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珍,何劍*,李德芳,王游嵐,劉艷,汪淼芹
(1.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四川南充 637000;2.重慶電力高等專科學校管理科學系,重慶 400053)
基于社會需求“0距離”的護理課堂教學方法改革實踐
李隆珍1,何劍1*,李德芳1,王游嵐2,劉艷1,汪淼芹1
(1.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四川南充 637000;2.重慶電力高等專科學校管理科學系,重慶 400053)
目的:通過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革,訓練學生臨床思維、判斷能力,提高中專護生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方法在2006級中專護生的《內科護理學》課堂教學中,對腎臟疾病、內分泌代謝疾病、風濕疾病、理化因素所致疾病、傳染病等5個章節實施單純的目標教學法作為對照組;呼吸、循環、消化、血液、神經系統疾病等5章,在目標教學法的基礎上綜合運用情境教學法、討論法和病例分析法作為試驗組。授課結束后進行測試比較。然后依據考試成績分析狀況,將新的教學方法用于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相關課程的培訓中。結果考試中試驗組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均P<0.01);2006級中專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成績高于全國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平均成績,分別為相關知識合格率67.72%、基礎知識合格率68.35%、專業知識合格率77.22%、專業實踐能力合格率85.44%。結論基于社會需求“0距離”的課堂教學方法,能明顯提高學生學習效果,使學生順利通過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達到就業“0距離”。
教學方法改革;“0距離”就業;中專護生
2010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到630余萬人,由于經濟增長、就業彈性低及二元勞動力市場的雙重阻隔出現了明顯的大學生就業難。據一家權威調查公司報告,截至2010年6月底,應屆本科畢業生簽約率僅為42%,高職高專畢業生為43%。醫學專業的中專護理學生就業率更低,其原因是用人單位為了減少醫療糾紛,節約在職培訓成本,招聘過程中明確規定需要取得護士執業資格證的護士。2008年國家正式頒布實施的《護士條例》規定,護理專業應屆畢業生實習期滿8個月即可參加當年的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各科成績合格即可取得相應的執業資格證書。也就是說,只要應屆護生取得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合格證,就意味著拿到了走向職業場所的通行證,直接實現學校到醫院的“零距離”就業[1];但從歷屆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情況看,由于對考生的知識面、知識融會貫通、綜合運用方面的要求逐漸提高,行業準入要求越來越高[2]。加之中專護生護理專業知識儲備不足,全國中專護生取得護士執業資格證僅26%~33%。為提高中專護生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我校通過課程微觀管理,以內科護理學教學方法改革為切入點,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即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靈活而創造性地運用教學方法,使教學方法的指導思想摒棄注入式,推行啟發式;教學方法的功能由教給知識變為教會學習;教學方法的結構由講授為主到指導學生獨立學習為主轉變;使學生臨床決策思維定勢達到與臨床的“0距離”。同時,將新教學方法運用于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培訓中,提高了學生課堂掌握知識的程度及學生的學習成績[3]。應屆中專護生護士執業資格考試一次性通過率達67.72%(四門考試科目均合格),高出全國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37~38個百分點。
選取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護士學校2006級中專護生158人,均為女性,平均年齡(18.0±1.2)歲。
2.1 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的選擇
對內科護理學課程實行課程負責人制,確定1名教師負責課程全部授課,從教學需求出發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優化,依據中專護生特點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為了保證因各系統課程內容難度不一致,但又具備可比性,根據10年來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出題規律分析,每年考試題題量集中在呼吸、循環、消化、腎臟疾病、內分泌代謝疾病、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等章節的特點。在2006級中專護生的《內科護理學》課堂教學中,采用抽簽法將腎臟疾病、內分泌代謝疾病、風濕疾病、理化因素所致疾病、傳染病等5各章節作為對照組實施單純的目標教學法;對呼吸、循環、消化、血液、神經系統疾病等章節作為試驗組采取新的教學方法。即試驗組在目標教學法的基礎上,以仿真模擬的教學情境病例或教學錄像為導課切入點,先給學生講解疾病的概念、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輔助檢查及治療原則,然后運用討論法及案例分析法,引導學生分析、討論仿真模擬的教學情境病例(包括如何對病例進行評估,提出護理診斷及干預措施等)。課堂教學融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為一體,強調參與、體驗、應用,全程注重學生臨床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
2.2 兩種教學方法效果測試
授課結束后,分別出100分的考試題(試驗章節與對照章節各50分)考試題A1題型占70%、A2題型20%,A3/A4題型共占10%。對教學方法改革效果進行測試,并分析測試結果。
2.3 采用教學效果好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相關課程培訓
根據測試結果,進行綜合分析。然后采用新的教學方法對中專護生進行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相關科目課程培訓,培訓后進行模擬考試,然后組織學生參加全國護士執業資格考試。
2.4 統計學方法
將數據全部錄入SPSS 17.0,計量資料數據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描述性分析。
3.1 2006級中專護生兩種教學方法實施后的測試成績
見表1。
表1 2006級中專護生內科護理學測試成績情況(±s)Tab.1 2006 secondary schoolstudents test scores medicine nursing situation(±s)

表1 2006級中專護生內科護理學測試成績情況(±s)Tab.1 2006 secondary schoolstudents test scores medicine nursing situation(±s)
試驗組對照組t值P值對象A1題型(總分35分)31.23±2.78 22.97±3.94 21.14 0.000 A2題型(總分10分)8.15±1.31 5.34±1.35 20.03 0.000 A3/A4題型(總分5分)3.02±1.73 1.75±0.70 8.52 0.000
3.2 2006級中專護生考前模擬考試與執業資格考試成績比較
見表2。在2006級中專護生的內科護理學課程教學中,對實施兩種不同教學方法后的成績進行比較,結果提示,實施新教學方法章節的測試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的測試成績。為此,將新教學方法運用于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培訓,其執業資格考試成績也明顯提高。
表2 2006級中專護生考前模擬考試與執業資格考試成績比較(±s,分)Tab.2 2006 secondary schoolstudents before the exam simulation test results com pared with the licensing exam ination(±s,score)

表2 2006級中專護生考前模擬考試與執業資格考試成績比較(±s,分)Tab.2 2006 secondary schoolstudents before the exam simulation test results com pared with the licensing exam ination(±s,score)
2006中專護生考前模擬考試2006中專護生執業資格考試研究對象例數基礎知識15857.91±15.91相關專業知識56.94±14.00專業知識64.60±13.05專業實踐技能68.46±12.65 15869.06±13.8565.99±12.2167.73±13.8866.78±15.46 t值P值14.56 0.000 13.27 0.000 13.27 0.000 1.97 0.051
3.3 2006級中專護生參加全國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各分科成績
見表3。結果表明,2006級中專護生參加全國護士執業資格考試中,相關專業知識考試成績(65.99±12.21)分,合格率為67.72%,成績呈負偏態分布;基礎知識考試成績(69.06± 13.85)分,合格率為83.35%,成績呈負偏態分布;專業知識考試成績(67.73±13.88)分,合格率為77.02%,成績呈負偏態分布;專業實踐技能考試成績(66.78±15.46)分,合格率為85.44%,成績呈負偏態分布。

表3 2006級中專護生參加全國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各考試科目成績(n=158)Tab.3 2006 secondary school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national nursing licensing exam ination results of the exam ination subjects (n=158)
4.1 基于社會需求“0距離”的課堂教學方法能明顯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由表1可見,A1題型總分35分,試驗組得分(31.23±2.78)分,對照組得分(22.97±3.94)分(P<0.01)。A2題型總分10分,試驗組得分(8.15±1.31)分,對照組得分(5.34±1.35)分(P<0.01)。A3/A4題型總分5分,試驗組得分(3.02±1.73)分,對照組得分(1.75±0.70)分(P<0.01)。兩種不同教學方法分別用于同一組對象及同一課程授課,使用新教學方法授課章節的考試成績不論是哪種題型都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這說明教師在目標教學法的基礎上,嘗試仿真模擬的教學情境病例或教學錄像為導課切入點,將情境教學法、討論法及案例分析法綜合運用于課堂教學中。教學方法新穎,改變了傳統填鴨式或一言堂的教學模式,在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教具、標本、模型)的同時,盡量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展示教學內容,讓抽象的理論具體化,深奧的知識淺顯化,靜態的內容動態化,用現代技術手段突出重點,化解難點。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形成課堂上的師生互動,能幫助學生激活思維,提高興趣,完善知識,拓展能力[4]。特別是讓學生參與情境病例分析,讓她們將所學知識遷移到模擬情境教學病例中,一方面得到專業素養訓練,另一方面用新的思維方法即評判性思維去對實際問題的識別、分析、預測,縮短了理論課與臨床實踐的距離,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到提升,有效提高了教學質量及教學效果[5]。
4.2 基于社會需求“0距離”的課堂教學方法能明顯提高護生的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成績
據了解,2010年全國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不足30%,而我校2006級應屆護生158人參考,一次性四門均合格107人,通過率為67.72%。高出全國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37~38個百分點。從表2可見,我校中專護生2010年實際參加執業資格考試成績與考前模擬考試成績比較,相關知識、基礎知識、專業知識等明顯高于考前測試,由表3可見,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各單科成績分別是:相關知識合格率為67.72%、基礎知識合格率為68.35%、專業知識合格率為77.22%、專業實踐能力合格率為85.44%。這些優良成績的取得意味著將情境教學法、討論法、病例分析法綜合運用于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培訓課程中,同時結合歷年考試題型,給學生介紹應考技巧、解題思路及方法[6]。特別是在課程講授中開展體現多學科相互滲透,融會貫通,反饋護生綜合素質水平的病例討論,提升了學生用全面、多維思維方式去認識患者的需要,鼓勵質疑問難,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7]。為護生順利拿到了走向職業場所的通行證,直接實現學校到醫院的“0距離”就業提供了可能。
教學是師生共同完成教學任務的雙邊活動。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為實現教學目標采用的某種方法,它是為完成教學任務而采取的教與學相互作用的活動方式的總和[8-9]。是依靠特定的載體(學生-教師)去保證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提高的特殊方法。學校將護生能否順利通過考證,與社會對學校教學質量的評判和認定、學校的生源、學校的生存與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而教師則應圍繞學校辦學理念,把尋找有效的教學方法始終作為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斷探索和追求的更高目標[10]。通過課堂教學方法的不斷創新與改革,使抽象的理論知識形象化、生動化,加深護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幫助護生形成新的護理觀,實現教學方式從灌輸式向啟發誘導式轉化[11]。使學生的就業儲備如知識結構儲備、能力結構儲備、技能結構儲備等明顯提高,以達到社會需求“0距離”培養目標。
[1]李德芳,汪淼芹,王游嵐,等.影響應屆中專生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效果的相關因素[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0,27(9):1361-1364.
[2]張立新.護士執業考試對護理教育發展的作用[J].中華護理雜志,1998,33 (10):616-617.
[3]劉文秀.情境教學法在《內科護理學》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09,23 (5):1307.
[4]宋秋香.外科護理學理論教學方法的改革[J].護理研究,2009,23(8):2207-2208.
[5]楊瑞,李亞潔.案例教學法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03,17 (9):1006-1008.
[6]蘇樺,李明農.護理學基礎執業考試題型分析和思考[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4,21(6):84-85.
[7]蘇樺,李明農.從全國護士執業考試分析護理學基礎教學[J].護士進修雜志,2004,19(2):154-155.
[8]周秀華,劉燕燕,呂偉波.問題討論式教學在《內外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02,37(5):370-372.
[9]李秉德.教育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93.
[10]張建欣.病例討論教學法在高職護理專業內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9,26(4):61-62.
[11]唐泓源.病案教學法在中專內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01,15 (5):296-297.
Reform of nursing classroom teachingmethod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zerodistance from social needs
LILongzhen1,HE Jian1*,LIDefang1,WANG Youlan2,LIU Yan1,WANGMiaoqin1
(1.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Nanchong 637000,China;2.Management Science Department of Chongqing Electric Power College,Chongqing 400053,China)
Objective:To train the students to think and judge clinically through the reform of classroom teachingmethods and improve the pass rate of Nurse Licensing Examination in 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MethodsIn the teaching of Medical Nursing to secondary nursing school students of 2006 batch,the control group merely followed the objective-oriented teaching methods,covering five chapters,including kidney diseases,endocrine and metabolic diseases,rheumatic diseases,diseases caused by physical and chemical factors and infectious diseases.Besides objective-oriented teaching methods,the experimental group adopted situational teaching,discussion and case analysismethods in the teaching of another five chapters consisted of respiratory,circulatory,digestive,hematological and nervous system diseases.After teaching,comparisonsweremade by analyzing the testmarks.Then,new teachingmethodswere applied in the training courses for Nurse Licensing Examination.ResultsThe averagemark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1).The averagemark in Nurse Licensing Examination of 2006 batch was higher than the national one,with the pass rate in related knowledge 67.72%,basic knowledge 68.35%,professional knowledge 77.22%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85.44%.ConclusionTeaching method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zero-distance"from social needs have been proved effective in students′achievement in learning and in passing the Nurse Licensing Examination,which ensures instant employment after graduation.
Reform of teachingmethods;"Zero-distance"employment;Secondary nursing school students
G420
A
1673-7210(2011)03(a)-024-03
四川省南充市市級應用技術研究與開發資金項目(編號:2010SF26)。
李隆珍(1957-),女,四川武勝人,大專,副教授,川北醫學院護理學院內科護理學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護理教育,護理管理。
*通訊作者
201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