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旭霞
歷史的列車已將人類載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即信息時代、知識經濟時代。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與實踐能力,順應時代潮流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職責,而英語已成為社會生活和國際交往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掌握了英語就把握了參與發展的機會,所以作為英語教師,我們更要樹立全新的英語觀和學生觀,把握好課堂教學,把學生培養為高素質有創意的人才,而不是應試教育的“奴才”。
那么讓我們來關注一下我們現階段英語教學所存在的問題與誤區:
一、教師“抱著走”,包辦代替,唱獨角戲。
二、“滿堂灌”或“填鴨式”教學。
三、“塊塊式”教學。多年來外語教學尤其是高中外語教學已形成了這樣一種模式:詞匯教學——閱讀——翻譯——語法分析。
四、知識型課堂。大多英語教師在課堂上大講特講的都是語言點、語法知識,而忽略了英語知識的運用與交際。
五、考試型評價。我們外語教學現在的評價體系局限于高考,也就是應試教育。
下面再讓我們看一看英語素質教育的本質:
一、英語素質教育應以學生全面的、整體素質的提高為根本目的。
二、素質教育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素質教育應以開發學生的潛力為基礎。
四、英語素質教育要尊重和健全學生的人格與學生自身的發展。
五、積極推進英語教學法的改革,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在落實英語素質教育問題上,我們必須堅持如下幾個教學原則:
一、寓思想教育于語言教學之中的原則。
二、“四會并舉”階段側重原則。
三、實踐性原則。
四、交際性原則。
我們學習英語最終的目標是為了應用,所以也應為教——學——用。大道理、大原則講了不少,那么具體到英語教學中我們該如何實施素質教育,從而優化我們的英語教學呢?
一、課前準備活動。俗話說,“有備無患”,要想高素質、高質量、高水平的上好一節課,課前準備工作必須得做好。
二、課堂活動。如何優化課堂教學,奪取大面積豐收,是我們外語教師的重大任務,我們也只有站好自己的講臺才是最實效且最實際的。我一直以來都是從以下幾方面做工作的。
1.注重興趣的培養。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調查研究結果也證明,興趣占影響學習成功因素的25%,占影響學習失敗因素的35%。我們可以用競賽法讓學生進行英語單詞記憶,如英語書法競賽、知識競賽、朗誦競賽和表演競賽等,使學生在競賽中感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樹立自信心,激發學習興趣。
2.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新教材要求我們能靈活地運用各種先進的教學手段,充分發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對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特別是創新能力。
3.優化合理的課堂結合。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步進行:
首先,靈活運用“五步教學法”,一般為:復習、介紹、操練、練習、鞏固。
其次,我們要進行整體教學。
再次,我們要打造能力型課堂。
素質教育是一項系統而艱巨的工程,這對我們英語教師來說是一個持久的方向及目標,我們只要堅持這種理念并盡可能地滲透進我們的教學中去,總有一天,我們的英語教學會輕裝上陣,學生也會實現知識與能力雙豐收。
(作者單位 河南省濮陽市范縣職業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