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魯迅與明清小說研究

2011-11-20 04:24:58吳金梅
明清小說研究 2011年1期
關鍵詞:小說

·吳金梅·

魯迅與明清小說研究

·吳金梅·

魯迅與明清小說的關系研究是一個涉及層面極為廣泛的論題。本文擬從魯迅對明清小說的學術研究,魯迅小說對明清小說思想及藝術的批判繼承與發展突破,以及魯迅運用明清小說作為資源應用于其“社會批評”與“文明批評”諸方面,對二者的關系作一梳理與探討,并將此置于當下的文學與文化語境中,探尋其間的承繼與延展,以期對當今的文化批評和建構有所裨益和借鑒。

魯迅明清小說關系

魯迅對明清小說的研究深刻透徹,其小說創作也或隱或顯地顯示出與明清小說千絲萬縷的聯系,而魯迅的“社會批評”與“文明批評”中更不乏明清小說資源的運用。本文擬在相關研究的基礎上,在當代語境下,對此重作觀照,進一步探討二者之間的種種聯系,發掘魯迅小說和明清小說包涵的豐厚文化意蘊,希圖能對當代社會人文環境的重建有所助益。

一、系統、深刻、翔實——魯迅的明清小說研究

魯迅先生對于明清小說的研究成就,最為集中地體現在《中國小說史略》、《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和《小說舊聞鈔》三種學術著作中。前兩種是對整個中國古代小說史的系統勾勒,其中對明清小說的淵流、作者、版本、思想內容、藝術成就及其對后世的影響等諸多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其富含學理、充滿睿智的梳理與論斷,每每為后人贊嘆以至不斷援引;而《小說舊聞鈔》則為明清小說的研究提供了較為翔實的文獻資料,功莫大焉。這些著作不僅是魯迅深邃學術識見與思想的集中展現,也提供了多種學術方法與理念,有待我們進一步去發掘其豐富的可資借鑒之處,如其以下特點即是學術研究的有益借鑒。

1.分門別類,系統探源

眾所周知,明清小說內容龐雜,種類繁多,不易歸納。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首先按小說的題材內容分門別類,將明代的小說分為元明傳來之講史、神魔小說、人情小說、明之擬宋市人小說及后來選本等幾類;將清代小說分為擬晉唐小說及其支流、諷刺小說、人情小說、以小說見才學者、狹邪小說、俠義小說及公案和清末譴責小說等數類。然后再按類分章,進行較為系統全面的分析。在各章的論述中,首先是探源溯流,追尋發展的蹤跡。如對以《三國志演義》為代表的“講史”類小說,從宋說話梳理至金元雜劇,最終歸至“其在小說,乃因有羅貫中本而名益顯”①。另外又對其后的《隋唐演義》、《平妖傳》以及《水滸傳》和續書等其他講史小說的流變,作了勾勒,并下延至清代。這雖與現在更為細致的歸類——“歷史演義”和“英雄傳奇”——略有區別,但魯迅先生的分類,更注重的是它們來自“講史”的源頭。換言之,不論“歷史演義”抑或“英雄傳奇”,皆從說話中的“講史”一科演變而來,都有程度不同的歷史根據。又如將《西游記》一類小說命名為“神魔小說”,將《金瓶梅》一類小說命名為“人情小說”,這是從題材上對此類小說最為精當的概括,一直沿用至今。就《金瓶梅》而言,不但指出該小說為諸“世情書”中“最有名”者,而且對其流變者如《肉蒲團》、《玉嬌李》及《續金瓶梅》等,也各有言簡意賅的論述評斷。至清代,更以《紅樓夢》為人情小說之最,并對其續書作了批評性的論述。如此種種,建立起一個完善的明清小說分類系統,并清晰地勾畫出各類小說的源流演變史。

2.聯系時代,深刻理解

對于明清小說的思想內容,魯迅先生能緊密聯系時代特征,作出符合實際的評述,諸多論斷至今仍被學界奉為圭臬。如對于明之神魔小說的產生、命名與源流,聯系明中葉社會中佛道復極顯赫的社會現狀,“妖妄之說自盛,而影響且及于文章。且歷來三教之爭……義利邪正善惡是非真妄諸端,皆混而又析之,統于二元,雖無專名,謂之神魔,蓋可賅括矣。其在小說,則明初之《平妖傳》已開其先,而繼起之作尤多,凡所鋪敘……但為人民閭巷間意,雖蕪雜淺陋,率無客觀。然其力之及于人心者甚大,又或有文人起而結集潤色之,則亦為鴻篇巨制之胚胎也”②。魯迅對于神魔小說的梳理以《平妖傳》開始,至明代《四游記》,最后重點探討了其代表作《西游記》的思想內容,并將其歸結到謝肇淛(《五雜俎》十五)的觀點上來:“《西游記》曼衍虛誕,而其縱橫變化,以猿為心之神,以豬為意之馳,其始之放縱,上天下地,莫能禁制,而歸于緊箍一咒,能使心猿馴伏,至死靡他,蓋亦求放心之喻,非浪作也”③。不但自己善于總結梳理,且善于引用前人的相關論述,顯得言簡意賅,一語中的。又如談到清之擬晉唐小說及其支流時,認為傳奇風韻明末彌漫天下,易代不改,并選取代表性的《聊齋志異》進行探討,認為其“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親,忘為異類,而又偶見鶻突,知復非人”④,抓住了其形象塑造的主要特點。如此等等,不勝枚舉。

3.辨析精核,考證不茍

魯迅先生在撰寫《中國小說史略》時,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史料的限制,但大致來說,其對明清小說的著者、版本、創作主旨等的諸多考證,謹嚴細致,能經受得住歷史的檢驗。如關于講史小說《水滸傳》的版本,對其當時現存的六種版本的“最要者四”逐一辨析,對各種版本的淵源、特點及刊行時間等問題進行了嚴密的梳理。又如關于《西游記》作者,歷來未詳,經魯迅和胡適的考證,最終確定其為吳承恩。盡管目前尚有爭議,但他們為這部小說尋找作者的苦心和功勞,不可抹殺。而《小說舊聞鈔》則是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撰寫過程中的所搜集資料的匯編,其嚴謹的學風和認真的態度,藉此可見一斑。

4.觀念新穎,視角多變

《中國小說史略》與《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中,魯迅以嶄新的小說觀念,綜合的研究方法,充分顧及中國小說的歷史傳統為小說做史,清楚地梳理出中國小說的發展概況,并在輯軼、校勘和考證辨偽等傳統的治學方法以外,又大量采用諸如社會學、心理學、比較文學、實證等新方法,挖掘小說潛藏的深刻內涵。如其指出《金瓶梅》中的色情描寫背景在于當時皇帝荒淫,方士得勢,“世間乃漸不以縱談閨幃方藥之事為恥。風氣既變,并及文林……而小說亦多神魔之談,且每敘床笫之事也”⑤,不僅從社會學的角度指出《金瓶梅》色情描寫的原因,而且從文學的角度肯定了該書的藝術成就,評價中允而客觀。魯迅對比較方法的運用,十分嫻熟。如對明清“諷刺小說”與“譴責小說”的比較,通過對比指出:“迨吳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擿時弊,機鋒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慼而能諧,婉而多諷:于是說部中乃始有足稱諷刺之書”⑥,從“史”的角度來觀照《儒林外史》的獨特貢獻,以“慼而能諧,婉而多諷”極為精煉地概括出了該小說諷刺藝術的主要特征。而譴責小說則“雖命意在于匡世,似與諷刺小說同倫,而辭氣浮露,筆無藏鋒,甚且過甚其辭,以合時人嗜好,則其度量技術之相去亦遠矣,故別謂之譴責小說”⑦。寥寥數語,二者優劣自現。

總之,魯迅先生對每部小說的論述,都有獨到之見,以至成為小說研究中的經典看法。而正因研究方法的豐富科學,資料搜集的辛勤審慎,學術識見的敏銳深刻,魯迅的中國小說史學研究在史料辨析、作品評論、流派分類、時代概貌及發展規律等諸方面,獲得了巨大的成就。也正因如此深厚的小說史學養和背景,魯迅的文學創作自會呈現出不同的面貌,其中既有對明清小說的繼承,又有超越。

二、魯迅小說對明清小說的繼承和超越

魯迅小說與明清小說關系十分緊密。如周作人就曾提到《阿Q正傳》的諷刺與《鏡花緣》、《儒林外史》、《官場現形記》和《怪現狀》有相似與相異之處⑧。但我們既要看到二者之間的聯系,更要看到魯迅的超越與突破。下面試分述之。

1.思想內容的包羅萬象至深刻凝重

明清小說的題材包羅萬象,其表現社會、反映民情風俗的廣度和深度,前所未有。如《三國志演義》對歷史的重塑,《水滸傳》對英雄傳奇的譜寫,《西游記》對神魔世界的構建,《金瓶梅》對“世情”的揭示,“三言二拍一型”等白話短篇小說對市井風情的摹繪等,奠定了它們在小說史上的“經典”地位。降至清代,“用傳奇法,而以志怪”的《聊齋志異》,“以功名富貴為一篇之骨”(閑齋老人序)的《儒林外史》,展現“悲劇中之悲劇”(王國維《〈紅樓夢〉評論》)的《紅樓夢》以及寄寓理想、諷刺現實、炫鬻才藝的《鏡花緣》等,更將中國古代小說推向了頂峰。而魯迅小說與之相較,題材上則表現出一種深度的靈魂開掘,并貫穿著深沉的自醒意識。魯迅小說題材常概括為主要對國民性的深刻展示與批判,對知識者思想靈魂的深度開掘,這是魯迅小說的兩個重要向度。魯迅指出:“古之小說,主角是勇將策士,俠盜贓官,妖怪神仙,佳人才子,后來則有妓女嫖客,無賴奴才之流。‘五四’以后的短篇里卻大抵是新的智識者登了場”⑨。正因取材不同,所以才呈現出不同的面向。魯迅曾說自己的創作宗旨是:“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⑩。心懷如此“啟蒙”的魯迅開創了“表現農民與知識分子”兩大現代文學主題。他始終關注“病態社會”里人(知識者與農民)的精神“病苦”,關注知識分子的精神創傷與危機。而如此深切的精神關懷使其小說具有一種內爆力,意欲打破“瞞和騙”,逼迫讀者與其小說人物連同作家自己正視人性的卑污。因此,魯迅小說實質上是對現代中國人(首先是農民與知識者)靈魂的偉大拷問,是“在高的意義上的寫實主義者”?。而魯迅揭示人的精神病態更是為了揭露其社會病根:開掘出“封建社會吃人”并“咀嚼人的靈魂”(見《阿Q正傳》最后的描寫)的本質。這里尤其值得我們關注的是,魯迅小說雖然殘酷鞭打人的靈魂,卻不以拷問和鑒賞他人的精神痛苦為目的,而是最終指向“絕望的反抗”:對社會,更對自身。魯迅小說從題材到主題的如此變化,使其較之明清小說具有了更為現實的社會關切、更深層次的內向開掘與更高層的人文思考。因此可以說,魯迅不僅選取了更能展示和代表時代社會生存狀態與精神思想風貌的農民與知識者為關注對象,而且有更深刻的思想心理揭示與社會根源剖析。如果說明清小說是對于社會與人事的描摹,是對人情世態的敘述,且大多是一種向外的較為表層的再現,魯迅小說則是對人類心靈和精神的深層探求與叩問,是一種向內的開掘與追問,從而使其小說內涵意蘊更為深刻厚重,這也正是魯迅小說現代性的深刻體現。

2.敘事結構的豐富變幻到“看”與“走”的獨特敘說

小說至明清,其敘事結構豐富多樣而趨于成熟。其中如《三國演義》的以時間為序的線性流程,《水滸傳》的連環勾鎖、百川入海,《西游記》的以取經故事環環相串,《金瓶梅》的網狀結構,“三言二拍”的復線結構、板塊結構與視角變換,《紅樓夢》混融一體的網狀結構等等,成就了明清小說敘事結構藝術的典范性,而魯迅小說作為中國現代小說開端與成熟的標志,其敘事結構的最為獨特之處,是將其深沉的精神痛苦展示與深度的靈魂鞭打拷問,及其對于社會與自身“絕望反抗”的最終指向,在小說中演化為“看/被看”與“離去-歸來-再離去”兩大結構敘述模式。前者如《示眾》中唯一的動作與情節——“看”,以一種具有象征意味的氛圍、情節,使文本具有了極大的包容性,并由此而生發展開。其中,一類“好奇”看客“看”(被欣賞)被看者的同時,常還有一位隱含作者?的“看”:著意反諷,悲憫、憤激地嘲諷著看客的麻木與殘酷。另一類二元對立的先驅者與群眾之間的“看/被看”則把質疑最終指向作者自身,滲透著作者的生命體驗。而在《故鄉》、《祝?!泛汀豆陋氄摺分校瑪⑹稣咧v述他人故事的同時也在講述自己:一個二十年間“不得不”“逃異地”而歸鄉的人,經歷了一個由希望而絕望的再度遠走的“離去-歸來-再離去”的人生循環。無論是《故鄉》中失去精神家園的鄉愁,《祝?!穼亦l生存困境的逃避,抑或《在酒樓上》漂浮的無家可歸、無可依附的漂泊流浪感,中國知識分子與“鄉土中國”“在”而“不屬”的生存困境,都隱藏著作者內心的絕望與蒼涼。但魯迅以“走”來抗衡世界與自我的雙重絕望,再以結構上的“頂點”——絕望后的挑戰戛然而止來展現其“反抗絕望”的哲學與生命體驗。如此的敘述方式和結構特點,已不同于明清小說,而具有一種現代性的、內涵深刻且精致新穎的敘事特點。這也與魯迅小說多以短篇的形式反映人文社會內涵的文體選擇有關,達到形式與內容的渾然天成。

3.藝術形式的豐富多樣及至嘗試創新

明清小說藝術形式豐富多樣,其章回體長篇宏闊舒展,敘事變換多姿,尺幅間描摹歷史,飽覽英雄,而白話短篇則精巧綿密,情節曲折,人物栩栩,筆參造化,描摹如生,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斑斕多姿的小說藝術世界,而魯迅小說則在對此有所借鑒與繼承的基礎上,以開拓者的先鋒姿態,與其深沉的關切相適應,在形式上也進行了多方的嘗試與探索,因而被稱為“創造‘新形式’的先鋒”?。

如《狂人日記》作為第一篇現代白話小說,以不標年月的日記體,按照狂人的心理流動來組織小說,通過主人公的自由聯想和奇異夢幻,直接剖露心理,且其所有敘述描寫都帶有主人公的感情色彩。而其白話“日記本文”和文言“小序”,則在語言上形成兩個對立的敘述者和兩重不同的敘事視點,從而使文本具有一種對立、顛覆的分裂性而構成反諷。其《孔乙己》在多重“看/被看”的視角轉換下,敘述者、隱含的作者和讀者在復雜的敘述網絡中,交互作用,呈現出動態的敘事結構,在由全知視角向限知視角的轉換中,拉近了作者、讀者與故事人物間的距離,最終達到三者心理體驗的互相融合?!秱拧分械匿干?,對于“愛情已不存在”真相對子君的“說”與“不說”,都是空虛與絕望的“兩難”,而這也正是作者人生困境的深刻再現,詩化的傾向十分濃郁?!对诰茦巧稀贰ⅰ豆陋氄摺分?,“我”與小說人物(呂緯甫與魏連殳)是“自我”的兩個側面,使得小說具有了自我靈魂的對話與相互駁難的性質,這種對“靈魂的深”的開掘,構成了魯迅小說詩性的豐富內涵。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從各個方面展示了魯迅小說不同于傳統小說的現代特征。另一方面,如果說《吶喊》、《彷徨》對于“日記體小說”、“詩化小說”、“散文體小說”、“戲劇體小說”等諸多文體交互融匯的創作實踐,是一種“繼承傳統”與“沖破傳統”的統一,其《故事新編》則是以“起死”的方式激活古人,并把英雄還原于常人。其中或展示精神苦悶(如《補天》),或對英雄的祛魅(如《奔月》)等等,都滲透著魯迅自身的生命體驗。藝術上打破時空,古今雜糅,又常常摻入戲謔的雜文手法,讓人耳目一新,并形成“莊嚴”和“荒誕”兩種色彩與語調的互相補充和消解,展示了魯迅在生命最后時刻的從容、幽默與灑脫。尤其穿插其中的“游戲筆墨”,更突出地展示出先生骨子里的悲涼。

除此整體結構、敘事方式和詩性化風格的嘗試之外,魯迅小說在表達的含蓄有度、語言的凝練簡約、人物的傳神寫照及景物的描繪點綴,同樣堪稱典范。這些藝術嘗試與明清小說相較,無不令人耳目一新,具有突破傳統的格致與風范,體現了魯迅小說思想與藝術的某種超前性及其濃厚的“試驗性”色彩,也因此在中國小說史上具有了不同于明清小說的地位與意義。

三、魯迅社會批評與文明批評中的明清小說資源

魯迅對病態社會(主要是“黑色染缸”和“國民劣根性”)的揭露和批評極其深刻,并將“文明批評”和“社會批評”緊密結合,無情地“撕去舊社會的假面”。其批評矛頭既對準現實社會的種種弊端,又能深入揭示其思想和歷史根源,并無情地剖開人的靈魂,表達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深沉情感。在這些多重指向的批評中,不乏對明清小說資源的借鑒,這是目前學術界尚少提及的重要方面,而這對于當下社會精神文明建設也不無裨益。本文在此試舉數例略加說明。

1.分析形象,批評深刻

魯迅的社會批評與文明批評對明清小說資源的借鑒和利用,表現在各個方面。其中借助人物形象的分析,就是他經常采用的一種方式。換言之,他對明清小說中人物形象的分析,不是就人物論人物,而是以此為緣由,擴而大之,從傳統文化的角度立論,刨根究底,作深度批判。如下列兩段評語就頗具代表性:

“俠”字漸消,強盜起了,但也是俠之流,他們的旗幟是“替天行道”。他們所反對的是奸臣,不是天子,他們所打劫的是平民,不是將相。李逵劫法場時,掄起板斧來排頭砍去,而所砍的是看客。一部《水滸》,說得很分明:因為不反對天子,所以大軍一到,便受招安,替國家打別的強盜——不“替天行道”的強盜去了。終于是奴才。

滿洲入關,中國漸被壓服了,連有“俠氣”的人,也不敢再起盜心,不敢指斥奸臣,不敢直接為天子效力,于是跟一個好官員或欽差大臣,給他保鑣,替他捕盜,一部《施公案》,也說得很分明,還有《彭公案》,《七俠五義》之流,至今沒有窮盡。他們出身清白,連先前也并無壞處,雖在欽差之下,究居平民之上,對一方面固然必須聽命,對別方面還是大可逞雄,安全之度增多了,奴性也跟著加足。?

其中以明代《水滸傳》小說中的李逵和清代公案俠義小說中的俠客為例,不但簡明地勾勒出由“俠”而“盜”終至為“流氓”的歷史變遷,而且極為深刻地批判了他們身上具有的“奴性”。就一般而言,“替天行道”的綱領自有它的價值所在,在《水滸傳》的研究中,一再受到高度關注和正面肯定。但魯迅先生卻獨具慧眼,能窺察出其中隱含的“招安”因素和“自殘”指向(打別的強盜),并將筆觸深入到對國民性觀照上,可謂精彩獨到,鞭辟入里。就李逵而言,從金圣嘆到今天,一直是高度贊揚的英雄形象,天性爛漫,敢做敢為。但魯迅先生卻發現,在他的行為中實際隱含著一種非理性的沖動,乃至不分皂白,濫殺無辜。更重要的是先生能將之置于“俠”的流變中加以觀照,指出這是俠氣的墮落,可謂一針見血。他所舉到的《三俠五義》之類的俠義公案小說,其實受《水滸傳》影響很深,將這兩段論述對照起來讀,更能了解“俠”演變及其深含的劣根性,批評尤為深刻。

2.巧借故事,生發批評

由于魯迅先生對古代小說尤其是明清小說有著精深的研究,因而在他的一系列文章中,往往由此而生發批評,順手拈來,涉筆成趣,見解深刻,意味盎然。如在對熱血青年以筆為武器進行斗爭的安危關照中,魯迅曾言:

您記得《三國志演義》上的許褚赤膊上陣么?中了好幾箭。金圣嘆批道:誰叫你赤膊?

所謂文壇,其實也如此(因為文人也是中國人,不見得就和商人之類兩樣),鬼魅多得很,不過這些人,你還沒有遇見,如果遇見,是要提防,不能赤膊的。?

又如在《為了忘卻的紀念》中,他特別舉到:

《說岳全傳》里講過一個高僧,當追捕的差役剛到寺門之前,他就“坐化”了?!@是奴隸所幻想的脫離苦海的唯一好方法,“劍俠”盼不到,最自在的惟此而已。我不是高僧,沒有涅槃的自由,卻還有生之留戀,我于是就逃走。?

這兩段文字,一論文壇,一針對社會現實。二者均是險惡之境,一個“鬼魅多得很”,一個“禁錮得比罐頭還嚴密”。于是,魯迅勸說一腔熱血的后輩青年不要作戰毫無掩護或不講策略,要提防“鬼魅”,并以自我調侃的方式,用“逃走”來表達自己的無奈。此處借用“赤膊”與“坐化”兩個小說故事,將問題說得明白顯豁,看似不動聲色,卻造成一種強烈的反諷效果。但說到底,他是無論如何也難以忘卻左聯五烈士慘烈的遭際:“許多青年的血,層層淤積起來,將我埋得不能呼吸?!彼坏貌话l出這樣的吶喊:“這是怎樣的世界呢?”其深沉悲憤之情,由此可見一斑。

3.汲納藝術,理論升華

魯迅雜文犀利尖銳卻又詼諧幽默,讓你笑中含淚。這種諷刺技巧和幽默風格,顯然來自對明清小說同類藝術的充分吸納和借鑒,并在理論上作了高度的升華。如其對幽默、諷刺的論述:

最有名的金圣嘆,“殺頭,至痛也,而圣嘆以無意得之,大奇!”雖然不知道這是真話、是笑話;是事實,還是謠言。但總之:一來,是聲明了圣嘆并非反抗的叛徒;二來,是將屠戶的兇殘,使大家化為一笑,收場大吉。我們只有這樣的東西,和“幽默”是并無什么瓜葛的。?

又:

例如在中國,則《金瓶梅》寫蔡御史的自謙和恭維西門慶道:“恐我不如安石之才,而君有王右軍之高致矣!”還有《儒林外史》寫范舉人因為守孝,連象牙筷也不肯用,但吃飯時,他卻“在燕窩碗里揀了一個大蝦圓子送在嘴里”,和這相似的情形是現在還可以遇見的……這分明是事實,而且是很廣泛的事實,但我們皆謂之諷刺。?

作為兩種重要的文學表現手法,魯迅認為幽默的特征是“借著笑的幌子”?傳達著某一種思想感情,其語言或有趣或可笑,而意味卻深長。關于諷刺,魯迅則指出“諷刺的生命是真實;不必是曾有的實事,但必須是會有的實情。所以它既不是‘捏造’,也不是‘污蔑’;既不是‘揭發隱私’又不是專記駭人聽聞的所謂‘奇聞’或‘怪現狀’”;“諷刺作者……常常是善意的,他的諷刺,是希望他們改善”?。從上可見,魯迅對幽默與諷刺的論述,既來自明清小說,又來自自己的寫作實踐。也就是說,既是對明清小說藝術資源的充分借鑒,又有對之的理論總結和升華,并且在自己的寫作實踐中有所提升與創新。由此也可以充分窺見魯迅與明清小說的深厚關系。

4.發掘內涵,顯微知著

明清小說豐富的文化內涵,也是魯迅在社會與文明批評中經常借鑒的重要資源,從而使其批評更見說服力和穿透力。如:

《紅樓夢》中的小悲劇,是社會上常有的事,作者又是比較的敢于寫實的,而那結果也并不壞。無論賈氏家業再振,蘭桂齊芳,即寶玉自己,也成了個披大紅猩猩氈斗篷的和尚。和尚多矣,但披這樣闊斗篷的能有幾個,已經是“入圣超凡”無疑了。至于別的人們,則早在冊子里一一注定,末路不過是一個歸結:是問題的結束,不是問題的開頭。讀者即小有不安,也終于奈何不得。然而后來或續或改,非借尸還魂,即冥中另配,必令“生旦當場團圓”,才肯放手者,乃是自欺欺人的癮太大,所以看了小小騙局,還不甘心,定須閉眼胡說一通而后快。赫克爾(海克爾)說過:人和人之差,有時比類人猿和原人之差還遠。我們將《紅樓夢》的續作者和原作者一比較,就會承認這話大概是確實的。?

又如:

看《紅樓夢》,覺得賈府上是言論頗不自由的地方。焦大以奴才的身份,仗著酒醉,從主子罵起,直到別的一切奴才,說只有兩個石獅子干凈。結果怎樣呢?結果是主子深惡,奴才痛嫉,給他塞了一嘴馬糞。

其實是,焦大的罵,并非要打倒賈府,倒是要賈府好,不過說主奴如此,賈府就要弄不下去罷了。然而得到的報酬是馬糞。所以這焦大,實在是賈府的屈原,假使他能做文章,我想,恐怕也會有一篇《離騷》之類。?

再如:

那時的讀書人,大概可以分他為兩種,就是君子和才子。君子是只讀四書五經,做八股,非常規矩的。而才子卻此外還要看小說,例如《紅樓夢》,還要做考試上用不著的古今體詩之類。這是說,才子是公開看《紅樓夢》的,但君子是否在背地里也看《紅樓夢》,則我無從知道。?

首段文字以《紅樓夢》結局為論述對象,指出其續改者“生旦當場團圓”,是“自欺欺人的癮太大”的緣故。對于中國文人這種“閉了眼睛的補救”和不敢正視現實的“瞞”、“騙”行為,作了無情的抨擊,并指出在這條“逃路”上印證著國民性的怯弱、懶惰而又巧滑。正如對于奴性的深惡痛絕一樣,對于自欺欺人,魯迅同樣絕不姑息,并指出沒有沖破一切傳統思想和手法的闖將,中國是不會有真的新文藝的。第二段魯迅以《紅樓夢》中焦大的遭遇討論言論自由的界限。魯迅從主奴關系,國民關系來切入,指出奴才實際是沒有言論自由的,并把焦大與屈原類比,影射當時扼殺言論、不存在言論自由的社會現狀。第三段文字是對上海文藝現狀討論中的一段,魯迅在此把讀書人分成“才子”和“君子”兩類,并通過他們閱讀《紅樓夢》時的不同表現,揭穿了“君子”的偽裝。盡管魯迅說,“我無從知道”這些謙謙君子是否也看《紅樓夢》,但答案卻不言而喻。

如上種種,均借助明清小說資源來立論?;蛴善渲幸蝗?,其中一事,或由其思想內容、藝術特點的某一處、某一點生發開去,形象生動,富于趣味,嬉笑怒罵,皆成文章,并在不動聲色的高超藝術中,對當時社會的種種弊端,進行了犀利的批判與抨擊,表達了作者深切的愛與痛切的恨。

注:

①②③④⑤⑥⑦魯迅《魯迅全集》第九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135、160、172、216、190、228、291頁。

⑧仲密(周作人)《阿Q正傳》,《晨報副刊》,1922年3月19日。轉引于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魯迅研究室編《1913-1983魯迅研究學術論著資料匯編》第一卷,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28頁。

⑨⑩????魯迅《魯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638、526、159—160、499、582、298頁。

?魯迅《魯迅全集》第七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105頁。

?“隱含作者(impliedauthor)”是美國文學理論家韋恩·布斯(Wayne Booth)在《小說修辭學》(1961)中提出的概念,用來指稱一種人格或意識,這種人格或意識在敘事文本的最終形態中體現出來。換句話說,某一個敘事文本之所以是其呈現出來的形態,正由于隱含作者有意地或無意地將自己的意識形態、價值觀、審美趣味等注入其中。也有人用隱指作者翻譯這個概念。

?雁冰《讀〈吶喊〉》,《時事新報》副刊《學燈》,1923年10月8日。

?魯迅《魯迅全集》第十三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408頁。

??魯迅《魯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286-287、340 -341頁。

??魯迅《魯迅全集》第五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47、122頁。

?魯迅《魯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253頁。

作者單位:遼寧師范大學研究生院,大連大學人員交流中心

責任編輯:王學鈞

猜你喜歡
小說
叁見影(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2
遛彎兒(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0
勸生接力(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3期)2022-06-28 07:03:42
何為最好的小說開場白
英語文摘(2021年2期)2021-07-22 07:57:06
小說課
文苑(2020年11期)2020-11-19 11:45:11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我們曾經小說過(外一篇)
作品(2017年4期)2017-05-17 01:14:32
妙趣橫生的超短小說
中學語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29
明代圍棋與小說
西南學林(2014年0期)2014-11-12 13:09:28
閃小說二則
小說月刊(2014年8期)2014-04-19 02:39:1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天综合网站| 午夜不卡福利| 国产三级a| 亚洲第一在线播放| 国产超薄肉色丝袜网站| 免费看美女毛片| 色综合久久久久8天国| 香蕉久久国产超碰青草| lhav亚洲精品| 久久无码免费束人妻|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观看| 国产综合色在线视频播放线视|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免费一线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2页| 国产成人成人一区二区| 影音先锋丝袜制服| 2020精品极品国产色在线观看| 日韩在线观看网站| 91蝌蚪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 特级欧美视频aaaaaa| 四虎成人在线视频| 免费无遮挡AV| 日本妇乱子伦视频| 成年人国产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91| 免费不卡视频| 国产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成人免费毛片|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欧美激情| 丝袜国产一区| 国产女人18水真多毛片18精品 | 97在线免费| 女同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三级电影在线播放| 毛片国产精品完整版|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AⅤ|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无码| 白丝美女办公室高潮喷水视频|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高清|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 日韩国产黄色网站| 天天色天天综合网| 99热这里只有免费国产精品| 日韩在线第三页| 精品国产欧美精品v| 国产污视频在线观看| 91丝袜在线观看| 亚洲无限乱码一二三四区| 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原创第一页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专区| 97在线国产视频|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6| 国产v精品成人免费视频71pao | 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98| 亚洲Av综合日韩精品久久久| 免费毛片a|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毛片| 麻豆国产原创视频在线播放|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欧美怡红院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9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夜色爽爽影院18禁妓女影院| 国产黄网永久免费| 欧美亚洲国产视频| 欧美亚洲欧美| 呦女精品网站| 免费网站成人亚洲| 欧美成人第一页| 国产主播在线一区| 91人妻日韩人妻无码专区精品| 欧美综合成人| 国产亚洲欧美日本一二三本道| 97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爱| 综合色区亚洲熟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