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遠
當滬市重新跌回2245點時,多少人因此感慨中國經濟并對前路表示擔憂。其實,唏噓和感慨,我們早就應該開始。但那時我們相信下跌的偶然性和反彈的必然性,我們覺得年末機構資金回籠是很合理的原因,所以都懷著良好的愿望,直到“十年”這個帶有整數情結的關口重新喚起大家對基本面的思考。
有人說,投資者十載春秋的辛勤勞動付之東流——我得說,這么說的投資者一定沒有堅持十年,那些十年前就開始關注中國股市的投資者,在十年的過程中,肯定趕上過不止一波行情,肯定已經收益不少,而不是如媒體所言,財富“漲幅為零”。從2001年、2002年兩年發行的偏股型基金的收益情況看,就算不包括分紅部分帶來的復合回報收益,單從累積凈值來看,如果投資者能堅持10年,最低的回報為230%,最高的回報為380%。中國證券市場有諸多弊病,但急功近利的投機心態才是我們的頑疾。在抱怨這個市場的人,多半沒有投機成功,但正是人人投機的心理,造成了這個讓我們為之抱怨的市場。
理論上說,股票的價格,反映的是企業預期在未來所能創造的現金流在今天的折現價值。所以,如果我們套用理論安慰一下自己,與其把精力放在感慨十年的痛苦和發泄不滿上,不如認真思考一下未來的機會在哪兒,力爭把損失奪回來。需要反思的有上市公司,有投資者,也有監管者。
股市,是經濟的風向標,中國經濟向上(至上從官方角度看上去如此),而風向標下指,當中的原因自然無法只言片語就分析清楚,無非是:要么經濟的問題,要么風向標自己的問題,要么從經濟和風向標聯接的桿子有問題。“十年”的確是一個好的關口,不是一個感慨過去的關口,卻是一個反思和檢修的關口。可能今天,是一個思考問題的時候了,有政策力度,有調控水平,有投資環境,有健全法制……而可以從每一個投資者做起的,更應該是理性的投資者心態。作者郵箱:bigyuanli@hotmail.com?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