提出的問題為基礎,進行小組討論,并派小組長發言,其余的同學可以進行補充或提出不同見解,教師也可對個別學生點名發言或者回答問題。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是起到啟發和引導的作用,適當控制各知識點的討論節奏,協調各小組之間的關系。教師最后對本次課所提的案例進行歸納總結,詳細分析討論過程中出現的共性問題和爭議較大的疑難問題,總結歸納本課程的重點、難點,并向學生介紹本疾病國內外研究動態和研究熱點,激發學生創新性思維的熱情,培養他們的創新性思維的能力。最后對各組的發言進行點評,指出不足,并提出今后改進的要求。②有的受教學內容和課時所限,也可由教師先講授基本概念、基本知識,然后給出案例,結合案例來總結該堂課的重點內容。可以用20 min左右的時間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分組討論,每小組由一位同學發言,由此檢查學生對該堂課的學習和掌握重點內容的情況。教師根據學生討論結果,歸納出案例的重點,總結正確答案,然后對學生容易出錯的難點進行分析,在時間允許的情況,還可以讓學生自由提問。學生在濃厚的學習興趣下既掌握了理論知識,又聯系了實踐,逐步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今后能更好更快適應臨床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③對于一些簡短的案例可穿插在一堂課的授課過程中,教師邊講授理論知識邊分析病例,使學生對疾病能逐條逐點地鞏固掌握,增加對疾病的認識。同時啟發學生運用基本知識和概念發散思維,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3.1 設計問卷調查表
在本課程全部結束后對案例教學效果進行問卷調查,分析學生對案例教學法的反應和評價。調查結果顯示案例教學法能激發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提高自主學習能力,鍛煉語言和文字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協調應變和合作學習能力,而且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增強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大部分學生認為案例教學法優于傳統教學法。見表1。

表1 實驗組學生對案例教學方法的綜合評價(n=33,%)
3.2 期中與期末測評成績
試驗組和對照組按授課計劃進度用同一套試卷同時進行了期中測試和期末測試,實驗組的期中與期末測試成績明顯優于對照組(P<0.01)。見表2。表明案例教學法能提高教學效果,施行案例教學法后,學生整體對教學內容掌握比較牢固,并能靈活應用。
表2 2組學生外科學期中和期末測試成績比較 (±s)

表2 2組學生外科學期中和期末測試成績比較 (±s)
組別 n 期中成績 期末成績試驗組 33 83.50±10.73 86.20±11.03對照組 71 75.80±11.54 76.50±10.43
4.1 課堂教學實踐能力有待提高,課堂上的角色定位有待明確
采用案例教學法的前提是教師自身必須具有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有較強的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4]。但由于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教師從事臨床工作時間較少,臨床經驗欠缺,因而教師不能有效地運用臨床案例開展案例教學。為此,學校應從新成立的附屬醫院中抽調有經驗的臨床醫生進行授課,并有計劃地選派任課教師接受系統的案例教學法的培訓或觀摩。教研室應對任課教師常用并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進行收集、整理、討論和修正,使本教研室的案例具有典型性,豐富案例教學的內容,提高案例教學的質量。同時在案例教學中,教師必須從一個講演者、解惑者和裁判者的角色轉化為一個參與者、組織者和協助者的角色,要把學生從配角變成主角。這種角色轉變對教師提出了掌握更多理論知識的要求,并且對教師的互動能力和臨場應變能力有較高要求。理順教學中的主客體關系,加強主體間的交往,才能有效促進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發展和逐步趨向成熟。
4.2 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引導改進學生的學習方法
案例教學是具有較高要求的教學模式,想要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師生雙方都要有充分的準備。它不僅要求學生記憶和回顧以前所學的醫學基礎理論知識,而且要會靈活運用,這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自如的運用所學知識。而筆者所在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往往自主學習能力較差,而且長期接受傳統灌輸式教學方式,初涉臨床,基礎知識零散,知識面較窄。所以,必須培養學生新的學習觀念,改變以往被動地“填鴨式”學習習慣。每次病例布置后,教師須要求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列出相關知識點,并提出預習的要求,促使學生提前去查閱相關資料,課前就讓同學之間互相探討,帶著問題來上課,使學生由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學生在案例中應以 “醫者” 的身份去觀察與思考問題,通過案例分析討論,對所學疾病的發生發展、病因病理、臨床表現以及診斷治療有一個感性認識和深刻理解,并反思自己的不足之處。
4.3 案例教學時數略顯不足,應合理安排教學時間
案例教學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較大幫助,但它對師生的要求都比較高。許多學生前期較難適應新的教學方法,顯得有些茫然,而另外也有一部分學生對預習抓得不緊,這些情況將極大地影響整個教學效果。案例教學中由于受到學時限制,常常會出現有的小組選派的代表無法作充分的發言,其他學生的就更少有發言機會。這樣絕大多數的學生沒有發言機會,在以后課程的自學中部分學生就會出現偷懶的情況[5]。應加強督促學生的預習和自學,課前做好充分的病例討論材料,教師精心組織,合理安排教學時間、把握好教學進度,以期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案例教學法本身雖然具有很多有價值的地方,但要真正地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還需教師在實際操作中集思廣益,因材施教,不斷完善與提高教學水平。
[1]左海云.案例教學在普通高校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成人教育,2007,20(2):113-114.
[2]言紅健,陳驊.案例教學和情景式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相結合在內科學教學中的應用[J].河北職工醫學院學報,2008,25(1):99-100.
[3]王致堅 .案例教學法研究 [J].煤炭技術,2006,25(12):119-120.
[4]鄭金洲.案例教學指南[M]. 上海: 華東師大出版社, 2000:12.
[5]賈波,沈濤.方劑學案例式教學法實施的原則、方法與成效[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 ,10(20):17-18.
R6-4
C
2095-0616(2011)23-150-02
201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