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賽紅
外語習得理論認為,從學習者的語言學習情感體驗出發,能夠使得學習者接近真實的語言學習環境,從而不斷地激活自身語言學習潛能和激情,更利于他們學習英語。由此可見,在英語課程教學中,發揮好學生的積極學習情感,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強他們的學習情感體驗,從而起到優化課程教學過程和方法的作用。這種積極學習情感的運用為構建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創設自由表達氛圍,鼓勵學生大膽嘗試
中學生的語言學習認知心理告訴我們,為學生的語言學習提供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能夠在激活學生主動學習和主動探究的基礎上,增強他們的學習動機感。自由學習氛圍的營造,從某種意義上說,更為學生提供了可認知、可嘗試、可展示的時機,讓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得到激發。
教師作為課程教學的組織者,更應該從學生的語言學習認知和需要心理出發,發揮好引導促進作用,為學生的語言表達和學習使用提供更為自由的學習環境氛圍。該種氛圍的營造應該建在自由表達學習的基礎上,讓學生能夠感覺到自身的生命價值和存在尊嚴,以此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與此同時,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嘗試和探索運用各種學習思維模式深入課程學習過程,幫助學生通過輕松記憶的方式來理解感悟文本學習內容。這樣的教學模式對于構建師生和諧的新型關系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更為師生之間的平等交流提供暢通的渠道,促進教學相長。
現行的《牛津高中英語》(Advance with English)教材在編排上尤其注重學生語言學習心理的認知需求,鼓勵學生嘗試和探索運用多種學習思維參與課程教學過程。如在模塊一Unit 2 Growing pains的“Reading Home alone”的教學中,以營造自由表達的學習氛圍來激活學生的語言表達欲望。在教學中,通過運用影視資料來展示青少年在成長中遇到的各種困惑,要求學生思考:Do you meet the same growing pains?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能夠從學習思考中進一步感悟,特別是學生的自由語言表達應予以注意。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學習思考情況,以What do I do when meet the problem?為話題進行自由表達,以此來激活他們的語言學習思維。
二、營造合作交流氛圍,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
學生的積極情感不僅表現在敢于大膽嘗試,更重要的是,能夠運用這些情感來予以充分學習和運用。這種情感的運用,能夠讓學生的語言學習思維變得更為清晰,便于增強他們的學習潛能和興趣,從而增強他們的學習情感體驗。
從學生的語言表達和交流心理需要出發,以合作交流為契機來為學生的學習情感增勁,不僅能夠使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和作用得以體現,還能夠有效地增強他們的學習情感體驗。在教學中,創設自由交流環境氛圍,就是鼓勵學生嘗試和探索運用多樣化的表達方式來再現文本內容,以培養他們的語言運用技能。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根據文本教學內容要求,能夠發揮自己的想象思維進行互相交流。教師可根據學生的語言學習表達情況予以指導,更利于增強他們的學習體驗,提高課程教學效果。
教師在營造合作探究的氛圍時,可根據文本學習資源予以優化組合,通過借助任務型教學方式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如在《牛津高中英語》的模塊一Unit 3 Looking good,feeling good的“Reading B Dying to be thin...”教學中,就合作表達交流氛圍的營造,要求學生圍繞“Reading A”中的習題進行思考,建議學生能夠運用文本中的詞匯進行概括。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能夠圍繞“Why do the author want to lost his weight?”和“How to make us become health?”進行自由合作探究,以此來幫助他們熟悉文本教學內容,使學生的學習情感也得到了增強。
三、構建互相尊重氛圍,激活學生的學習信心
學生在語言課程學習中不僅需要得到別人的認可和贊同,更需要一種心理上的尊重和滿足感。這種心理滿足,不僅能夠使得他們的學習情感得以充分體現,還能夠增強他們的學習自信。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創設彼此互相信任和尊重的氛圍,讓學生的學習情感得以展現。這種互相尊重,應該體現在尊重學生的學習人格基礎上,以鼓勵為主導,幫助學生能夠體味到“天生我我材必有用”的自信感。在此基礎上,為學生的語言學習情感提供可運用的平臺,鼓勵學生積極展示表達。
總的來說,在高中英語課程教學中,從學生的語言學習積極情感出發,發揮好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和作用,能夠進一步地增強他們的語言學習內驅動力,提高他們的語言學習和使用能力。關注學生的積極學習情感,更是構建和諧課堂教學的重要方法。
(作者單位 江蘇省海門市悅來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