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性VS狼性
自華為的狼性管理文化橫空出世以來,一些企業家逐漸被狼性管理與狼性文化所迷倒。在咨詢界,做咨詢項目時,如果不談點狼性理論,似乎都顯示不出自己的專業性;在培訓界,如果不談點狼性文化,似乎課程都缺乏時尚感。在這個“狼”風勁吹的時代,讓人感覺到不學狼性、不講狼性似乎就要落伍了。
從企業管理角度來看,狼性文化之所以風靡,是因為“狼”的三個特點值得借鑒:第一是敏銳的嗅覺。在動態競爭的市場上,企業不管是對于消費者,還是對于競爭對手,或是對全球經濟環境及國內產業演變發展的敏銳感,都是不可缺少的。第二是不屈不撓、奮不顧身的進攻精神。企業要去開疆擴土,或是迎接競爭對手的挑戰,都必須敢戰善戰,打好每場戰爭,這正好與我們一直在說的“亮劍精神”緊密聯結在一起。第三是團隊協作意識。在自然界,狼無論是在獵食過程中,還是在日常生活中,基本上都是集體行動。也就是說,狼比其它動物更懂得團隊意識,而團隊精神在現代企業競爭中無疑是十分重要的。
基于以上三個特點,狼性自然會得到企業家和創業者的極力推崇,但是我們現在要想看到狼,卻只能去動物園或野外等特定場所。比較而言,在大家眼里覺得毫無力量感的狗,卻是四處可見。如此看來,狗才算是真正的高手,它們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悄然發展壯大,而且日益為大眾所青睞。
反觀我們做企業,其實不就是要做到這種境界嗎?表面上看起來與世無爭、溫馴可人,實質上卻能在潤物細無聲中所向披靡。而看起來兇猛的狼,更多的是承受了“槍打出頭鳥”的痛苦。大家不妨看看身邊的企業家們,表象上如狼般兇猛的企業家一般都很難有一個好的結果,而表面溫和的企業家們卻往往能立足得更為久遠。從長遠來看,狗仍將風行于世,而狼似乎很難再回到普通人世間,所以,作為有前瞻性的企業家,從戰略層面看,更要強調“狗性管理,狗性文化”。
“狗性”更能協同外部環境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一書中,有這樣一段描寫:當你走近它時,它會搖動它的尾巴。如果你停住腳,輕輕拍拍它,它會高興得跳起來,并且對你表示如何喜歡你……不難看出,狗能與人友好相處,向我們傳遞喜悅,甚至可以滿足我們的特定需求。狗可以成為人類最忠實的朋友,而狼則與我們一直勢不兩立,最終使其陷于窮途末路。所以,“狗性”不僅是一種高明的處世之道,更是一種高明的企業哲學。
現在企業之間的競爭,不是單個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早已演變成整個價值鏈的競爭,考驗的是以企業為核心的整個價值鏈,以及企業對整個價值鏈的掌控能力。在這個時候,企業與外部的協同能力就變得尤為重要。排名“2010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榜首的宗慶后就深諳其中之道,他領導的娃哈哈通過讓利于經銷商,吸引到各層級的優秀經銷商建設起一個獨領風騷的娃哈哈聯銷體系,借此控制了超過百萬的優質終端。通過與外部環境的良好協同,借助于外部資源,使得他能通過一支小而精的團隊,在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快速消費品行業建立起自己獨特的競爭優勢,進而成為“中國首富”。如果沒有與外界協同的強大能力,而僅是滿足于與外部爭食的狼性之中,很難想象會有今天的娃哈哈。
當今的世界移動互聯網市場,掌握主導權的分別是三家美國公司:蘋果、谷歌和微軟,而這三方的外部協同力量卻是來自全球各個地區。以蘋果為例,1997年之前的蘋果只求狼性,強調自己產品的優越性,將自己與外部隔絕,不求與外界協同,不與消費者的需求匹配,致使公司股價一度下跌至3.18美金,幾乎走到了破產的邊緣。喬布斯回歸后,在堅持核心平臺優勢外,大力推進與外部的協作,最終改寫了蘋果的歷史。雖然蘋果牢牢掌握了平臺核心和品牌,并由此獲取了整個產業鏈的絕大部分利潤,但其外協卻來自于三星、LG、ARM、SHARP、富士康等,分布于歐美、日韓和中國各地,成千上萬為其寫各種應用軟件的程序員更是遍布全球各個角落。截至今年的第三財政季度中,蘋果公司實現凈利潤73.1億美元,預計2011年第四財季的收入將達到250億美元。若沒有強大的外部協同能力將全球的力量匯聚在自己身邊,蘋果不可能創造今天的奇跡。再看看Google或微軟,無一不是如此操作。
世界連鎖零售行業的領袖者沃爾瑪,其高度精簡的核心團隊通過與外部環境的協同和對外部前后端資源的有效整合,建設起獨具特色的高度經濟性的價值鏈條,通過總成本領先優勢在與其它各零售企業的競爭中戰無不勝,今天的市值已經高達近兩千億美元。
“狗性”更適合組織建設
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只有基于人性需求的全面考慮,人的才能才會充分發揮,人的潛能才得以充分挖掘,在實現企業發展的同時,員工才會同步得到發展和進步。這是企業和員工的雙贏,也只有這種雙贏,才能提高員工的自主性、自覺性和自愿性,企業的發展才能持續。如今,70后、80后已經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如果不強調更為溫情的“狗性”,我們很難想象員工能夠長期留在一直處于高壓的“狼性”管理之下還會與企業同心同德。而人性化的管理則能把員工的真實需求放在首位,目的是通過人性化管理,達到員工發展與企業發展的一致。充分考慮員工的真實需求,為員工搞好職業生涯規劃,實行民主管理、民主決策和民主監督,實現“大同”,包容“小異”,在同一種價值觀和企業精神的引領下,包容個性的存在,鼓勵個性的發揮,促進企業的和諧發展。這樣才更能實現企業與員工的雙贏,使企業永遠都處于一種良好的發展狀態中。
“狗性”更能培養忠誠度
俗話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不少管理者提倡狼性企業文化,忽視了員工的心理需求,只要員工做完、做好工作上的“本分事”就行,其他一概不管不問。在這樣的企業文化下,上自高管、中層,下至普通員工,都難以找到歸屬感,員工的忠誠度和愉悅度也會受到影響,員工的流動性也會進一步加劇。殊不知,員工的穩定性、忠誠度和愉悅度正是現代企業競爭的根本。
企業就像人一樣,是有品格的。與之交往做生意的客戶,也會看得出企業的品格。做企業和做人相似,人的品格通過細節體現,企業也是如此。到一家餐廳,給客人最深感受的絕對不是硬件設施,而是餐廳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和溝通能力。恰恰就是這些“流水的兵”,決定著客人對餐廳的評價,進而決定著餐廳的現在和未來。如果連餐廳的服務員自己都沒有愉悅感,很難想象他們能在面對客人時能展現發自內心的真誠微笑。
綜上所述,狗相較于狼,具有更寬闊的胸懷,更能忍讓,更為豁達和包容,心中更有善意,更能表達發自內心的喜悅之情,也更能與外界協同。在當今時代,企業要想取得長遠的生存和發展,不管是企業家本身,還是做企業管理,做品牌運營,強調“狗性”都要比強調“狼性”現實得多。如果我們管理得法,善修煉,盡努力,深悟“狗性”精髓,我們的企業在當前競爭環境中必將能夠更好、更快、更健康地成