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徽省科技廳宣傳中心 方太升 陳泰
自主創新 風景這邊獨好
文/安徽省科技廳宣傳中心 方太升 陳泰

2010年1月23日,國家技術創新工程安徽省試點工作動員大會在合肥舉行。
踏進“十二五”門檻,回眸“十一五”發展,自主創新為安徽構筑的一道靚麗風景清晰映入眼簾:
“兩個34%”:“十一五”期間,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年均實現34%的增長,是同期GDP增幅的2.5倍;實施國家糧食豐產科技工程,為全省糧食增產貢獻34%的份額。
“五個70%以上”:75.4%的科研機構設在企業,73.6%的研發經費源于企業,75.3%的省級攻關項目以企業為主體承擔,85.7%的專利申請數和72%的省級科技成果出自企業。
“四個全國10名左右”:全省專利申請量、授權量、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四項自主創新指數進入全國10名左右。
“三個中部第一”:安徽省擁有國家級創新型(試點)企業數、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數、工業企業擁有的發明專利數均居中部首位……
“半壁江山”:奇瑞、安凱、江淮三大自主品牌汽車企業已分別在新能源乘用車、客車和商用車上進入前沿,總計有11款新車型入選《新能源推薦目錄》,幾乎占據國家已公布的24款新能源推薦車型的“半壁江山”。
“十一五”期間,安徽堅持把自主創新作為發展戰略的核心,特別是為貫徹胡錦濤總書記視察安徽關于“應在自主創新方面有更大作為”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應對金融危機的緊要關頭,安徽省相繼啟動了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國家技術創新工程試點省和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等建設。五年來,安徽自主創新著力核心區域、核心企業、核心項目“三個核心”,突出企業主體、創新載體、產學研一體“三體建設”,產業、科技、人才、改革“四大成果”呈現加速涌流的發展態勢。自主創新不僅成為全省發展大局的一大特色、一大品牌、一面旗幟,更成為安徽加速崛起、全面轉型的強大引擎。
電子信息、節能環保、新能源、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車、公共安全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已成為全省最具增長潛力的產業。預計2010年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可從2005年的6.3%提升到12%以上。
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全省優勢行業及其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顯著提升。奇瑞公司逐步掌握汽車研發制造的核心技術,擁有發動機、變速箱和整車設計等100多項專利。江汽集團依托完全自主產權的輕卡、客車專用底盤和二次創新的瑞風商務車,連續14年保持50%以上高速增長。馬鋼集團率先建成我國第一條火車車輪輪箍生產線、第一條高速線材軋機生產線、第一條H型鋼生產線,并發起成立了代表國內最高水平的集建筑用鋼生產、設計、施工、研發于一體的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銅陵有色先后開發出高新技術產品51項,主產品陰極銅產量連續5年位居全國銅行業第一。海螺集團開創了我國建設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的先河,首創的水泥低溫余熱發電技術被列為國家十大節能工程之一。淮南礦業攻克煤與瓦斯共采關鍵技術。安慶石化突破“油改煤”技術瓶頸,建成全球最大的煤氣化工程。此外,作為國家糧食豐產科技工程實施省份之一,“十一五”期間,安徽累計建設工程核心區、示范區和輻射區6400萬畝,累計增產糧食650.8萬噸、直接經濟效益108.3億元,為全省糧食增產貢獻份額達34%。。
截至目前,全省擁有國家級創新型(試點)企業25家,居全國前列;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1300多家,居全國前列、中部首位;預計2010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是2005年的4.5倍;新產品銷售收入是2005年的4.7倍;全省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分別是2005年的9.7倍和7.7倍,在全國的位次較2005年分別提升11位和7位,增幅居全國第1和第2位;技術市場交易額是2005年的2.8倍。“十一五”期間,全省有40多項科技成果獲國家科技獎勵,居中部前列,取得了以EAST全超導托卡馬克實驗裝置等為代表的一批國際領先的基礎成果、以科大訊飛智能語音等為代表的一批引領發展的應用成果和以奇瑞汽車等為代表的支撐發展的自主品牌。2009年,安徽整體區域創新能力居全國第11位,創新潛力已躍居全國第3位。
一個更大范圍的區域創新藍圖已經繪就。“十一五”期間,在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和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兩大平臺帶動下,全省技術創新呈現出競相發展態勢。安徽省成為首批國家技術創新工程試點省,合蕪蚌試驗區進入國家層面推進。合肥市獲批開展國家創新型城市試點,合肥國家級高新區被列為國家創新型科技園區;蕪湖、蚌埠省級高新區升格為國家級;銅陵、馬鞍山、池州、淮南(籌)省級高新區獲省政府批準建設;寧國市設立全省首個省級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中航、中建材、中電科技集團等一批央企及駐皖高校院所紛紛在皖建立研發中心和產業基地。預計到“十一五”末,全省財政科技投入和安徽省爭取國家科技經費分別是2005年的5倍和4倍。

安凱HFF6121G03PHE混合動力客車

EAST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
展望“十二五”,安徽將以支撐“全面轉型、加速崛起、興皖富民”為主線,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以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和國家技術創新工程試點省為主抓手,加強與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的有機結合,突出“高端引領,開放融合,先行先試,聚焦突破”,聚焦重點產業、企業、園區和項目,著力打造一批“千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千億元”創新型園區和“千億元”骨干企業,實施一批具有牽動性、集成性、標志性的重大項目(專項),努力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創新型企業培育、創新載體建設、產學研一體化、體制機制創新和創新環境優化等6個方面實現更大突破,切實走出一條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科學發展路子。
責編/齊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