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譚國初
為了更好地貫徹素質教育,注重全面發展的教育思想,“體育考試”早被列為中學畢業升學考試的組成部分,而且體育考試的分值由原來30分提高到了50分。從這改革我們可以看得出,在一定程度上是肯定體育教育的地位,也改變了人們“重文輕武”的觀念,對體育教學和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促進的作用,但同時也會產生一些隱患和負面的影響。
筆者從事多年的中學體育教學,縱觀近年來的升學體育考試,不難發現體育項目比較單調(必考項目200m跑,選考項目立定跳遠,實心球)。會導致有些學校為了提高升學體育考試成績,從七年級就開始著手考試項目的練習直到考試,這樣很容易形成考試項目貫穿整個課堂,出現考什么,教什么,學什么,練什么的現象。
在日常教學中,體育教師很容易把升學體育考試項目作為教學的重點,貫穿整個課堂,體育課將會變成一堂訓練課,致使體育課枯燥無味。猶如讀三年初中上同樣的一節體育課,只不過是把這節課反復上了若干遍,以至于老師不用備課,不會上公開課,更甚有“放羊”的現象,這些現象都是與教學大綱背道而馳的,我們應該科學地理解體育考試的意義,反思我們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更好地上體育課。
一個班幾十個學生,他們的個性,特長一定有著不同的差異,那么對運動的方式也有不同的選擇。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然而回頭看看體育考試的項目,僅有少量幾個,如果教學課堂受到體育考試的指揮,其結果可以不言而喻了,喜歡打籃球的不能打,喜歡踢足球的不能踢,喜歡踢毽子的不能踢等等。其實體育運動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應任由憑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運動,體育考試的單調性在某種程度上打擊學生的積極性,抑制了學生個性的發展。
學校體育教育是終身體育意識培養的關鍵,是潛移默化的,升學體育考試應該要有一個良好的制度,豐富的內容,多變的形式,與教學課堂緊密結合,提高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體會體育給他們帶來的樂趣,而不是個任務或負擔,再次回頭看看考試內容(立定跳遠、實心球、200米、跳繩)這些項目大多數都不是日常體育鍛煉的運動項目,學生學到的東西不能在日常中得到延續,那又怎樣體現得到學以致用,更談不上終身有用了。
綜上所述,體育考試的內容應與教學大綱相輝映,以生為本,健康第一,全面發展,注重素質教育乃是教學思想。當我們發現問題的時候要積極地提出,反思和采取相應的措施去完善體育教育教學工作,上級領導應該努力把體育考試的制度,內容和形式,合理地與體育教學相結合,體育教育教學也要走健康的,可持續的,科學的教育教學道路。
學生才是課堂的主角,教師則是引導者,“學生健康第一”才是貫穿體育教學的教育思想,與此同時,培養學生運動興趣,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提高學生運動技能與能力,這才是真正地走素質教育的道路。考試是檢驗學習成果的手段,是教育教學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如何把升學體育考試與課堂教學合理結合起來,下面說說個人幾點建議。
體育考試的宣傳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在鄉村里還有很多家長還認為“體育也要考試啊!”,不清楚不理解,那么家庭教育這一關就失去了意義,而家庭教育無論是對學生還是對學校還有社會都是非常關鍵的。宣傳工作做得好,有利于社會、學校、老師、學生真正認識體育考試的必要性,重要性;有利于體育考試的健康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重視體育課。
體育考試只是體育教育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果和教師教學效果的一種手段,意在促進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和老師的教育教學。認真學習新課標的教學大綱,鉆研教學教材,理解學生個性差異,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走素質教育的路子。考試只是一種手段,不是目的。
多種的選擇才能讓學生各施所長,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多增一些種類,一些內容(如:田徑類:100米、200米、400米、800米;球類:籃球繞障礙物上籃、足球連續顛球;還有其他毽球,跳繩等等大眾運動項目),多元化的選擇,每年考試項目要有變化等都有利于體育教學的發展,也符合素質教育的思想。由于項目的不確定性教師就不會單單圍繞這某個項目始終進行教學,降低教師走歪路的機率。教師教的內容豐富了,學生學習的運動技能也多隨之增加,那么學生就能在課堂中慢慢掌握多種鍛煉的方法,提高體育運動的興趣,在日常或課余時間也能積極地參與體育運動。相信學生的身體素質一定會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時也會提高學生的體育成績。
在現有單調的考試內容,方式的條件下,作為體育教師在一時半刻內很難改變這種現狀,體育教師應該積極思考,主動應對這些問題,否則必然走應試教育的路子。田徑類的應該以游戲的方式作為切入口先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如:15米蛙跳來回接力,跳山羊,雙手抱三個實心球接力,帶籃球繞障礙物接力,腳踢足球30米來回跑等等),用不同的組織形式,從側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引導學生參與到考試項目的練習,同時也學會不同的運動方式。不同的項目之間在合理的組織和安排下會有一定的共通性。在不利的條件下,更應該積極地靈活多變。
[1]劉秀美,沙風海.促進初中畢業生升學體育考試健康發展[J].中國學校體育,2003,(4).
[2]陳兩福.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回顧與展望 [J].廈門教育學院學報,2008,10(2):73-75.
[3]崔潤杰.初中體育升學考試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09,31(5).
[4]鐘偉權.如何創新中考體育考試 [J].考試周刊,2009,(42).
[5]周為松.關于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的斷想 [J].體育教學,2009, (5).
[6]陳滿紅.淺談中考體育與課程改革.中學教學參考(下旬),2010,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