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茂明 沅陵縣安監局
盜采猛于虎
文/謝茂明 沅陵縣安監局
盜采礦產資源吞噬了不少鮮活的生命。去年,某縣曾發生一起因盜采銻礦致4人窒息死亡的惡性事故。前幾年,沅陵縣也曾發生過盜采中冒頂而致兩人死亡事故。實際上,盜采事故在全國很多地方都有發生。在每年的礦山事故統計中,盜采都要占相當比重。盜采到底吞噬了多少人命?這個數字恐怕很難說清。除了我們掌握的以及從媒體獲知的信息外,還有很多是不知的。因為盜采本身具有隱蔽性,為了逃避處罰,發生事故之后,相關人員能瞞報的肯定會瞞報。

盜采是沒有獲得政府許可的非法開采行為,本身就具有很強的風險性。為了盡快獲利,盜采者不可能在礦山安全方面投入足夠的資金,構建相應的安全保障。而礦山開采,尤其是井工開采的安全隱患極大,井下頂、幫、水、火、機電及有毒有害氣體等,都有可能對人造成致命傷害。加之盜采多為無序行為,沒有良好的組織,盜采者本身也缺乏相應的安全知識,更易發生安全事故。沅陵縣發生的那起盜采冒頂事故,就是很多人在一個廢棄的礦硐內盜礦,根本沒有注意頂板的動向,結果頂板冒落,以致兩人當場死亡。
盜采猛于虎,它不僅擾亂了礦業秩序,破壞了國家資源,也是嚴重的安全隱患。近年來,通過集中整治和強力整頓,盜采現象大幅減少,但是,受利益驅動及眾多因素影響,盜采行為仍然屢禁不絕,似乎陷入了整頓——反彈——再整頓的怪圈。近年來,筆者參與了沅陵縣多次礦業秩序整治,根據整治情況來看,要有效治理盜采,實現礦業秩序長治久安,就必須采取以下幾項措施。
其一,從嚴追究盜采者刑責。盜采本身是犯罪行為,但在實踐中,盜采行為被依法追究刑責的很少。主要原因是,認為盜采礦產資源沒有直接危害公共安全,對社會的危害性不是很突出,有很多人甚至同情盜采者,認為他們也是為了生存,加之收集盜采的證據難度大,追刑程序繁雜,執法部門不愿意將過多的精力投入到這項工作中。對盜采行為寬容,實際上是放縱了盜采行為。2008年,某地有非法盜采金礦現象,我們立即組織有關部門和當地鄉政府一起到現場取締,炸毀了礦硐,拆除了工棚,收繳了非法采礦工具。然而,不到一年,該地非法開采就死灰復燃,當我們再次去取締時,那里的盜采窩點更多,規模更大,由個別人盜采變成了群采。近幾年來,我們年年都對其進行集中整治,但效果并不理想。

整治不理想,盜采行為屢禁不止,一個根本原因是沒有追究相關人員的刑責。盜采者沒有被追究刑責,不僅使盜采者本身誤以為盜采的處理很輕,而且嚴重誤導了其他群眾,致使當地盜采行為泛濫。礦硐炸毀了可以再開,工棚拆除了可以再建,采礦設施收繳了可以再買,當集中整治行動一結束,工作人員一撤離,盜采立馬就復燃了。對盜采行為最有威懾力的是追究刑責。盜采是為了撈錢,如果撈錢會被送進監獄,絕大多數人會在盜采前止步。畢竟盜采不是天上掉餡餅,也不是暴利,而是有很大的風險,相信絕大多數人不會做這種得不償失的買賣。因此,在打擊盜采現象時,執法部門應當從更加有利于保護群眾合法利益的角度出發,加大打擊盜采行為的力度,能夠追究刑責的,要不惜財力、物力、人力,堅決依法追究刑責,使廣大群眾真正認識到盜采就是一種犯罪行為,從而增加其抗拒盜采的自覺性。
其二,依法查處銷贓行為。盜采泛濫,與銷贓渠道暢通不無關系。某地盜采釩礦成災,相關部門多次集中對其進行打擊,但收效甚微。開采礬礦比較簡單,不需要火工品,不需要電力,集中整治對盜采者的影響不會太大,要恢復開采只需鋼扦、鋤頭等工具就行了。有很多人在當地收購釩礦,然后送到附近的釩冶煉廠。那里的盜采幾乎可以做到即采即銷,集中整治能奈他何?所以,每次集中整治都是執法人員來了,盜采人員走了;執法人員走了,盜采人員來了。集中整治的浩蕩車隊所起的作用被人們形容成“游山玩水”。如果嚴查銷贓行為,瘋狂的盜采現象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根之木,迅即消失。
既然盜采是犯罪行為,那么,盜采的礦物就屬于贓物,購銷者就應該以銷贓罪論處。《湖南省礦產資源管理條例》規定,采礦權人銷售礦產品,應當向購買者出示采礦許可證,并出具礦產品銷售憑證。按照這個規定,那個地方的釩礦經銷者和收購釩礦的冶煉廠,均不可能看到采礦許可證,完全可以以涉嫌銷贓罪論處。如果嚴格按照法律規定追究購銷盜采礦石者的銷贓罪,相信沒有幾家釩廠敢亂收釩礦了。
其三,嚴肅行政問責。盜采行為屢禁不止與監管制度不落實有很大的關系。規范礦業秩序的相關文件已經對防止盜采制定了一系列規定,但沒有得到真正落實。如對非法開采礦山的責任追究上,湖南省人民政府232號令的第三條明確規定,鄉鎮有非法生產礦山,政府未履行監管職責的,應追究鄉鎮主要負責人及相關負責人的責任;第四條規定,縣級以上政府轄區內有兩處非法生產礦山,且未履行監管職責的,追究縣級以上政府主要負責人及相關負責人的責任。非法礦山那么多,真正被追究問責的鄉鎮主要負責人有幾人?更別說因為存在非法礦山問題而問責至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主要負責人了。一方面,紀檢監察部門在這方面還缺乏較真的態度;另一方面,一般認為一個人走上領導崗位很不容易,一旦被處分,仕途也許就此給毀了,不到萬不得已不愿追其責任。
礦業秩序陷入“整頓——反彈——再整頓”的怪圈,盜采行為屢禁不止,監管不力是主因。平時巡查、發現非法礦山靠監管,打擊、取締非法礦山靠監管,追究盜采者刑責靠監管,防止非法礦產品流入市場靠監管。因此,在礦業秩序整頓中,監管部門職責必須明確,追責必須嚴肅認真。紀檢監察部門應積極履職,靠前行動,嚴肅認真地落實好《湖南省違反礦產資源管理規定責任追究辦法》。
■責任編輯 鐘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