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傳銘 張敏
適時點撥理清思路
著名的語文特級教師蔡澄清曾說:“點撥的精髓在于適時點撥,相機誘導。”我在上李密的《陳情表》時注意及時捕捉這種點撥的時機。分析文章時,我引導學生著重抓住李密陳情的對象。在當時的情況下,李密言辭稍有不慎,便會招來殺身之禍。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關注、思考李密是如何陳情的。談到“臣之進退,實為狼狽”時,我問學生:李密該怎么說服皇帝?
頓時,大家一片茫然。我知道這是一次絕好的機會。我及時點撥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說服一個人,一般會怎么做?”學生快速反應:“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我又問:“是先用情,還是先說理?”有一學生又快速說:“唐人白樂天曾說過‘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我再問:那么作者是是先以情動人還是先以理服人呢?如果是這樣作者又是如何說情,如何說理的呢?這樣學生便豁然開朗,對文章的思路也就更加清晰了。這節課學生的興趣被調動起來,既明確了文章思路又學習了寫作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聯系生活讀寫結合
第三節課,在引導學生分析完文章語言、學習完李密高超的勸說藝術后,我著重引導學生學習作者從情、理兩個方面來打動別人的方法。并舉班上兩個同學同一天請假因敘述原因的方式各異而效果相反的例子,來說明這種方法的重要性。此時大家的興趣高漲。我又結合班上最近一段時間有較多的同學上網的現象,請大家從情、理兩個方面來勸說那些沉迷于上網的同學,使他們遠離網吧,健康成長(可就某一方面來談)。面對這樣的作業,大家很興奮。
十分鐘后同學們陸續寫完,相繼發言。王緒普同學說:
當你坐在開著空調的網吧,聽著音樂,打著游戲時,你是否會想到你的父母正在烈日當空下演奏著鋤頭與土地摩擦而成的交響樂?你是否會看見那飛揚的汗水?
當你沉迷在游戲所帶來的刺激與震撼中時,你是否會知道你的父母正為你嘮叨、正為你憂慮?
為了你,他們愿意付出一切。而你卻用他們的血汗錢去上網、去玩游戲、去尋找刺激。這不等于用他們的血汗錢去享受你所謂的快樂人生嗎?這樣你忍心嗎?
當大家聽完這一段話后,那些平時喜歡上網的同學低下了頭。我想他們的心中一定十分慚愧。正當大家沉思時,熊敏同學又結合自己沉迷于網絡的經歷敘說自己意志消沉、無心上課、成績一落千丈的痛苦事實,發出了“如果這樣下去,我將徹底玩完”的感慨。這種發生在同學們身邊的故事,我想對大家應該很有說服力。
看到同學們時而面帶沉思,時而議論紛紛,我知道這節課成功了一半。便順勢引導:這些同學從情的方面給了我們心靈的震撼,同學們能否從理的角度入手,使這種勸說更具說服力、更具感染力呢?
此時大家發言積極。賀江同學接著說:
網絡如五尺寒劍,可以刺穿你的生命,可以奪走你的靈魂。
今天,它偷走的是你的眼淚;明天,它偷走的可能是你的心。
上不文明網,你將會如行尸走肉,你自己也猶如被白蟻蛀蝕一空的長堤。
該同學發言完畢就有同學私下詰問:難道網絡沒有好處嗎?我也借機發問。此時在我期待的眼神的鼓舞下,王飛琴同學說:
“網絡如草原上的一匹馬,有能力駕馭的人可以讓自己馳騁世界;而那些沒有駕馭能力的人,如果也想享受那種策馬奔騰的豪放之情,反而會讓自己走上自己本不想走的路。同學們,我們自制力強嗎?”
該同學發言完贏得了熱烈掌聲。這樣的話語擲地有聲,大家聽后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有些人沉浸在思索中;有些人面露悔恨之意;還有些人暗自發笑,慶幸自己沒有沉迷墮落。
面對此情此景,我覺得火候還未到,又引導大家敘述晚上上網的時間、出寢室的方法(我校是一所農村寄宿制學校),目的是預防。有人說是老師查班后。我又問是怎么離開公寓的,同學們陸續說了六七種方法。一位同學說許多同學是從二樓用繩子往下掉,我震驚之余又及時問能否在二、三樓安上防護欄,大家又是七嘴八舌。有位同學說了一段耐人尋味的話:這有形的墻是無用的。我又誘導大家:“那什么墻對我們有用呢?”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心墻,只有心中有一堵墻,我們才不會翻越。”
課進行到這里,我知道已達到目的,便總結道:
希望我們心中有一堵墻,愿這堵墻擋住烏云,擋住陰霾,擋住誘惑;希望我們心中有一盞燈,愿這盞燈照亮我們的雙眼,照亮我們的心靈,照亮我們前行的路。我的總結贏得了同學們發自肺腑的長時間熱烈掌聲。這時下課鈴響了我便布置作業:請結合同學們所說及自己所思進一步從情、理兩個方面進行勸說,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題目自擬。
(作者單位:安徽省宿松縣程嶺中學;安徽省宿松縣程集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