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萍
近年來,看了中央電視臺舉辦的幾屆全國青年歌手大賽,對于參賽歌手在綜合素質考評板塊中的表現,深有感觸。眾多參賽歌手樂感很好,音樂理解力很強,舞臺駕馭力也不錯,但往往視唱樂譜的能力很低,甚至不識譜,尤其是通俗組出現不少這種狀況。每次看到這些,心里就有很大的觸動。作為一名由音樂教師轉行為專業歌手的我來說,舞臺藝術實踐這么多年,深知基本功訓練的重要性。
視唱是學習音樂的基礎,其目的在于訓練人的識譜能力,培養人的節奏感、音準和音樂感覺,為日后成為專業歌手打好基礎。不能好好地視譜,就不能理解音樂作品,也就不能通過自己的二度創作將作品演繹得十分完整而精彩,因此在學習音樂的初期,很好地學習視唱,掌握視譜技能不僅非常必要,而且是至關重要的。
基本功訓練扎實與否在演唱作品時就會體現出來。當我們拿到一首歌曲,首先要進行作品分析:作者與作品的時代背景,作品的風格如何,節奏特點是什么,速度、力度怎樣,什么調式、調性等等,具體到每一個音符,都要準確拿捏。就拿譚晶演唱的《一杯美酒》這首歌為例:它是一首維吾爾族民歌,維吾爾族民歌蘊藏極為豐富,包括愛情歌、勞動歌、歷史歌、生活習俗歌等類別,這是一首民族特色強烈的愛情歌曲,表達了對自己心儀已久的戀人的無比忠貞和熱烈追求,它是一首羽調式歌曲,開闊而明朗。整首歌有兩個節奏特點集中體現:切分音節奏和十六分音符加附點節奏,切分音是從弱拍或強拍的弱部分開始,并把下一強拍或弱拍的強部分持續在內的音,這也是通俗歌曲經常會碰到的,對切分音節奏的掌握尤其重要。在音準方面,注意半音關系,民族調式的半音關系有別于十二平均律,我國的民族調式往往碰到升號或降號的時候,要升或降得足一些,聽上去比較符合我們的聽覺習慣。還有歌曲中出現的增二度(歌詞是盤旋不飛),要重點把握,以上這些就體現了完整的維吾爾族民歌基本風格。
其次,必須唱出自己的風格。通俗歌曲的特質具有平民化屬性,它融入了百姓的生活,與百姓心貼心,唱出了老百姓的真實心聲,歌曲就像唱他們自己的生活點滴。在作品的鋪墊下,通過通俗歌手適當合理的二度創作,加入自己獨特的聲音技巧,自身生活閱歷的積累,以自己的方式抒發內心情感,與聽眾、觀眾實行雙邊互動交流,把聆聽者真正帶入作品的內在世界,引發聽眾、觀眾內心的情感共鳴,使歌手與聽眾、觀眾渾然一體。就拿《青藏高原》這首歌曲為例,整曲以明朗高亢而富有藏族風格的旋律,熱情地歌頌了美麗莊嚴的青藏高原,表達了對祖國錦繡山川的眷戀、熱愛之情。這首歌的全曲是羽調式,節拍以四四拍子為主,中間插以四二、四三拍子,引子為散板,曲式結構為有引子、前奏的二段體。歌手李娜和索朗旺姆的演唱各有千秋,最后一句“呀啦索,那就是青藏高原”,兩個版本處理方式就有不同,結尾的長句重復第二遍時,李娜在唱到“高原”二字,先是在“高”字上唱出一個高八度,然后緊接著一個藏高音加過渡音再平鋪到“原”字上,使得這個最后的一個長句把整首歌曲推向了最高潮;索朗旺姆則在“高”字上的高八度音上再次提升一個音節,藏高音部分提前推向更高的音高,擴大跨度,然后再回落到“原”字上,唱出了不同風格。
我在唱《一杯美酒》這首歌時,,把自己置身其中,仿佛身處那個環境,演唱時吐字清晰,語氣親切,聲情并茂,對心上人的思念以及渴望的情感注入內心,用這樣的方式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一杯美酒》經過重新編配,加入電聲樂隊伴奏,從音色、音響到和聲、配器,都充滿了時尚感和獨特性,賦予了這首歌新的生命。切分音節奏的特點體現了活力、動感,長音“啊”用漸強來展現,強調后面的“情人”兩字,“你的花容月貌”要唱得輕柔,像說話,如傾訴,感覺真像一杯美酒讓人迷醉,打動人們的內心。我用流行音樂的演唱方式演繹民歌,將原汁原味的少數民族音樂與流行音樂融為一體,展現嶄新的視聽感受,賦予了新的音樂內涵。在歌唱過程中將技巧與激情有機結合,調整氣息、音色,產生出優美的聲音,讓歌曲充滿靈性,與聽眾貼得更近。在演唱作品的同時,更需要加強五線譜視譜,采用固定調唱名法快速的視唱能力、聽辨模唱能力,瀏覽大量的音樂作品,提高自己的綜合音樂素質,做到“心中有內容”。專業歌手必備的基本功要靠長期的積累與鍛煉,才能在表演中游刃有余。
磨刀不誤砍柴功。作為一名通俗歌手,對作品的風格、節奏、音準、樂感的掌握非常重要。只有重視基本功訓練,才能正確快速地視唱樂譜;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深厚的音樂理論基礎知識,具備高超專業技巧,才能準確把握音樂風格,完整詮釋音樂作品,自身特有的音樂魅力才能獲得盡情地釋放,并以此打動觀眾,達到最佳的藝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