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仲兆倉
學校場地小、學生人數多、器材數量少,該如何練好立定跳遠呢?筆者充分地利用:小竹竿、臺階、磚塊、書本、學校人行道小四方格、粉筆輔助進行教學,教學效果顯著。
資源使用辦法一
1.小竹竿晉級賽
在學生多的情況下,依據各年級學生立定跳遠達標等級,將四根小竹竿分別截成達標、及格、良好、優秀四個長度,作為練習的標尺。根據學生自身能力,采用同質分組的形式進行練習,要求學生選擇相應的“標尺”,靈活放置在合適的場地進行練習。這種晉級賽,既能解決場地不足的難題,又能在無形之中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和積極性,從而提高練習質量。
2.四方格晉級賽
在場地不足的情況下,筆者利用學校鋪設人行道的四方磚,組織學生進行立定跳遠晉級賽練習,既增加了學生分組和練習密度,還有效地解決了場地器材不足的難題,大大提高了學生無場地練習的積極性、參與性。
3、同心圓晉級賽在場地器材不足的情況下,筆者充分利用四分膠管自制教具小鐵環、呼拉圈組織學生進行立定跳遠晉級賽練習,增加練習的積極性,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資源使用辦法二
1.臺階與跳繩的配合
我校200米的環形跑道,包圍著四個籃球場,正好形成臺階形狀,垂直高度是10厘米,教學時要求學生站在“臺階”前,兩腳起跳有力蹬地越過10厘米的高度,練習時,可把把跳繩放置在自己能越過的地方,大大提高學生的注意力,體會立定跳遠的用力,腳用力蹬地帶動身體跳繩放的高度。對于立定跳遠成績較低的學生,關鍵是起跳高度不夠,“瞄準”的目標太近,通過放置跳繩來強制學生在起跳時必須調整起跳的角度和高度,合理調整落地目標遠度以期取得令人滿意的訓練效果,臺階與跳繩的配合主要是練習學生的起跳蹬伸,起跳的好壞直接影響成績的發揮。
2.泡沫自主練習筆者在教學時,用廢棄物泡沫進行跳遠練習,將準備好的一塊“磚塊”泡沫平放或者豎放在立定跳遠的起跳線前,一塊泡沫放在落地線處,讓學生從泡沫上跳過,落在泡沫前。在“磚頭”泡沫上跳過,要求學生不得踩或碰到泡沫;對能力較強隊員也可以將泡沫重疊放兩層或三層在起跳線上,初學者可以從最低高度練習逐漸增加高度。這樣在不受場地限制下情況下進行立定跳遠,可大大提高運動員的練習興趣和保證了訓練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