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波
詢問,直指百姓“菜籃子”
■陳 波
膨大劑、催熟劑,是否已納入農藥檢測范疇?遇上“海南毒豇豆”,杭州能否“胸有成竹”?家門口的小菜攤買菜方便,但安全如何把關?……繼省人大常委會首次開展專題詢問后,杭州市人大常委會近日也啟動專題詢問的方式開展監督,議題直指蔬菜農藥殘留監管工作。
2011年10月26日下午,霜降剛過的杭城,天氣微涼。杭州星都賓館五樓會議廳,杭州市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專題詢問會正緊張進行著。
主席臺上坐的是杭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成員,會場兩側則由常委會組成人員就座。杭州市副市長何關新,“兩院”負責人,市財政局、農業局、衛生局、質監局、工商局、食品藥品監督局、食品安全辦公室、貿易局等應詢人在主席臺對面第一排就座。
這是杭州市人大常委會首次采取專題詢問的方式,就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蔬菜農藥殘留監管問題,請市政府及有關部門負責人到會接受詢問。
“當前,群眾對添加非食用物質、濫用添加劑十分擔憂。據了解,在蔬菜生產領域有使用催熟劑、膨大劑等植物生長調節劑現象。請問:植物生長調節劑屬于農藥范疇嗎?植物生長調節劑對人體有哪些影響,有沒有納入我市農藥檢測監管范圍?”
當會議主持人、杭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項勤宣布會議開始后,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張勇第一個拋出了詢問問題。
“感謝委員提問。你的問題很專業,社會也相當關注。植物生長調節劑屬于我們農藥監管的范疇。”杭州市農業局局長程春建回答得直截了當。

他介紹說,法律對農藥的界定有6大類,從廣義上講,植物生長調節劑是農藥,在我國登記使用的有38種,主要包括大家經常聽到的催熟劑、膨大劑等。“總體來講,經國家正式登記的產品,只要規范、合理使用對人體應沒有危害。因此,對植物生長調節劑,國家、省和市有關部門都未將其納入檢測范圍。”
“從三聚氰胺到連續發生的瘦肉精和地溝油事件,近幾年食品安全問題不斷。最近網傳杭州一家著名面館使用了地溝油,最后經過調查確認沒有此事。我想問的是,如果杭州發生了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將會采取怎樣的應急措施?杭州有沒有這方面的應急預案?”
陳馬多里委員有備而來。在參加專題詢問會前,他上網查閱了相關資料,“國家以及浙江許多地方都發布了重大食品安全問題的應急預案”,但是“杭州市的應急預案,我沒有找到”。
“2007年,杭州市政府和余杭區政府聯合舉行了食品安全事故演練。通過事故發生、事故報告、先期處置、區級響應、醫療救治、事故查處、市級響應、新聞通報、響應終止、后期處置等全過程演練,提升了全市應對食品安全事故的能力和水平。”杭州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局長朱華如實答道,“最近國務院辦公廳已經修訂了新的國家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杭州市也打算根據國家、省的規定進行修訂。”
“根據《杭州市蔬菜農藥殘留監督管理條例》,對蔬菜農藥殘留實行分段監管。我的問題是,如何做好分段監管的銜接,減少監管交叉,防止監管盲點?”
“去年海南的毒豇豆事件和沈陽的毒豆芽事件引起了很大的反響,我想問一下在杭州市的蔬菜當中,外來蔬菜占多少比重?對這些外來的蔬菜,如何做好農藥殘留監管?檢測的結果是如何讓老百姓知道的?”
“基層檢測力量薄弱,缺人才、缺技術、缺經費,影響了農產品安全監管,請問市政府有關部門對解決上述問題有什么措施和打算?”
…………
在將近兩個小時的時間里,14位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分別就植物生長調節劑、分段監管體制、外來蔬菜監管、追溯管理制度、凈菜的塑料包裝、社區小型蔬菜超市的監管等問題“連珠炮”般持續發問,有關應詢人員直面問題,做了認真而坦誠的回答。
詢問,是人大對“一府兩院”實施監督的法定形式。自2010年6月全國人大首開專題詢問先河以來,各級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紛紛以專題詢問的形式,選擇社會熱點議題開展監督工作。
雖然這次杭州市人大常委會針對市政府蔬菜農藥殘留監督管理工作的專題詢問會只有短短兩個小時,但這一旨在提高人大監督工作實效的會議早在2011年初就已經打響。
2011年1月28日,杭州市十一屆人大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杭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詢問和質詢辦法》。該辦法根據組織法、監督法等法律的有關規定,對有關詢問和質詢的相關原則性條文進行了細化,對什么情況下提出詢問和質詢、如何詢問和質詢,以及被質詢機關如何答復等操作性問題作出了明確規定,在程序、規則等制度設計上為此次專題詢問會的有序進行奠定了堅實基礎。
辦法規定,常務委員會會議期間的專題詢問采取分組會議或聯組會議方式進行,采用一問一答的方式。詢問人在聽取回答后,就同一問題可以補充詢問一次,其他市人大代表、常委會組成人員也可就同一問題補充詢問一次。專題詢問及答復情況,應當向社會公布。
辦法對詢問時間也作了明確規定:市人大代表、常委會組成人員提出詢問,一般不超過5分鐘。受詢問機關的人員回答詢問一般不超過10分鐘。在此次專題詢問會上,就有兩位應詢人因為回答時間過長而受到主持人的“友情提醒”。
“依照監督法和《杭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詢問和質詢辦法》的規定,結合市和區、縣(市)將要開展的《杭州市蔬菜農藥殘留監督管理條例》執法檢查,就蔬菜農藥殘留問題組織開展專題詢問,推動‘放心菜’工程建設。”2011年1月底,杭州市人大常委會2011年工作要點公布,專題詢問赫然位列其中。
杭州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副主任、新聞發言人葉茂東介紹,為使詢問達到預期效果,市人大常委會還積極探索、做足“問”前功夫,在督促推動蔬菜農藥殘留監管工作中,將執法檢查、聽取和審議專項工作報告及專題詢問等監督方式有機結合起來。
2011年5月至8月,杭州市人大常委會農工委開展前期調研,初步了解掌握蔬菜農藥殘留監管工作情況。
2011年9月中下旬,杭州市人大常委會及各區、縣(市)人大常委會分別開展執法檢查,了解掌握條例的貫徹執行情況,起草執法檢查報告。
2011年10月25日,杭州市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市人大常委會農工委主任邵雅萍作了關于《杭州市蔬菜農藥殘留監督管理條例》執法檢查情況的報告。隨后,常委會組成人員分組審議了該執法檢查報告和市政府貫徹實施《杭州市蔬菜農藥殘留監督管理條例》情況的報告。


“蔬菜農藥殘留問題是關系到老百姓健康的關鍵問題,對蔬菜農藥殘留監管工作開展專題詢問,就是有計劃、有組織、有準備地用詢問的方式來關注政府部門,來監督問題、檢查問題、解決問題。”在專題詢問會結束后的講話中,杭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于輝達給予了肯定。
的確,作為比較系統和集中地對某個問題實施監督的形式,專題詢問正成為推動“一府兩院”工作、提高人大監督實效的有效措施而被各級人大所追捧。目前,專題詢問已出現在上海、湖南、黑龍江、內蒙古、廣東、福建、四川等省級人大常委會的監督工作中,我省的溫州、臺州、溫嶺、龍游等市縣級人大也紛紛進行了嘗試。
“舉行專題詢問,是我市人大監督工作的創新,是人大代表、委員與政府良性互動的好方法、好平臺。站在人大常委會委員的角度來講,我希望這種制度可以常態化。”張勇委員說。
葉茂東認為,與人大目前經常運用的其他監督方式相比,專題詢問具有準備更加充分、議題更加集中、問題更為聚焦、互動更有深度,監督的剛性更強、力度更大、效果更好等特點。
“我們希望通過開展專題詢問,在依法監督中支持和幫助政府更好地發現問題、改進工作;在‘一府兩院’與人民群眾之間構筑更直接更暢通的橋梁,增進人民群眾與‘一府兩院’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搭建增強人大監督實效的新平臺,提高‘一府兩院’及有關部門的重視程度,促進審議意見的落實,從而有效推進‘一府兩院’的各項工作。”葉茂東說。
“這次專題詢問會開得非常有新意,非常有促進作用。”杭州市副市長何關新坦言,專題詢問會主題緊扣群眾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委員們提出的問題很有針對性,對市政府進一步加強蔬菜農藥殘留監督管理既是鞭策也是支持。
“希望通過今天的會議,人大常委會委員能夠不斷地研究這些問題,及時對我們提出監督意見。我們有信心、也有責任,把這件事情做好。”何關新表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