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核輻射
3月11日,日本發生的9.0級地震引發福島第一核電站放射性物質泄漏,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加強了核輻射監測,核泄漏和核輻射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
在人們對健康和環境安全普遍關注的背景下,3月16日,我國多個城市發生食鹽搶購事件。伴隨政府部門發布聲明辟謠、消除民眾不安情緒,我們有必要認識一下真正的核輻射。
接受中等程度的輻射將導致輻射病。它有一系列癥狀。
在接受輻射的幾小時之內,人往往會出現惡心與嘔吐,隨后可能經歷腹瀉、頭痛和發燒。
在最初癥狀之后,人體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不再顯示任何癥狀,然而往往在幾周之內,又有新的、更加嚴重的癥狀發生。如果接受了高等程度的輻射,以上所述的所有癥狀都可能立即出現,并伴隨著全身性的、甚至可能致命的臟器損害。
接受4戈瑞(Gray,簡寫為Gy,電離輻射吸收劑量的標準單位)的輻射后,大約一半的健康成年人會因此喪命。(譯注:目前日本報告反應堆周邊的輻射約為千分之一Gy。)
相比之下,治療癌癥時,放療的輻射劑量往往達到每次1-7戈瑞,但是這些輻射被嚴密地控制,并往往只作用于特定的身體部位。
為了將后續輻射污染降低到最低,首先要去除衣物鞋帽,接著用肥皂和清水緩和地洗滌皮膚。已有藥物可增加白細胞數量,以減少骨髓受到輻射傷害所帶來的影響,并且降低免疫系統受損后感染病原體的風險。有些特殊的藥物也能緩解輻射物質對內臟的損傷。
放射性物質的衰變中產生電離輻射。它能破壞人體組織里分子和原子之間的化學鍵,可能對人體重要的生化結構與功能產生嚴重影響。
我們的身體會嘗試修復這些損傷,但是有時損傷過于嚴重或者涉及太多組織與臟器,以至于不可能修復。而且,身體在自然修復過程中,也很可能產生錯誤。
最容易為輻射所傷的身體部分包括腸胃上皮細胞以及生成血細胞的那些骨髓細胞。
健康受損的程度取決于一個人暴露在輻射中的時間以及輻射的強度。
最大的長期健康風險是癌癥。通常當體細胞受損或老化到一定程度時,它們會自我消除。當這種自我消除的能力消失時,細胞獲得“永生”,可以不受控制地不斷地分裂,這就演化成癌癥。我們的機體有許多機制來阻止細胞癌變,并替換受損的組織。
然而輻射所帶來的損害可以嚴重攪亂我們機體中的這些機制,從而讓癌癥風險大大提高。
此外,如果機體不能很好地修復輻射帶來的對化學鍵的破壞和改變,我們的基因里有可能會產生突變。這些突變不但增高自身的癌癥風險,還有可能被傳遞下去,使得輻射的作用在子孫身上也展現出來。這些作用包括較小的頭部與腦部、眼部發育缺陷、生長緩慢和嚴重的認知學習缺陷。
鏈接
核泄漏時怎么做
攜帶收音機:注意隨時攜帶一個用電池的收音機收聽具體指令。關閉并鎖好門窗。
勿淋雨穿戴帽靴:穿戴帽子、頭巾、眼鏡、雨衣、手套和靴子等。
關閉窗戶和通風口:如果要求你撤離,注意保持窗戶和通風口關閉;使用再循環空氣。如果建議你留在室內:關閉空調、換氣扇、鍋爐和其他進風口。
進入地下室:如果可能,進入地下室或其他地下區域。
徹底洗澡換衣服:更換衣服和鞋子。將暴露過的衣物、鞋子放在塑料袋中。密封塑料袋,放到偏僻處。徹底洗一次澡。
封好食品:將食品放在密閉容器內或冰箱里。事先沒封的食物應先清洗再放入容器。
別用電話:如非必要情況,不要使用電話。
用鉛板等遮擋:注意屏蔽,利用鉛板、鋼板或墻壁擋住或降低照射強度。
嚴防死守五官:進入空氣放射性物質污染嚴重的地區時,要對五官嚴防死守,例如用手帕、毛巾、布料等捂住口鼻。
(本刊記者陳萌綜合整理)
□ 編輯 周 婕 □ 美編 閻 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