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特約評論員 周余云
團結就是力量 合作才能共贏
□ 本刊特約評論員 周余云
四月三亞,海風和暢,金磚國家領導人聚首于此,以“展望未來、共享繁榮”為主題,共商發展合作大計,開始了金磚國家新的揚帆啟航;世界的目光聚焦于此,探究金磚國家的未來發展及其對國際格局的影響。
十年前,當“金磚四國”還是高盛經濟學家吉姆·奧尼爾提出的引導市場投資的虛擬概念時,有人提出疑問:“要讓這四塊金磚粘在一起需要多少噸灰漿?”預言,作為一個多元化的復雜綜合體,“金磚四國”沒有未來!
十年后,金磚國家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和國際關系中的重要元素。南非的加入,使金磚國家的國土面積接近世界總面積的30%,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42%,外匯儲備約占全球的75%,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超過50%。2010年,金磚國家國內生產總值約占世界總量的18%,貿易占世界的15%。正如奧尼爾所言,金磚國家“構成了當今世界經濟的部分磚石”。
從“金磚四國”到“金磚五國”,從“虛擬的概念”發展為“現實的存在”,金磚國家的演變軌跡令世人矚目。
是什么原因促使金磚國家走到一起?此次領導人會晤通過的《三亞宣言》給出了明確答案:致力于和平、安全、發展、合作的宏偉目標和強烈的共同意愿使我們擁有近30億人口的五個國家從不同的大洲走到一起。金磚國家著眼于為人類社會發展以及建設一個更加平等和公正的世界作出貢獻。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的建立是新興國家群體性崛起的產物,既滿足了金磚國家自身發展的客觀需求,也順應了當今國際形勢的發展。
作為全球經濟金融合作的新模式,推進多邊主義實踐的新平臺,團結、開放、透明、包容、共贏是金磚國家合作的重要特點。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形成以來,顯示了強大的吸引力和生命力。究其原因,在于其堅持同舟共濟的團結理念,認同發展中國家必須超越分歧,團結一致,增強互信,才能在全球經濟金融治理中發揮作用;在于它堅持透明、開放和包容的理性心態,堅信21世紀應當成為和平、和諧、合作和科學發展的世紀,堅持在聯合國憲章的基礎上,和平解決地區熱點,協商解決全球議題;在于它的共贏思想,金磚國家不僅要成為加強南南合作的平臺,也要成為促進南北對話的橋梁,不僅要實現自己的發展,也要致力于廣大發展中國家和世界各國的共同發展。
誠然,金磚國家內部也存在意識形態、價值觀念、政治制度、宗教文化、發展水平的差異。承認差異,是為了超越差異,不使差異成為合作共贏的障礙,并在承認差異的基礎上,實現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和諧共處、共同發展!
當前世界經濟逐漸從金融危機中復蘇,但仍面臨一些不確定因素。同時,金磚國家各有各的難題。各國如何化解“成長的煩惱”,破解“發展的瓶頸”,需要對話合作、交流互鑒、相互協調、取長補短。在國際場合,就國際經濟金融發展領域重大問題加強對話、協調與合作,為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和平衡增長作出貢獻;在五國內部,深化并拓展金融、智庫、工商界、科技、農業等領域的務實合作,進一步夯實金磚國家的合作基礎。
數百年來,世界經濟版圖和國際權力格局不斷被改寫,一些國家已衰落,一些國家在崛起,一些國家停滯了,唯一不變的是世界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規律,差別僅在于不同時代趕超與被趕超的對象和實現的路徑有所不同。金磚國家如何抓住機遇,把加強合作的政治意愿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有力行動,趁勢發展,前面的路還很長!金磚國家的復興之路、成功之路并非金磚鋪就的金光大道,而是充滿艱辛的崎嶇之路。人在旅途,團結就是力量,合作才能共贏。國家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