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外觀設計侵權判定“整體比較”標準的反思與修正

2011-11-17 04:18:58袁博
電子知識產權 2011年7期
關鍵詞:外觀設計標準產品

文 / 袁博

外觀設計侵權判定“整體比較”標準的反思與修正

文 / 袁博

我國目前判定外觀設計侵權主要是依據“整體比較”標準,判定的重心是在整體視覺效果上是否讓一般消費者發生混淆。隨著司法實踐的不斷豐富,“整體比較”標準開始顯露很多局限,為了彌補該標準的不足,有的學者將目光投向了“創新標準”。創新標準將判定的重心放在了授權外觀設計與被控侵權設計在創新部分的比對上。這一標準解決了“整體比較”標準面臨的一些理論困境,但是同樣存在一些不足。面對兩種標準各自的優勢和不足,我們應該在堅持整體比較的框架內充分吸納創新標準的精髓,對“整體比較”標準進行必要的修正。

外觀設計 侵權判定 整體比較 混淆標準 創新標準

外觀設計專利侵權糾紛案件在我國專利糾紛案件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以上海法院2010年度為例,即有半數以上的專利糾紛案件為外觀設計專利侵權糾紛案件。在司法實踐中,判定外觀設計專利侵權主要是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中的第9條、第10條和第11條。其中,第11條規定了“整體比較”侵權判定標準。隨著司法實踐的不斷豐富和新類型案件的不斷涌現,“整體比較”標準面臨越來越多的質疑和挑戰,傳統的判定方法逐漸走入山窮水復的困境。

一、“整體比較”標準與混淆標準

(一)“整體比較”標準的內容

《解釋》第11條1. 《解釋》第11條規定:“人民法院認定外觀設計是否相同或者近似時,應當根據授權外觀設計、被訴侵權設計的設計特征,以外觀設計的整體視覺效果進行綜合判斷;對于主要由技術功能決定的設計特征以及對整體視覺效果不產生影響的產品的材料、內部結構等特征,應當不予考慮。下列情形,通常對外觀設計的整體視覺效果更具有影響:(一)產品正常使用時容易被直接觀察到的部位相對于其他部位。(二)授權外觀設計區別于現有設計的設計特征相對于授權外觀設計的其他設計特征。被訴侵權設計與授權外觀設計在整體視覺效果上無差異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兩者相同;在整體視覺效果上無實質性差異的,應當認定兩者近似?!币幎ǖ摹罢w比較”標準指的是在外觀設計侵權判定中要采取“整體比較、重點觀察、綜合判斷”的方法。具體內容是,判定基礎要著眼于授權外觀設計和被訴侵權設計整體上的視覺效果上的異同,這就是“整體比較”;在比較中,授權外觀設計區別于現有設計的設計特征(即創新部分,一般位于產品最吸引消費者注目的位置,如冰箱的正面,桌子的上面)和其他設計特征都要納入觀察范圍并對其整體視覺效果的形成產生影響,但創新部分應受到更大的關注,這就是“重點觀察”;以創新部分和非創新部分的視覺影響綜合而成的整體效果來判定需要對比的產品外觀是否構成相似,這就是“綜合判斷”。

(二)混淆標準在“整體比較”標準中的反映

《解釋》第11條第3款規定:“被訴侵權設計與授權外觀設計在整體視覺效果上無差異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兩者相同;在整體視覺效果上無實質性差異的,應當認定兩者近似。”其中,關于“視覺效果無差異”的表述,其實是受到混淆標準影響的另一種表述方式;“整體視覺效果無實質性差異”,與“混同”在本質上是一致的【1】。所謂的混淆標準是指,如果一般消費者僅憑其購買和使用所留印象而不能見到被比設計的情況下,會將再現設計誤認為是被比設計而產生混同,則被比設計與在先設計相同或近似,否則,二者既不相同也不近似【2】。

(三)混淆標準的起源

混淆標準是由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在1871年的Gorham一案2.Gorham Co v. White. 14 Wall 511. 81 U.S. 511,20 L Ed 731 (1871).中確立的侵權標準,至今仍然被美國各級法院經常援引。在該案中,被告被控侵權的餐具與原告獲得外觀設計專利授權的餐具在外觀上存在一些相似之處,是否構成實質相同成為該案的焦點問題。下級法院認為雖然有局部相似,但不構成實質相同。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最終推翻下級法院判決認為,如果普通觀察者看到后一件外觀設計后誤以為是前一件外觀設計,即兩件外觀設計達到混淆的程度,則后者構成對前者的侵害?;煜龢藴视纱舜_立,并被其他國家普遍采用。

(四)混淆標準對我國司法實踐的影響

混淆標準雖然在我國專利方面的法律規定中沒有明文表述,但是在立法理念上和司法實踐中卻被奉為圭臬,成為毫無疑義的主流觀點,深受混淆標準影響的《解釋》第11條規定的“整體比較”標準也成為外觀設計侵權糾紛案件中引用頻率極高的判定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專利侵權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會議紀要稿》(2003年10月)第24條第1款規定“人民法院在判斷外觀設計時,應當以一般消費者施以一般注意力是否容易混淆為標準。容易產生混淆的,即為近似外觀設計;反之,即為既不相同也不近似的外觀設計?!痹诟皇繉氃V家樂仕專利侵權案中,最高人民法院以公報案例的形式,強化了混淆標準對侵權判定的意義。在該案中,判決主文認為,侵權產品與原告專利產品的外觀區別在整體上并不顯著,容易使普通消費者在視覺上產生混淆,應該被認定為相近似,構成侵權。這一公報案例的意義在于,它確立了外觀設計專利權乃是防止普通消費者混淆之權【3】。

二、“整體比較”標準遭遇困境

隨著理論研究的持續深入和司法實踐的不斷擴展,理論上的質疑和實踐中的挑戰不斷涌現,混淆標準和深受其影響的“整體比較”標準開始凸顯越來越多的缺陷和不足,傳統判定理論開始步入深水區。

(一)混淆標準:遭遇質疑

有學者指出,混淆標準實質上是對商標法理論的借用。這種理論的借用雖然能解決部分侵權判定中的問題,但是卻忽略了商標和外觀設計在立法保護的立足點上存在本質的不同【4】。保護商標的立足點在于強化商品與商品制造者和商品來源地的聯系,因此需要防止消費者對商品的來源發生混淆、誤認;而保護外觀設計的立足點并不是要在專利產品和發明創造人之間建立一種在外觀上讓消費者可視化的固定聯系,即不是為了幫助消費者更有效的區分,而在于保護發明創造人的智力成果。正如2000年美國最高法院在“撒馬拉兄弟公司訴沃爾瑪”一案3.Wal-Mart Stores,Inc.v.Samara Brothers,Inc.(2000).中的論述“產品外觀設計幾乎毫無例外地出自與識別來源無關的目的。消費者知道,即便是最不尋常的外觀設計(如一個企鵝形狀的雞尾酒杯),也并不是用來識別來源,而是為了使產品本身更加有用或者更美觀。”可見,消費者是否發生混淆,與外觀設計是否應該得到保護,本質上并無必然的因果關系,從后文的分析可以看到,當消費者不發生混淆時,并不意味著與授權外觀設計比對的被訴侵權設計就必然不構成侵權;反過來,當消費者發生混淆時,也可能存在與授權外觀設計比對的被控侵權設計不構成侵權的情形。

(二)“整體比較”:力不從心

根據“整體比較”標準,在侵權判定中,應以一般消費者的視角從整體而非局部觀察授權外觀設計與被控侵權設計的區別從而得出結論。在理論和實踐中,這條規定遭遇了越來越多的質疑和挑戰。

1.操作失靈的判定標準

“整體比較”標準承認授權外觀設計中的創新部分(區別于現有技術的設計特征)相對其他部分更有影響,并且以綜合判斷的形式納入比對范圍,但問題是,整體比較的落腳點仍然在整體效果上,創新部分,只是影響整體效果的一個相對重要的因素,在地位上,是從屬于整體效果的,換言之,當一般消費者對于進行比對的兩件外觀設計產品的外觀整體視覺效果獲得明確結論時,外觀設計的創新部分對于判斷是否侵權實質上已經失去作用。這就在侵權判定上產生了一些與專利保護精神背道而馳的結論。

結論一:整體相同或近似即構成侵權

這種判定認為,兩種比對的外觀設計在整體視覺效果上構成相同或近似,足以使一般消費者構成混淆,因此構成侵權。這種結論的局限之處,在于忽視了產品種類對于外觀設計侵權判定的影響。對于一些較為成熟的產品(比如電冰箱、電話機、沙發、型材等)而言,它們的更新設計越來越多地是基于原有產品外形基礎上的改進,整體形狀可能相似,但因為這類產品的“設計空間”較小,完成獨創的外觀設計也越來越少,在后產品設計一定程度地變化,都凝聚了設計者不同尋常的創新,對于這種產品,如果仍然堅持整體比較,就會喪失公平,導致標準失靈。這里所提的“設計空間”概念,目前學界并無統一的定義,一般認為,指的是設計者對產品外觀設計的創作自由度,即在排除了公知設計、慣常變化、功能性設計和非裝飾性設計后的創作空間。最高人民法院在萬豐公司摩托車車輪案4.見于《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案件年度報告(2010)》。中也使用了這一概念,最高人民法院認為,設計空間對于確定相關設計產品的一般消費者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在外觀設計相同或者相近似的判斷中,應該考慮設計空間或者說設計者的自由度,以便準確確定一般消費者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5.關于淡化共性特征的論述,詳見最高人民法院在本田株式會社“汽車”外觀設計專利權無效行政案【(2010)行提字第3號】中的論述。正如前面指出的那樣,對于這些設計空間較小的產品,應該淡化產品共性特征對于一般消費者視覺效果的影響,6.部分外觀設計指對產品上的某一部分的形狀、圖案及位置關系進行的新設計。相應地賦予一般消費者對于此類產品的非共性的創新變化以更敏銳的感知力,即相應產品的外觀的創新變化雖然對整體影響不大,卻能在此時的一般消費者的眼中放大差異因而留下深刻印象,而不會因為淹沒在產品的共性設計之中而淡化影響。

結論二:整體不同或不近似則不構成侵權

在“整體比較”標準下,當兩件對比的外觀設計產品不構成相同或近似、令一般消費者不產生混淆的情況下,認為不構成侵權,似乎也是合乎邏輯、順理成章的結論。實踐中,這個結論容易被利用而成為一種規避侵權責任的理由。例如,某廠家生產出一種具有獨特外觀設計的產品,引起某個消費群體的喜愛,其他不法廠家往往利用“整體比較”標準的局限,一方面抄襲該外觀設計造型中的創新部分,另一方面又對其整體上作出較大程度的變化,達到整體視覺效果的顯著區別,由于我國法律不保護部分外觀設計7.專利復審委員會第13658號無效決定書。,這樣做常常能規避侵權責任。又如,某廠家生產出有一定獨特造型的產品,被控侵權方從造型上完全仿制該產品,僅將該產品的整體外殼或部分外殼改用透明材料制成,以致從各個視圖角度都可以看到該產品殼體內部的結構。在這種情況下,若以視覺上從各個視圖都能看到兩者的不同而認定兩者不相近似的話,明顯對在此產品獨特造型上做出貢獻的專利權人不公平,因為被控侵權方完全采用了該外觀設計的設計構思;相反,若認定侵權,則要解釋兩者在消費者的視角上構成近似又陷于牽強【5】。導致這種情形的原因,仍然在于本應特別考慮的創新設計被淹沒在包括大量非創新設計的整體效果之中而無法有效影響判定主體在宏觀上形成的整體視覺印象。例如,就下面兩圖所示的產品而言,由于形狀、顏色的區別,兩件產品的外觀設計較為懸殊,不會讓消費者從整體上發生混淆,但是,是否就能得出不構成侵權的結論了呢?仔細研究不難發現,就設計構思而言,兩件產品的外觀實質上是高度近似的。可見,在這種情況下,整體比較的標準再度失靈。(見圖一)

2.難以統一的主觀裁量

在整體比較的標準下,并不排斥對局部變化的考慮,但是,對于局部變化對整體效果產生影響的評估,卻經常因為沒有可操作性的細化標準而充滿了可左可右的主觀裁量:認為該外觀設計的局部改進對于該產品的整體視覺效果有顯著影響的,就強調該局部的區別,然后以此局部產生的區別在整體視覺上不會消失或者以該產品外觀設計空間較小為由而認定兩者不相近似;相反,認定該外觀設計的局部改進對該產品的整體視覺效果不具有顯著影響的,就會以該產品仍有較大的設計空間、或者這些局部區別不足以使一般消費者從整體觀察予以區分開來而認定兩者相似【6】。

例如前文提到的萬豐公司摩托車車輪案,該案歷經了專利復審委員會、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多個行政和司法程序,各方對車輪外觀設計的創新部分認定相同(輻條),但就該創新部分是否對產品的整體視覺效果造成顯著影響方面爭議明顯。

圖一

圖二

該案中,涉案專利與在先設計均涉及摩托車車輪,如下圖所示,二者區別在于輻條設計略有差異,涉案專利的輻條兩側平直,一面中間呈凹槽狀,在先設計的輻條兩側略帶弧度,兩面均為凹槽狀。(見圖二)

專利復審委員會8.(2009)一中知行初字第2556號行政判決書。認為,摩托車車輪基本上均由輪輞、輻條和輪轂三部分組成,圓形輪輞應屬于車輪的慣常設計,輻條的形狀設計相對于輪輞通常對車輪的整體視覺效果更具有顯著影響,而涉案專利輻條與在先設計輻條的弧度相差不大,凹槽設計亦屬于細微變化,均未對整體視覺效果產生顯著影響,使得涉案專利與在先設計構成相近似的外觀設計。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9.(2010)高行終字第448號行政判決書。和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10.(2010)行提字第5號行政判決書。認為,摩托車車輪均為輪輞、輻條和輪轂組成,受其所設定功能的限制,外觀變化的空間均為有限,因此,上述區別在設計空間有限的車輪產品上已經對整體視覺效果產生顯著影響,因此,撤銷了專利復審委員會的無效決定。

最高人民法院11.美國人很早開始了對這種標準的研究并產生了“新穎點法”,肇端于1984年的Litton Systems案例。一般認為,新穎點法的目的在于避免概念化認識外觀設計的整體而無視區別于在先設計的獨有特征。認為,在摩托車車輪領域,摩托車輻條的設計只要符合受力平衡的要求,仍可以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存在較大的設計空間,二者區別對整體視覺效果的作用較小,涉案專利與在先設計構成相近似的外觀設計。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各方得出的兩種意見截然相反,依據的卻是同一個判斷標準,這恰恰說明了這種標準亟待可操作性的進一步細化。

(三)困境:帶著鐐銬跳舞

目前“整體比較”標準遭遇的困境,在于強調整體效果和創新部分比對結果的一致性,當兩種對比結果出現矛盾時,既有的判定標準就得出了無法令人信服的結論。事實上,外觀設計中的美感,是通過整個設計方案體現出來。設計人運用設計手段將設計要素表現出來的設計要點和現有設計部分內容有機整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技術方案。就其本質屬性而言,外觀設計屬于建立在產品之上就產品的外在裝飾性所作的藝術構想的外在表達,基本特點在于其復合性【7】,脫離了產品的抽象的線條、圖案和色彩可以成為著作權上的作品,卻無法構成專利法上的外觀設計。外觀設計的保護范圍,是組成外觀設計的各個設計要素組成的整體,而不是單獨的要素或者某些要素的組合【8】。因此,“整體比較”標準并非完全應該否定,而只是在部分情況下應修正適用條件以恢復其彈性。對“整體比較”標準不分條件地機械適用,不但會使判定結果有時顯悖常理,也會限制這種判定標準的健康發展,最終變成“帶著鐐銬跳舞”。

三、創新標準的提出及分析

不難看到,導致現有外觀設計侵權判定標準遭遇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整體效果和創新部分對比出現差異時沒有合理協調。有學者認為,理想的判斷標準,應該是要充分關注外觀設計專利中引起消費群體注意和喜愛的創新設計部分。在此背景下,一種修正原有標準不足的新標準呼之欲出,這就是創新標準。12.Litton Systems Inc.v.Whirlpool Corp.,728F.2d 1423(Fed.Cir.1984).

(一)創新標準的內容

創新標準是指:被控侵權產品是否包含了專利設計中一般消費者在正常狀態下能夠看到的裝飾性創新部分。在這種標準下,判斷主體仍然是一般消費者,但具有區分現有技術和創新設計的能力;判斷方法是看被控侵權產品是否抄襲、模仿了原告外觀設計中的創新部分或者被控侵權產品是否與專利產品的創新部分區分明顯。如果存在抄襲或者模仿,則可以認定相同或者近似;如果差別明顯,則可認定不相同或者不相近似【9】。實踐中,一些法院開始實踐這種標準,例如《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專利侵權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中規定,對被控侵權產品與外觀設計專利產品進行比較,應當進行整體觀察和綜合判定,看二者是否有相同的美觀。比較的重點應當是專利權人獨創的富于美感的主要設計部分(要部)與被控侵權產品的對應部分,看被告是否抄襲、模仿了原告的獨創部分??梢钥吹?,北京高院在不排除“整體比較”標準的基礎上充分吸納了創新標準的實質精神。

(二)創新標準的優越性

1.符合專利法新修訂的精神

2008年修訂的《專利法》,對外觀設計的定義引入了創造性標準。該法第23條第2款規定:“授予專利權的外觀設計與現有技術或者現有技術特征的組合對比,應當具有明顯區別?!鄙鲜鲆幎ǖ淖兓f明,專利法開始將關注的重點,向著外觀設計的創新部分轉移。

2.擺脫“整體比較”標準的困境

采用創新標準后,抄襲外觀設計創新部分卻改頭換面的侵權行為將得到有效規制,判斷重點集中在整體框架中的創新部分,可以淡化產品共性特征等設計因素影響,使得主觀裁量獲得相對集中、客觀的評判基礎。對比范圍的縮小,也使得評價結果相對更加有針對性和有效性。并且,也解決了兩件產品整體比較有較大差異而創新部分基本相似時如何認定的問題,即在此情形下重點考察要部的創新性是否被抄襲來確定侵權的構成與否。

3.有利于鼓勵設計創新

在成熟產品和設計空間較小的產品中,如牙刷、吹風機等,存在一些變化不大的基本形狀,改進已有外觀設計的余地已經很小,因此只能對局部進行創新和改進,在”整體比較”標準的判定下,這種后續改進型產品很可能因外形整體相似而面臨在先專利權利人的指控,從而對改進產品設計的積極性造成打擊。采用創新標準以后,則可以避免這一問題。

(三)創新標準的不足

1.徹底拋棄了整體比較框架

不難看出,創新標準其實是借鑒了發明和實用新型的侵權判定的必要技術特征理念。這種新標準徹底擺脫整體比較的束縛,的確解決了判定實踐中碰到了一些問題。但是,應該看到,徹底否定整體比較框架而采用新標準,其實是模糊了外觀設計和發明、實用新型的本質區別,在侵權判定上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發明和實用新型是一種技術方案,而實用新型是一種設計方案。發明和實用新型的價值直接與具有創新性的技術特征相連,而外觀設計的創新設計雖然也是意義所在,但是,這個創新設計是附著在整體設計之上的,它不能完全脫離整體而存在。關注外觀設計的創新部分并以此為判定重點,但是并不是要把外觀比對實質變成局部比對,那樣,不但矯枉過正,又會產生新的問題:例如,如果創新部分在產品外觀中占的比例很小,不足以影響產品的整個外觀時,雖然創新部分中的創新部分近似,也不能認定被控侵權產品與外觀設計相近似。

2.不能解決部分創新部分相同時的判定問題

創新標準雖然提出了以是否抄襲創新部分作為構成侵權的判斷依據,但是卻沒有解決以下兩個問題:第一,當創新設計只有一處時,部分抄襲、模仿該創新設計是否構成侵權?第二,當創新設計有多處時,抄襲其中的一部分是否構成侵權?美國的外觀設計侵權判定實踐中也碰到過同樣的問題。因為混淆標準的不足,美國人通過1984年的Litton Systems案 確立了“新穎點”法(基本精神與創新標準相同),卻在后來的審判實踐中慢慢發新穎點法的不足。特別是在Whitman Saddle案中,被告的被控侵權馬鞍設計與原告的馬鞍外觀設計在創新部分上基本相同,但是只有原告的一個下垂部的創新部分沒有抄襲,結果法院根據新穎點法判定侵權不成立。判決的不合理促使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們開始反思,并在今年的審判實踐中棄用了“新穎點”法??梢钥吹?,當面臨只有部分創新部分相同時的判定問題時,整體比例的思想仍然沒有過時,解決的方法似乎又回到了整體比較上。

四、外觀設計侵權判定標準的進路:涅槃后的重生

表一

13.Smith v. Whitman Saddle Co 148 U.S. 648 1983.

14.Egyptian Goddess,Inc.,Plaintiff v. Swisa,Inc.,et al.,Defendants,Civil Action NO:03-CV-0594-N.

15.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在 Egypitan Goddess案中確立的規則,在普通觀察者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在先技術及專利設計中的“新穎點”,并充分考慮“新穎點”對于區別在先設計與專利設計中的重要性。

正如前文所分析的那樣,“整體比較”標準與創新標準在具體的實踐中都各有自己的優勢和不足。事實上,這兩種標準并非互相排斥、非此即彼的,在“整體比較”標準的框架內充分吸納創新標準,就是解決問題的有效之道。美國2008年在Egyptian Goddess案 中確立的融合了新穎點法的新混淆標準 ,就是一個有益的啟示,正如黑格爾在《小邏輯》中認為的那樣,否定之否定是事物發展的方向。在侵權標準上的肯定、否定、再肯定,是在復雜多變的審判實踐中對侵權判定理論的不斷豐富。

因此,在仔細分析了兩種判定標準的優勢和不足,并在充分考慮到產品種類對侵權判定的影響下,筆者嘗試提出了一個修正的整體比較方法,如表一所示。

具體表述如下:

兩件產品在比對外觀時,首先明確授權外觀設計創新部分,在此基礎上進行整體視覺效果的比對。

(一)整體比較相同或相似時

1.創新部分全部相同或者相似時,則構成侵權。

2.創新部分只有部分相同或則近似時,要考察相同或者相近似的創新部分在創新部分中的比例、影響以及整個創新部分在整體外觀效果上的比例、影響。綜合考慮兩種比例和影響后,得出相同或者相近似的創新部分對于整體外觀視覺效果的影響評估,進而根據影響大小形成是否侵權的心證。

3.創新部分完全不相同或者不相近似時,一般不構成侵權,但并不能得出必然不侵權的結論。如果創新部分對于外觀設計整體上的影響過于微小,則仍然認為構成侵權。

(二)整體比較不相同或不相近似時

1.創新部分全部相同或者相似時,如果是設計空間較小、慣常設計和功能性設計所占比例較大的成熟產品,則構成侵權。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被控侵權產品增加了授權外觀設計所沒有的慣常設計元素,仍然被認定為侵權,例如在飛利浦電熨斗造型的基礎上增加一個插座;如果是設計空間較大的其他產品,則一般也認為構成侵權,但如果創新部分在整體視覺效果所占影響過于微小,則不構成侵權。

2.創新部分只有部分相同或則近似時,重點考察相同或者相近似的創新部分在創新部分中的比例、影響以及整個創新部分對于產品外觀設計的意義,綜合考慮后得出結論。值得注意的是,在這種情況要形成構成侵權的心證,應該比(一)中第2中情形有更充足的理由。

3.創新部分完全不相同或者不相近似時,不構成侵權。

結語

從前文看到,對于外觀設計的侵權判定,“整體比較”標準仍然有繼續發展的空間。基于對外觀設計的整體保護思路,我國目前尚不對局部外觀設計進行保護,但利用部件對汽車外觀進行保護,已經得到多個法院的支持。例如,五十鈴自動車株式會社針對“機動車保險杠”申請了外觀設計并利用該專利成功阻止了天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在“天馬風馳”SUV汽車和“天馬風鈴”、“天馬乘龍”皮卡車上使用所述外觀設計【10】。這種做法似乎給我國的企業在防止自己外觀設計被局部仿冒上提供了一條思路:將整體設計中的創新部分作為申請保護的設計范圍,縮小請求保護的設計整體。這樣做不但有利于在實質上擴大了保護范圍(設計特征越少保護范圍越大),而且也能在“整體比較”標準下的侵權訴訟中獲得更加有利的地位。

(作者單位: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1]孔祥俊,王永昌,李劍.《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適用的若干問題[J].電子知識產權,2010(2):80.

[2]胡充寒.外觀設計專利侵權判定混淆標準的反思與重構[J].法律適用,2010(6):55.

[3]應振芳.外觀設計研究[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8:179.

[4]歐陽峰,劉宇暉,梁平.對外觀設計專利侵權判定標準的幾點質疑[J].電子知識產權,2007(3):39.

[5]吳觀樂.試論外觀設計專利保護的立足點[J].知識產權,2004(1):15.

[6]胡充寒.外觀設計專利侵權判定混淆標準的反思與重構[J].法律適用,2010(6):59.

[7]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課題組.外觀設計專利侵權判定及公知設計抗辯[R].外觀設計專利司法保護研討會會議材料:9.

[8]程永順.淺議外觀設計的侵權判定[J].知識產權,2004(3):5.

[9]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知識產權訴訟實務研究[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8:97-98.

[10]洪燕.汽車外觀設計在中國的保護策略[J].中國發明與專利,2008(10):64.

猜你喜歡
外觀設計標準產品
2022 年3 月實施的工程建設標準
忠誠的標準
當代陜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48
美還是丑?
以色列新《外觀設計法》8月7日生效
外觀設計專利的后續保護及其限制
知識產權(2016年7期)2016-12-01 07:00:50
一家之言:新標準將解決快遞業“成長中的煩惱”
專用汽車(2016年4期)2016-03-01 04:13:43
外觀設計專利
2015產品LOOKBOOK直擊
Coco薇(2015年1期)2015-08-13 02:23:50
從“風輪”案談外觀設計相近似判斷
新產品
玩具(2009年10期)2009-11-04 02:33:1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看京| 亚洲综合片| 午夜啪啪网| 无码在线激情片| 啪啪啪亚洲无码| 天天色综合4| 日本高清视频在线www色|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 免费 国产 无码久久久|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奶水| 五月天天天色| 亚洲天堂网在线播放| 国产综合欧美| 五月激情婷婷综合| 亚洲小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xxx| 在线欧美日韩国产| 亚洲成人高清无码| 5388国产亚洲欧美在线观看| av大片在线无码免费| 91口爆吞精国产对白第三集| 黄色网站不卡无码| 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亚洲午夜18| 青青草一区二区免费精品| 国产自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av大片在线播放| 亚洲最新网址| 亚洲欧美不卡| 女人爽到高潮免费视频大全| 色亚洲成人| 欧美午夜小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搜索 | 无套av在线| 57pao国产成视频免费播放|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88| 再看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 中日无码在线观看| 亚洲美女久久|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免费国产大片| 亚洲最大综合网| 黄色在线不卡| 日本免费福利视频| 久操中文在线| 午夜色综合| www成人国产在线观看网站| 在线免费不卡视频| 国产男女免费视频| 成年A级毛片| 亚洲日韩图片专区第1页| 亚洲激情区| 欧美专区日韩专区| 国产凹凸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二区| 国产人成在线视频| 天天色天天综合| av免费在线观看美女叉开腿| 国产精品男人的天堂| 免费看一级毛片波多结衣| 色天天综合| 18禁色诱爆乳网站| 无码高潮喷水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日本| 在线国产毛片手机小视频|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 2022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 欧美第九页|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婷婷| 99re热精品视频中文字幕不卡| 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嫩草研究院|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拍精品| 国产97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二区| 日韩天堂视频| 国产欧美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日韩天堂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