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平 周翔
較高的欣賞能力。欣賞能力包括完善的審美感觀、敏銳的審美感受力、豐富的審美想象力。其中敏銳的審美感受力是欣賞能力的核心。主持人要盡可能地用審美的眼光對生活進行觀察,敏銳地感應各種事物潛在的美的信息。審美想象力的豐富與否,也是確定一個人是否具有較高審美能力的因素之一。主持人是“傳媒形象”,是“本于自我高于自我的角色”。他必須具有較高的審美感受力,才能在節目交流中,把受眾需求放在心上,才能真正把“真實美”“個性美”“和諧美”“人文美”作為節目和節目主持藝術的追求尺度。
豐富的文化知識。審美是一種文化活動,一個人若要展開審美活動,就必須具有豐富的文化知識。這種文化知識涵蓋面廣,包括歷史知識、社會知識、科技知識、藝術知識等等。文化知識越豐富,越能更好地欣賞和表現生活中各個領域的美。一個主持人不必是一位專家,但他必定是一個博學多才的人。主持人只有廣泛汲取各個領域的文化知識,才能提高自己對美的認知和感悟能力,才能在節目中把美恰當地運用和展現出來,以達到和受眾之間美的和諧與共賞。
良好的審美心境。審美是對象與主體之間發生的一種情感反應活動,審美心境是引起這種活動的重要情緒基礎。對于主持人來說,需在有了一定的經歷和體驗之后才能領悟到美的真諦,才能擁有容納美的心境,才能體現出優雅的儀表風度、良好的氣質修養、美好崇高的人格魅力,才能煥發那種質樸、美麗而持久的光輝。
高尚的審美情操。審美是一種高尚的行為,是人類精神文明發展程度的一種標志。只有心地高尚、具有積極向上力量的人,才會去發現美、保護美、欣賞美和創造美。只有心靈美的人,才能真正擁有它,與它產生共鳴。這就要求主持人要有對美的感受力、對美的認知理解能力和審美心境,更要有高尚的審美情操,在追求美的過程中不斷審視自己;要有較強的自我剖析能力,無論何時都要清醒地認識自己所處的位置。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對美的追求更加趨于完美,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美的使者,才能把美傳遞給廣大受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