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冬梅(廣東食品藥品職業學院,廣州市 510520)
廣州市醫藥企業社會責任調查分析Δ
鄧冬梅*(廣東食品藥品職業學院,廣州市 510520)
目的:探討醫藥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策略,促進醫藥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方法:對廣州市醫藥企業社會責任情況,如責任認知、內容確認、目的、途徑等進行問卷調查與統計分析。結果:廣州市醫藥企業對企業社會責任的認知度普遍較高,大型醫藥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意識強烈,但部分醫藥企業對企業社會責任認知仍然存在某些誤區;缺乏責任標準與實施規范;社會各方包括政府方面對醫藥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引導與監管不足。結論:對于醫藥企業社會責任的推進,企業需要有主動履行的意識,更需要社會利益各方共同監督與鼓勵。
醫藥企業;社會責任;調查分析
醫藥行業是個朝陽產業,我國醫藥企業發展迅速,截至2009年底,全國共有藥品批發企業1.3萬多家;藥品零售連鎖企業2149家,下轄門店13.5萬多家;零售單體藥店25.3萬多家,零售藥店門店總數達38.8萬多家[1]。全國已形成較有競爭力的5大醫藥強省和完整的國家醫藥產、供、銷體系。廣東省是醫藥大省,2009年醫藥工業總產值為737.72億元,居全國前列,其中中成藥生產企業全國50強中有10強為廣東省企業(主要為廣州市醫藥企業);醫藥工業銷售收入為692.62億元,全國銷售百強的廣東省企業有7家、零售連鎖藥店有13家,在全國醫藥商業總銷售中排行第一[2]。
廣州市是廣東省醫藥企業發展的核心區域,廣州市的醫藥企業以廣藥集團為代表,廣藥集團擁有“廣州藥業”和“白云山”兩家上市公司及成員企業近30家。2010年,廣藥集團完成工業總產值96.31億元,同比增長10.64%;工商銷售收入(含廣州百特、南新、海馬)完成275.26億元,同比增長15.87%;利潤總額完成10.30億元[3]。
醫藥企業的健康發展關系著居民的安康與幸福,醫藥類企業應該比其他行業企業更具有社會責任感。經過對2009年醫藥行業和部分醫藥企業缺乏社會責任行為的曝光及2010年醫藥行業的整改,當前我國醫藥企業的社會責任感有了一定改觀。本文通過對廣州市醫藥企業社會責任意識和責任履行進行調查、分析,探討醫藥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策略,以促進醫藥企業履行社會責任。
1.1 調查目的與項目
了解廣州市醫藥企業社會責任意識[4],包括醫藥企業對社會責任的認知、醫藥企業社會責任的內容、實施醫藥企業社會責任的目的與措施等信息。
1.2 調查方式
典型調查和抽樣調查相結合,以問卷調查為主、訪談為輔,同時結合二手資料收集。
1.3 調查人員組織與培訓
調查人員均為在醫藥行業工作的人員,培訓調查人員,使其熟悉醫藥企業社會責任的內容與調查問卷項目,選擇的調查單位為廣州市醫藥企業,具體的被調查人為醫藥企業負責人或部門負責人,調查時間為3個月。
1.4 調查對象
依據設計的調查問卷,對40家廣州市醫藥企業包括醫藥制藥企業、醫藥批發企業、醫藥零售企業的主要負責人等實施現場調查訪問,填寫調查問卷。
1.5 問卷調查的有效性判定標準
調查對象為廣州市醫藥企業(在廣州市進行生產經營的醫藥企業),非廣州市的醫藥企業無效,空白問卷無效;被調查人為醫藥企業負責人或部門負責人,非此類則無效。
共發放40份問卷,收回有效問卷39份,占97.5%(39/40)。通過統計分析并結合所收集的二手資料等,得出調查結果與結論。
2.1 被調查醫藥企業類型
對于大、中、小型醫藥企業的規模,取樣符合國家對醫藥企業規模的分類,同時鑒于廣州市大型醫藥企業較多,又以國有醫藥企業為主導,如廣藥集團,該集團公司工業產值占廣東省醫藥工業產值的10%以上,因此大型醫藥企業的取樣達到了49%。被調查醫藥企業類型詳見表1。

表1 被調查醫藥企業類型Tab 1 The style of Investigated pharmaceutical enterprise
2.2 醫藥企業對社會責任是非認知統計
醫藥企業對社會責任是非認知統計結果詳見表2。

表2 醫藥企業對社會責任是非認知統計Tab 2 Statistics of right and wrong cognitive of society responsibility of pharmaceutical enterprise
2.2.1 醫藥企業領導是否了解企業社會責任理論 90%的醫藥企業管理人員表示對企業社會責任都有一定的認知和理解,只有10%醫藥企業負責人表示不了解,而這10%的企業都為中、小型醫藥企業。可見,大型和國有醫藥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更強。
2.2.2 醫藥企業是否有企業社會責任的提法 95%的醫藥企業回答有,只有5%的醫藥企業選擇否,這5%的醫藥企業都是中、小型醫藥企業。可見,大、中型醫藥企業社會責任在企業內部的宣傳更為普遍。
2.2.3 本企業是否實施企業社會責任 97%的企業表示有,只有3%的醫藥企業回答否,而這3%的醫藥企業都為小型企業。可見,絕大部分醫藥企業對社會責任都有一定程度上的履行。
2.2.4 醫藥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對企業持續發展是否重要95%的醫藥企業認為重要,有5%的醫藥企業表示否定,這5%的醫藥企業都為中、小企業。可見,大、中型醫藥企業更加看重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的長期影響,更重視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2.3 醫藥企業社會責任看法認可度統計
醫藥企業社會責任看法認可度統計詳見表3。

表3 醫藥企業社會責任看法的認可度統計(%%)Tab 3 Statistics of recognition of society responsibility attitude of pharmaceutical enterprise(%%)
由表3可見,醫藥企業對履行社會責任有著非常正面的看法。醫藥企業自身對社會責任的認可度非常高,認為社會責任是所有醫藥企業共同的事情,企業社會責任真實存在而必需,不因企業規模的大小和發展階段不同而不履行,反映了廣州市醫藥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的先進性和普遍性;但另一方面,企業也認為履行社會責任是有成本的,需要更多奉獻。
2.4 醫藥企業社會責任內容的認可度統計
醫藥企業社會責任內容的認可度統計詳見表4。

表4 醫藥企業社會責任內容的認可度統計(%%)Tab 4 Statistics of recognition of society responsibility content of pharmaceutical enterprise(%%)
由表4可見,醫藥企業對社會責任理解相當清晰,醫藥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相當務實,做得到才選擇,有誠信的企業才能負責任,如保護人民身體健康、保護環境、對員工負責、對社區居民負責、社會慈善等,也可看到廣州市醫藥企業的社會責任的理念較為理解到位和先行性。
2.5 醫藥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目的認可度統計
醫藥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目的認可度統計詳見表5。

表5 醫藥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目的認可度統計(%%)Tab 5 Statistics of recognition of society responsibility aim of pharmaceutical enterprise(%%)
由表5可見,醫藥企業社會責任的核心點和出發點是患者的身體健康,通過履行社會責任能為企業帶來可持續發展、提升企業社會形象、創造更多利潤的利益,可見醫藥企業對履行社會責任的績效是肯定的,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應是一種主動的自覺的行為,而不是為了政府的要求和應對社會的壓力。
2.6 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措施上的認可度統計
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措施上的認可度統計詳見表6。

表6 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措施認可度統計(%%)Tab 6 Statistics of recognition of society responsibility measure of pharmaceutical enterprise(%%)
由表6可見,醫藥企業認為企業社會責任的實施和企業領導重視與否關系很大,選擇與醫藥企業文化結合,上升到戰略層次及經常組織企業社會活動都很重要。
從調查結果看,廣州市醫藥企業對醫藥社會責任的理念、目的、內容、實施等方面的認知度強,不僅意識到了醫藥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對社會幸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也意識到社會責任履行的本位性。做好本職、提供好服務、滿足人們健康的需要、促進醫藥企業長遠的發展,是醫藥企業的普遍想法,這也從側面證明中國醫藥企業繼承發展了傳統醫藥企業的“濟世救人”的優良品質,同時具有了現代醫藥企業的社會公民意識。廣州市醫藥企業之所以能有這樣的社會責任意識和務實的態度,也與廣州市醫藥企業悠久發展歷史(廣州有中國最古老的醫藥企業——王老吉企業)、大型醫藥企業多、良好的人文環境、服務意識氛圍濃厚、先進的社會責任醫藥企業典型效應密切相關。
由于調查內容的設計和調查樣本量有限,調查結果也許有偏差。但從調研中可發現醫藥企業實施社會責任存在著幾個值得討論的問題:(1)醫藥企業對企業社會責任外延和內涵存在著模糊認識,把醫藥企業經濟責任也歸入社會責任范疇;(2)醫藥企業都很重視企業社會責任的實施,但只表現為個別企業的自覺行為,缺乏一種社會合力;(3)政府角色的缺席,醫藥企業實施社會責任缺乏政府有效的引導、監督與激勵,企業行為參差不齊,方法過于簡單化;(4)大型醫藥企業實施社會責任較為規范,但中、小型醫藥企業由于生存壓力問題,實施社會責任更多是一種表面行為;(5)把企業社會責任上升到企業戰略層次、形成日常規章制度實施的企業并不多見,企業社會責任的實施缺乏有效途徑。
從調查結果來看,廣州市醫藥企業有著較強的社會責任意識,較為注重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但從當前醫藥企業的實際行為看,答案似乎又是否定的。在保護居民身體健康的責任上,企業必須出質優價廉的藥品。但因利潤率低,這種藥品在醫藥市場幾乎沒企業愿意賣;在中藥材市場上,隨著中藥材價格的大幅上漲(2010年全國市場537種中藥材漲幅平均達84%,漲幅多在5%~180%,其中28%的中藥材價格漲幅超過51%,6%超過181%,2%超過300%,以太子參漲幅最為明顯,2010年漲幅達353%),中藥材和中成藥質量大幅下降;產品質量參差不齊,不合格的產品很多,如對復方丹參片十幾個品牌的抽檢,合格的只有白云山和黃等2個品牌[5];甚至有些醫藥企業為了應對市場需求,同時產出合格和不合格產品在市場上銷售,而銷售和購買不合格藥品的企業行為,顯然是缺乏誠信的。
在對員工負責的社會責任上,不少醫藥員工成為廉價勞動力,員工流動性大,漠視員工的發展需求與職業規劃等短期行為較為常見,員工的不滿意度較高。這也許說明,醫藥企業對社會責任的重視只是停留在意識上,是一種理念,而并沒有轉化為行動,企業具有高姿態、低行為。從這方面看,醫藥企業對社會責任的履行似乎也沒有更為有效的措施與途徑,在面臨經濟威脅時,社會責任讓位于經濟利益,企業社會責任實施受到政治、經濟、社會與技術環境因素的影響明顯化,突出影響的是經濟因素與政治因素。
因此,通過醫藥企業社會責任調查結果與實踐行為分析,筆者建議:
(1)廣州市醫藥企業有著較強的社會責任意識,但在醫藥企業社會責任的內涵與外延、實施途徑、管理方式等方面缺乏系統認知。應加大對醫藥企業社會責任理論的研究與宣傳,形成具體的責任標準,如醫藥企業社會責任應上升成為企業戰略如何表現,企業制度和企業文化中如何體現和保障等。
(2)同時以典型醫藥企業實施社會責任實踐案例為突破點,尋找更加適合醫藥企業的社會責任模式、實施路徑并推廣。
(3)由于醫藥企業社會責任意識與行為存在著偏離,醫藥企業實施社會責任,政府方面的參與、協助與評價必不可少,社會責任實施到位的企業和沒有社會責任的企業,政府方面應設有標準并區別對待,大力倡導與鼓勵優秀的醫藥企業,提高醫藥企業實施社會責任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加強對醫藥企業領導人的社會責任意識與理論培訓,促使其重視企業的社會責任[6]。
(4)加強醫藥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績效之間關系的實證研究,為醫藥企業實施社會責任提供有力的證據與支持。
(5)加強社會第三方對醫藥企業社會責任的監督與評估,提高醫藥企業社會責任透明度。
(6)從教育的源頭上,強化對醫藥人才企業社會責任的意識培養,提升醫藥行業人才職業品德素養。
綜上所述,廣州市醫藥企業總體對履行社會責任的認同度較高,但仍存在著認知誤解,缺乏責任標準與實施規范;社會各方包括政府方面對醫藥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引導與監管不足;對于醫藥企業社會責任的推進,企業需要有主動履行的意識,更需要社會利益各方共同監督與鼓勵。
[1] 商務部.全國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EB/OL].http://www.mofcom.gov.cn/aarticle/ae/ai/201105/20110507534948.html,2011.
[2] 國家統計局,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監統計年報[R].2009.
[3] 卡迪佳.公司社會責任研究[D].吉林:吉林大學法學院,2010.
[4]程世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黨校研究生院,2010.
[5] 陸志霖,李 瑞.品牌中成藥遭遇“四面圍城”[N].羊城晚報,2011-04,a13.
[6] 李 潔.試論醫藥企業社會責任的范疇及實現途徑[J].中國藥房,2010,21(29):2689.
Research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Guangzhou Pharmaceutical Enterprises
DENG Dong-mei(Guangdong Food and Drug Vocational College,Guangzhou 510520,China)
OBJECTIVE:to survey awareness and performanc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Guangzhou pharmaceutical enterprises,discuss the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in the process.Thus promote Chinese pharmaceutical enterprises to undertake their social responsibility.METHODS:Investigate and statistically analysis social responsibility situation of guangzhou pharmaceutical enterprises such as responsibility cognitive,content confirmation,purpose,ways in questionnaire.RESULTS:Most of pharmaceutical enterprises have widespread recognition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but parts of medical corporate still exist some cognitive erroneous,and the others have misunderstanding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CONCLUSION:To promo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pharmaceutical enterprises,enterprises not only need to perform actively,but also need supervised and encouraged in social interest parties.
Pharmaceutical enterprise;Social responsibility;Investigation
R95
C
1001-0408(2011)32-2999-03
Δ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十一五”2010年度規劃課題(10B74)
*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經濟管理與企業管理。E-mail:Dengdm@gdyzy.edu.cn
2011-06-08
2011-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